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隐逸的作文

【篇一:心之隐逸】

为了“逃离城市”,追求宁静与自然,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神卡雪峰,这本是极富诗意与自然之美的举动,但让人大失所望的是这些声称厌倦都市的高管们在雪域风光面前没有欣赏美景与享受安宁,而是一个个低头看自己的手机。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禁思考,这样的逃离真的是逃离,这样的隐逸真的是隐逸吗?为什么他们远离了都市却仍无宁静之感 ,为什么他们在隐逸之所却仍无隐者风范呢?

其实,他们并没有逃离。

一直以来,我们说逃离,说隐逸,说湖光山色,说秀丽江山,归根结底都是肉体的遁世,而隐逸的本意是一种安宁的心态。以淡泊对浮华,以静默对喧嚣,不失本心,坚守内心,方得隐逸。

《道德经》里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朝。”

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重境界,为世俗所迫,无法遣怀,所以寄情山水,沉湎于世外桃源;第二重境界,不能出世,却又不愿入世,所以与时俯仰,匿于市井之中;第三重境界,身处时政喧嚣,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

我们中的大多数能做到第一重境界,少数勉力能达到第二重境界,而达到第三重境界的却是凤毛麟角,但被称为真正的隐者的却是第三种人。

正如阿多尼斯所说:“隐身于世界,才能感受到世界的存在。”外部的条件从来都不是隐者的必需品,真正的隐者只有一颗深潭般的心,或许风吹雨打会使潭面微漾,但他的内心深处却纹丝不动。他从不会让环境迁就自己,而是让自己融于环境、淡于环境。

博学鸿儒钱钟书先生一生都处于闹市,面对席卷而来的荣耀、赞誉、贬斥、谩骂,他始终不违其性、不背其行,心如止水。“书囊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流。”他做学问做到极致,虚誉浮名也淡泊到极致。当他以隐者的姿态立于尘世,便是“文化昆仑”的巍峨。

在当代,越来越多的竞争充斥人们的生活,高压使人们身心俱疲。当浮躁成为一种新常态时,追求心之隐逸便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需要,而且也唯有放逐内心才是安身立命、谋求发展的良方。

学会隐逸内心,你就有了笑看潮起潮落的勇气;学会隐逸内心,你就有了灵魂的归宿;学会隐逸内心,你便不惧流年。

隐逸是一种心态,心之隐逸更应是我们屹立于尘世的不朽姿态!

【篇二:爱梅说】

大雪纷飞,映入眼帘的,只有那肆无忌惮的白。直到一阵暗香扑鼻,那不远处的几抹暗红,如同洁白宣纸的墨水,渲染开来。

有人爱牡丹之富贵,有人爱菊花之隐逸,有人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我独爱梅之傲骨。

梅,从不屑于在春季与别的花争奇斗艳。她只是默默地、悄悄地盛开在寒冬,在刺骨寒风中傲然挺立,绽放出那淡雅的花。“香中别有味,清极不知寒。”她宛如一位端庄的女子,不焦不躁,温文尔雅,令人魂牵梦绕。那是怎样沁人心脾的美啊!她散发出阵阵芳香,正如她本身,让人感到圣洁清高。所以,你是不会看到有人调戏梅的,她似一位清纯少女,让人怜惜,舍不得沾污。梅,她有的是一身傲骨,而不是自负。她从不需要别人的夸耀。

每个中国人,大概都有梅花魂。从古时候的项羽不肯过江东,到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邱少云不惧烈火焚烧,这样的人举不胜举。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高,不随波逐流,不贪图富贵。优雅地活着,不去在意他人的看法,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要像梅一样生活,

有尊严地活着!

我要像梅一样生活,

做个万丈光芒的姑娘!

热门推荐
1对自己说悄悄话
2忘不了那颗繁星
3谁的眼泪在飞
4与母亲的争吵
5走出低谷
6我们的节日
7妈妈不在的周末
8我是个开心果
9西游记读后感
10乡下生活
11走向季节深处
12糊涂的爷爷
13一封家书表孝心
14参观方舟生态庄园
15走过那一个拐角
16人人讲诚信世界更美好
17文学如灯
18味道
19我长大了
20我与梦想为友
21我的秋天
22在心灵深处
23尝试骑车
24照亮我的一抹阳光
25大国辉煌党铸就,我要永远跟党走
26生活需要孤独
27自信就是力量
28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29关于心急的作文
30我也可以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