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不虚此行的作文

【篇一:游梁化梅园】

假期就要劳逸结合,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今日我们继续梁化梅园之游。

十里李花

我们来到梅园才得知梅花早已谢了。惠州的春天来得就是早,李花开得正旺,漫山遍野的李花着实让人震撼。我们异口同声道:“不虚此行,不虚此行。”

远远望去,目之所及,青白一片,中间间或点缀着几点粉红,有锦上添花之妙。走近才发现白的是李花,粉的是桃花。李花是5片一朵,小小的花朵一团团,一簇簇紧紧聚集在一起,像一个个小球。用花团锦簇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李花是白的,树干是黑的,给人视觉一种反差显得更美。我们置身在一树树繁花似锦的景色中,畅游在花的海洋里,流连忘返。游人穿梭在花与花之间不停地拍照、拍照。大有沉醉不知归路的意思。

怪?不怪?

出了李林我们来到了“怪坡”。“怪坡”之所以叫“怪坡“,听说是因为”怪坡“上的水是倒着流的,就是水从低处往高处流。真是闻所未闻。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水倒了下去,是往下流的。再倒,再倒,一样。我很纳闷,不是叫“怪坡”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怪吗?不怪吗?

山上美景

继续往上走,可以看见山顶被云雾环绕,跟罗浮山的美相比毫不逊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呀!我们赶紧用相机捕捉下这一美妙时刻。李树和桃树被包裹在云雾里面,若隐若现显得更加的梦幻。在云雾中依稀可见几点粉,几点白,那画面,想想都是一种奢侈,何况我们清清楚楚真真实实地看到了呢!

我们走了,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和一路花香。

【篇二:不虚此行】

今天下午做完作业,爸妈带我去乡间走走。

我们往雅畈镇方向行,只见公路两边两排笔直的水杉树都长出了嫩黄的叶子,像两列士兵整齐地站在两边。

公路边田地里的油菜花已谢,每棵枝杆上都结出了密密的嫩荚。远远看去雪白的豌豆花在风中飘舞,走近才发现它的底下已结满了一串串豌豆荚。妈妈指着那小拇指大小的豆荚,说:“豌豆很甜的,要不要摘来吃一个?”“生的可以吃吗?”我惊奇地问。妈妈笑而不答,伸手摘了一个掰开,呵,里面挨挨挤挤地躺着五个豌豆宝宝,滚圆滚圆的、碧绿碧绿的。我忍不住拿起一颗放进嘴里,一股清香、甜甜的味道直入肺腑,真好吃!

走着赏着,我们的前面出现了一条小溪,大约有三、四米宽,水深约四、五十公分,清澈见底,蓝天、白云及两岸的草木倒映其中,许多小鱼在溪石间快活地游来游去。我在小溪边的草丛间还发现了圆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呀,小蝌蚪已经长了两条后腿了!”我大声地告诉爸妈。

过了小溪,我们又走进一条田间小道,只见小道两边白的、黄的、红的小花开得真旺啊!星星点点的,像天上的繁星那么耀眼。这么美的花儿,我得知道它们的名字,于是忙问爸妈这些是什么花,可他们也只能遗憾地摇摇头。我不放弃,连忙掏出手机拍下花儿们的倩影,准备发给科学老师,请她帮我来认识这些美丽的朋友。

田间种植的农作物,很多都有一簇簇的嫩叶碧绿碧绿的,妈妈告诉我:“这是土豆,potato。”土豆我见过也吃过,穿着咖啡色的外衣,圆头圆脑的,可不长绿头发。“土豆长在哪里呀?”我有些奇怪。“这是土豆苗,你平时没见过吧!”说着妈妈捡来一根小树枝,轻轻地、小心地拨开土豆苗根部的泥土,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终于看见了一个个白白的、圆圆的冬枣大小的土豆娃娃了,它们一动不动地藏在大地妈妈的温暖怀抱里做着甜甜的梦。妈妈给我看过后,又轻轻地把土盖回去,说在成熟之前土豆不能露在外面,否则就长不大了。除土豆外,田间还种着其它的农作物,爸爸妈妈一直在告诉我,这是辣椒苗,这是茄子苗,这是黄瓜苗……

突然一幅五彩缤纷的巨画扑入眼帘,我急冲冲地跑去,原来是苗圃园里面五颜六色的杜鹃花,粉似霞,红如火,白若雪……朵朵绽放枝头,娇艳无比,像在参加一场选美大赛似的。成群结队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沁人心脾。

一路走一路看,这乡间田野的春天竟然让我有了这么多的发现,这么多的收获,真是不虚此行啊!

【篇三:天津,让我不虚此行】

转眼间,2017年的暑假已经匆匆结束了,暑假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是我却有很多收获:我不仅在永旺艺校学了速读速记、奥数和钢琴,还去了千里之外的天津。

天津,是我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既有好吃的也有好玩的,更主要的是我二舅舅就住在天津滨海新区。我二舅舅的家位置选择的特别好——左边是大海,右边是天津最著名的主题乐园——方特和滨海新区最著名的游泳馆——海魔方。

走在去滨海新区的路上,我在车里兴奋地又蹦又跳,一点儿都不安分,好像屁股下有一根钉子似的。下了高速不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豆大的雨点儿从天上猛砸了下来,砸到了车窗上、车顶上、车门上……我不服,打开了车窗,想跟雨点“硬碰硬”一下,可是手被砸地生疼,赶紧关上了车窗。

终于到了二舅舅家。舅舅和舅妈非常的热情,餐桌上摆的全是美味佳肴,有:清蒸大虾、炒蛋清、酱油牛肉,还有二舅舅的拿手好技——香喷喷的蛋挞。只见那银白色的纸杯托着那诱人的蛋挞:外边深黄色,里边金黄色和棕色相间,嫩得像是小娃娃的皮肤。吃的时候皮脆脆的,里面甜甜的、软软的,真是色香味俱全呀!

后来,我和二舅舅、仕杰、爸爸妈妈还去去海边玩儿,爸爸、舅舅等人去捡海蚌,我和仕杰、妈妈抓螃蟹。刚开始,我看见小螃蟹就猛冲过去,结果刚一冲过去,小螃蟹就自己躲进洞里,根本没法抓它们。后来我改变了抓捕策略,改变为“偷袭”,先开始一动不动,等小螃蟹出来的时候猛地一抓。我用这种方式抓了半袋子小螃蟹,他们羡慕的眼都直了,一股荣耀感升了上来。

天津,让我不虚此行。

【篇四:不虚此行】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每每读到唐代诗人杜甫的这一句诗,总让我对中国的酒文化充满好奇,今天我就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参观了宁夏大夏生态酒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一间大房子。“哇,场面真是壮观!”一台机器在头顶上运行,几个大蒸炉呼呼地吐着一朵朵白雾,5米深的酒糟池多达300多个。讲解员说:“这些都是发酵池,将5种粮食粉碎倒入酒糟,加入大曲进行发酵,经过几个月的发酵后,便可以出窖、蒸馏、出酒储存。”

讲解员还给我们讲起酒的典故:古时候有个叫杜康的人,有次在松树下乘凉,储藏在树洞里的野果因为发酵,流出诱人的汁液,口渴的杜康就上前喝了几口,结果没一会儿就醉倒了。昏睡一觉醒来后,他对这种汁液赞不绝口,但是取个什么名字呢?这时,一行斑鸠飞过,“啾啾啾”地叫着,他便把这种液体叫做酒。

还有一种说法是:原始人采集的野果经过长时间存放发酵,流出带着酒味的糊状半流质,这就是酒的祖先。夏朝有了叫“爵”的酒器,当时的帝王也亲自造酒,由此可见人们对酒的重视。春秋战国时期,酿酒的技术有了很大改进,诞生了米酒。不得不说,酿酒技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1跨过那道坎
2心里装着春天
3不老的厨房
4给母亲的一封信
5生命盛开的样子
6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7变脸老师
8生活因追梦而精彩
9啊!原来如此
10以书为友
11空想灭不了的黯淡
12爱和幸福
13寻找最美丽的你
14乡村书屋
15写雨的作文
16有妈妈真好
17抢橡皮
18漂流记
19《沙漠中的饭店》读后感
20我从未如此后悔过
21一件可笑的事
22田园风光
23这件事真让我开心
24桃花源擂茶
25家乡古韵多情味
26温暖的秋天
27只争朝夕
28我爱湖南的小吃
29呼唤百家争鸣的时代
30走吊桥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