有关碧潭的作文

【篇一:游庐山瀑布】

唐代诗人李白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句引得我无数次梦想着要是能站在庐山瀑布下,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它的壮美,那该有多好啊!上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了庐山,终于圆了我的梦。

迈入庐山风景区,我们就觉得空气是那么清新、洁净,猛吸两口,令人心旷神怡。我们跟着人群沿着蜿蜒无尽的的石阶,走着走着,感觉树木愈来愈密,绿意愈来愈浓。突然,隐约传来一阵“哗哗哗”的水声,人群开始沸腾了。爸爸告诉我可能前面就是传说中的庐山瀑布了,我也开始激动起来。再往前走,水声愈来愈响,那“隆隆”的冲击声,响彻云霄。

“哇!太壮观了!”当瀑布展现在我们眼前时,人们都忍不住赞叹起来。这瀑布叫做三叠泉瀑布。最高处的一叠直垂,水从70多米处飞泻而下,仰望云雾交加,分不清瀑布的水是从山顶还是从云端飞泻下来的;二叠高50米,带起散珠细雾,凌虚而下,为瀑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细纱;三叠又长又阔,洪水倾泻,如玉龙直入碧潭,激起滚滚波涛浪花,荡起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我站在瀑布面前,只感觉一股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我静静地望着飞泻的水流,望着梦境般的美景,心想:大家都读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但只有站在这里,才能真正领略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吧!

我刚伸开双臂想再深深感受一下它,“咔嚓”一声,爸爸已经按下相机快门,留下了我们俩的飒爽英姿!

【篇二:绿豆飘香】

清晨,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照射进来,使卧室内染上淡淡的青色。伸个懒腰,还睁开眼睛,鼻子先醒了,闻到一阵阵绿豆的香味氤氲开来,好是舒服,夏日的炎热和烦躁也被慢慢地驱散了。

我走出房间,一阵接一阵的绿豆香扑面迎来,渐渐浓郁。在如此炎热的夏日中,竟也感到一丝冰凉,那绿豆的香,如春天般温和凉爽。走入厨房,只见一碗绿豆粥放在桌上。这浓郁的豆香,让我想起了母亲忙碌的身影。

早晨,妈妈在厨房中忙做饭。一粒粒绿豆如同绿宝石一般落入清澈见底的水中,再放入一颗颗纯白的米,在锅中如同一群精灵在互相嬉戏,妈妈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让人在夏天也能感到春天的凉爽。一阵阵白雾充满厨房,妈妈细心完成每一个步骤。不一会儿,绿豆的香味更浓郁了,似乎在天上的神仙都能闻见。煮好后,妈妈左手拿勺右手拿碗慢慢地倒入碗中,如同珍宝一般。再放在桌上等待熟睡的我来吃。

我拿出勺子细细搅拌,绿豆粥如此稠密,如同一口深幽的碧潭,与岸边的白土相结合。我想,如果有天堂的话,那不就是这样吗?我拿起一勺放入嘴中,一股甘甜的味道充入口中,一阵凉爽。

这一小碗的绿豆粥中,凝结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如果有人问我母亲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说:“是一碗绿豆粥。”

【篇三:第一次】

【篇一:第一次品茶】

走入茶馆儿,一阵阵茶的清香扑鼻而来。百十种茶陈列在展柜上,一套套精美的茶具,摆在桌上。

进入品茶室,一阵阵香气迎面而来,老师说,“这就是檀香。”今天,我们就闻着香,听着曲来品茶。

茶课开始了!一位戴着眼镜儿,体态有些丰满,又很知性的阿姨来为我们上课。

首先,阿姨托起茶杯底下的小盘告诉我们,这就是茶盘。随后,又向我们介绍了几种茶具,和一些茶的名称的由来。

接着,我们就开始自己动手泡茶了。首先是热杯,把水倒掉后,用剪子在一个精巧的小袋子上。剪出一个半圆形的缺口。把适量的茶叶倒入杯中。用少量的热水醒茶。闻香之后,便注入大量的热水,这个过程叫茶舞。只见茶叶在水中不停地上下翻滚旋转,一杯热腾腾的茶,就这样泡好了。

然后我们开始赏茶。这茶的名字叫“碧潭飘雪”。刚刚开始时,碧绿的茶叶沉入杯底,茶水渐渐变黄,泛着浅绿,好像一潭碧水。一朵朵茉莉花,漂浮在水面上。随后,又慢慢的飘落到杯底。哇!“碧潭飘雪”好有诗意!

开始品茶了!轻轻的呷上一口茶,有一丝苦涩,在舌尖萦绕。细细品后,又有一丝甘甜,从舌底生出。老师说,“泡茶要用心,茶才会用心待你。‘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就是这个道理!即使是很苦的茶,只要细细品味,也会品出一丝甘甜。

茶中有君子。这杯茶,让我懂得了一些人生道理。人生多起伏,需要静下心体会。人生有风景,需用心感悟。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品茶之旅!

【篇二:第一次做沙画】

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菜、第一次单独睡觉、第一次坐火车等。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第一次做沙画的经历。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手机上看见了一个做沙画的视频,那变幻的景物,丰富的色调,真让我着迷!我特别喜欢,便央求妈妈给我也买了一台沙画机。

当妈妈和爸爸把沙画机抬进屋中,放在桌子上的那一刻,我兴奋的跳了起来,奔过去,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沙画机。画机器中间有一块白色的屏幕,它可以显示出三个优美的颜色,两边是黑色的,用来存放沙子,随机器还赠送了一本辅导画册。我插好电源,打开灯光,翻开画册,找到一个精致的小房子。我准备画这个小房子。

我均匀的铺好沙,按照说明用抹沙的方法,抹去多余的部分,只留下一个地面的形状。然后又用捏沙的方法画出小房子的轮廓,再用漏沙的方法将小房子的色调加重。嗯,不错。我欢喜地摇晃着脑袋,眼中也放出了得意的光彩。我有接着画出窗户和门,简单的修整一下,一个小房子就画好了。我左看看,右看看,好像缺少了点什么。我就用点沙的方法点出了小草,大树。树上一只小鸟在欢快的歌唱。哇,这才是完美的画。终于完工了,我仔细一看,哈哈,房子歪歪扭扭,小草长得也不太规则,但这是我初次做,我格外的爱惜。在一旁观看的妈妈,建议说:“起个名字吧。”“那就叫我的家园吧。”“行。”

我总也忘不了第一次沙画的经历,虽笨拙,却让我感到了一份满足。是父母对我的支持,也是我艺术的翅膀,准备起飞的地方。是第一次也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篇三:第一次品茶】

茶,清幽、淡雅。我与茶的相遇,源于我幼时的一次顽皮,也让我收获了一份安宁与馨香。

爸爸妈妈都并不是很喜欢喝茶,所以,家里那些三三两两的茶叶袋,便被冷落在了角落里,布满了灰尘。当时还在读小学四年级时的我,无意间发现了它们,从此便开启了与茶的雅境之约。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刚与小伙伴们疯玩后,回到家,口渴的厉害,正找水时,我的伙伴看见了那些茶袋,“那是什么?”她问道。我看了看字样说:“是茶叶啊,要不我们打开看看?”于是,我们打开了茶袋,一缕奇异的花香扑鼻而来,里面的花茶美得让人心醉,我们取过杯子倒进一些,刚好有刚烧开不久的水,我们就稍稍亮了一些后,注入了杯中。瞬间,茶叶与花瓣在水面上飘舞起来。白色的茉莉花瓣纯净如雪,碧绿的茶芽染黄了杯子里的水,正如茶袋上印的名字一样——碧潭飘雪。

很快,茶就泡好了,因为怕烫,我们只喝了一小口,本来还担心会不好喝,没想到茶的清香却迎来了味蕾上的一次绽放,苦尽甘来。我们刹时喜欢上了喝茶,因此,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那以后,我们时常会聚在一起,并不是玩耍疯闹,而是在屋中,每人捧着一杯清茶,慢慢地赏着,缓缓地品着,有时,手中还会各自捧着一本书,不时交流一下阅读心得。不用多说,只一个眼神,我们就能读懂彼此间的意思。

喜欢喝茶,因为它的清香淡雅;喜欢喝茶,因为它的平静安宁;喜欢喝茶,因为它帮我结识了一群爱茶、爱读书的知音。

【篇四:第一次品茶】

迈着轻快的脚步,踏进太和茶楼的大门,我的第一次品茶之旅即将开启。

刚进门,就听见了一阵悠扬的古筝曲,伴着袅袅的檀香,让人误以为进入了古代某位佳人的香阁之中,优雅而又神秘。外屋展柜里,陈列着各种品种的茶,茶桌上摆着一套套精美的茶具。走进了里面的一间小茶室后,见听课的同学都已到齐,老师便开始讲解起来。

“今天,我们要品的茶,是碧潭飘雪……”大家都认真的听着老师的讲解——她先讲了“碧潭飘雪”茶的制作过程,然后介绍茶具以及如何泡茶、品茶。最后,老师说:“好啦,下面就由同学们自己来尝试一下泡茶、品茶的经过吧!”“叮叮当当”,耳畔传来茶杯、茶碗碰撞的声音,大家开始忙碌起来了,五六个学生一组,一人一道程序,你把茶袋剪开,我先温杯,后把茶叶倒进茶杯中,他再注入热水……忙了好一会儿,终于泡好了一杯茶。这时,奇妙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浅黄的茶叶底部是碧绿的茶叶,水面上是一层旋转、摇曳的洁白的茉莉花,几片花瓣飘落下来,就如一片片雪花翩然飞舞,好美啊!这就是“碧潭飘雪”名字的由来吧?

接下来是分茶,按旧规,一般是从右往左倒,我们也有模有样的学着老师的样子,分好茶,下一步就是品茶了。小抿一口茶,舌尖顿时袭上一丝的苦涩,过了一会,就变成了一缕清香,还略有一点点的甘甜。老师见了,笑着说:“这茶就像我们的日子,虽然很苦,但只要细细品味,就会品出一丝丝的甘甜。”大家心领神会,纷纷端起茶杯,默默地品味着。伴着优美的琴声,品着淡淡茶香,我默默地感受着,茶味从舌尖慢慢绽放,沁入心脾,又弥散到全身的那份温暖,真正的做了一回品茶人。

伴着茶香,我度过了一个悠闲的下午。一杯又一杯茶,观赏着,品味着,沉醉在那袅袅的香茗之中。从此,我爱上了品茶。

【篇五:第一次写诗】

夏日的荷塘,暖风徐徐,玉影摇曳。在蓝天下,扯开一幅灵动的画锦,充满了醉人的诗意。

甬路上,一位少年边观赏荷花,边吟诵着。

“写诗?我怎么可能写出诗来,而且还是古体诗?”当我听到妈妈的提议时,不禁紧张万分。“日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谄。”在妈妈的提示下,我足足找出了20多首描写荷花的诗,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读诗,甚至连睡觉的时候,嘴里也会念出一些诗句来。

终于盼到了荷花盛开的日子,我随妈妈一起来到了西海,准备实地演习。“你要注意引、承、转、合这四步。”路上,妈妈又是一番指导。

一进公园大门,就望见荷塘被碧绿的水草包围着,清风拂面,送来淡淡的幽香。“西海连池水草香,微风拂面送清凉。”我张口就吟出了两句,细品起来,还真有点诗的味道呢。妈妈听了,也夸赞说:“先从西海的环境写起,然后用微风来引出对荷花的描写,不错。”

首战告捷,我不禁兴致十足。我缓缓走进赏莲亭,开始从近处观赏。一朵朵娇艳的荷花,仿佛是一群仙子,正在池中随风翩翩起舞,娇美动人。来赏花的游人,都面带微笑,十分陶醉。“风吹莲舞游人笑”一句脱口而出,与此情此景十分契合。就差最后一句了,前边都是写景,最后一句该怎样抒情呢?

我又向远处眺望,见湖面上有许多小木桥和小亭子,亭子旁还写有赞美莲的楹联和诗文,我想象着,一些文人墨客来这里赏莲,沉醉于这美景中,写出一篇篇美文来抒发对莲花的喜爱。“醉饮桥亭爱久长”,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人们对荷花的喜爱永远都不会终止。

“西海连池水草香,微风拂面送清凉。风吹莲舞游人笑,醉饮桥亭爱久长。”正当我对着荷花,吟诵出自己的第一首诗作时,母亲已开启了相机,于是,一位少年在和风轻舞的荷塘边,轻轻吟诵的场面,就被永久的保存了下来。

第一次写诗,尽管还很笨拙,却是我向着诗歌的天空,第一次挥动了羽翼。那份新奇、惊喜,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明白了,只要勇敢的去探索、尝试,就一定可以在荒芜中,延伸出一片希望的绿茵,让生命的小径,浸满诗香。

【篇四:我的音乐情怀】

一个秋日的黄昏,一曲《琵琶行》浸润了我的心扉,我果断地将它收藏,并开始了单曲循环。

琵琶清脆的声音慢慢在我耳边弹开来,似一滴夜露,落在碧潭里,泛起点点涟漪。伴着那清脆的响声,我似乎也飘到了那个秋夜,那个浔阳江头。

江上几只轻舟在缓缓荡漾,时不时会有一些枫叶落在水面。其中一只舟上,坐着一位抱着琵琶,半遮着面的女子。她手抚琵琶,缓缓地,低头弹了起来。我听出,女子先是弹了一首《霓裳羽衣曲》、再又弹了一段《六幺》。

女子琴艺高超,弹出来的弦音,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琴弦上冒出一个又一个的音符,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串又一串的画面。想起这个琵琶女,本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

只可惜,她把一生托付给了一个重利轻情的商人,那种望月长叹的孤独凄惨,都从琵琶声中一点一点渗出来,痛彻了我的心扉!

又想起那位名叫张幼仪的女子。当徐志摩毅然决然地离去,将她一个传统的小女子扔在国外,她的心里又是如何?会不会也和琵琶女一样?不,张幼仪在与徐志摩离婚后,想过轻生,但在最后,她明白了,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只有自己尊重自己,独立自强。

她就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蝶:她做德文老师;她经营服装公司,担任总经理;她接办女子商业储蓄银行,成为副总裁。她从一个封建思想的小女人,蜕变成了有主见,有主张的女强人,在男人涉足的金融界,她做的有声有色,大获成功。

我想,这两个女子,一个可能成为怨妇,一辈子生活在仇恨与抱怨里,抑郁而终。另一个却选择放下,用宽容和爱,谱写出了自己的碧海蓝天。

其实,我们未来想要怎样,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也一样取决于自己的心态,自己的情怀。这便是音乐的魔力,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喜怒哀乐,还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热门推荐
1成长留下的痕迹
2永不凋谢的花朵
3让我们对一回
4满月之缺
5展望新学期作文
6我心中的你最美
7春的气息
8我的变形记
9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10温暖就是这么简单
11有趣的小小新闻发布会
12开学了
13与爱同行
14父亲的教诲,引领我成长
15秋的声音
16常开不败的花
17父亲的背影
18自信的力量
19共享的幸福
20游植物园
21莫使经典空对月
22吃烧烤
23铭记长征精神——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4那一次我真感动
25岁月, 你还会等我吗
26我爱寒梅
27一个陌生人
28给天堂爸爸的一封信
29中秋月圆
30临近考试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