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林海水韵】
当第一眼看见林海公园中的一处景观时,我便惊叫了一声,惊的不是那些五颜六色的儿童乐园,也不是那些茂密的松林,而是林海公园那灵动多姿的水。
林海公园的神韵一定在于水了。我见过波涛汹涌的大海,也见过静静流淌的小溪,却从未见过林海公园里这样又激昂、又宁静的水。它有独特的风采与神韵,充满灵性,跌宕多姿。它先是从一大石头的狭小缝隙里流出来,流出了细腻之美;又从鹅卵石路淌过来,淌出了旷达之美;再从上一个台阶到下一个台阶,倾泻出“飞流直下三千尺”之美。旁边葱郁苍劲的树,像突然闯入的莽汉,被这多姿的水撩拨得婆娑起舞;几朵娇艳的玫瑰花伸出衣袖,恨不得与这片水咿咿呀呀唱个不休。
台阶之处,水流很缓,我赤着脚走在上面,享受神韵之水的凉爽;下了台阶,走上了鹅卵石路,我享受着神韵之水的轻抚。这些鹅卵石,像不小心掉在水里的音符,虽然不规则,却一朵朵尽情地开放,那么显眼,又那么和谐,它们一定是水心中最本真的音符。此情此景,就像泰戈尔说的:“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我愿意做一位安静的访客,去听去感悟这林海水韵。草木浅浅低吟,风拉着树叶载歌载舞,偶尔“沙沙”地说着悄悄话;天上的云,是美丽的弦,被快乐的鸟儿奏出美妙的天籁之音,然后它们口衔天籁之音,在枝头,在水畔跳跃……林海的水,便是这天籁之音中最清澈鲜活的律动。古人说过:“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这一山的风光,怎么能少了水的灵秀,水的情思呢?所以,这律动流成一首歌,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倾诉,是最本色最自然的歌唱,也是对生命的咏叹,情也绵绵,意也切切。而我,此时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根本想不起回家,完全陶醉其中。这片水,就是我的家园,我的心灵乐土。
走在林海公园里,看这清澈的水韵,听这清丽的歌唱,我好想变成一颗种子,让鸟儿把我种在林海的白云里,享受林海的水韵,安静地发芽;或者就让我变成一颗石子,静静地睡在林海的水里,心轻梦净,享受流动的天籁之声。
【篇二:林海公园之游】
又是夏天了。极其燥热的午后,心也极度烦躁。午后的沙滩特别烫,如同放进锅里炒过一般。夏天的燥热令人无奈,而这时,我又和父母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地方——临海公园。
“林”“海”的结合可谓是最精妙的配合了。威海高区的“海”不似别样的海那样苍凉寒冷,这海蓝的透澈,和明媚的阳光揉为一体。而前面不远,便是林海公园了。一进门,便是高大而青翠的松树包裹着我们。一眼望去,便是两幅巨型的油画,一副是浩瀚的大海,一副是明媚的春日。头上虽是烈日当头,在这里,却也能觅得一处清凉。
松树高大能蔽日,泉水叮咚能静神。偶尔能看见小孩子在和小伙伴们捉迷藏,还有小男孩们在把小足球踢来踢去。木椅上的老人们乘凉闲话。这大概就是和谐美吧!林海公园像一位少女,明艳、活泼。但在这轻雾缭绕的画境中,却又平添了许多温和与柔情。
树上的知了兀自鸣叫着,悠闲的唱着专属自己的小曲,一阵微风拂来,怎能不叫人不心旷神怡?再往前走,就是鲤鱼池了。红红的鱼儿显得十分活泼喜庆,在清澈的池中大摇大摆的游来游去,向游人们炫耀着那清凉的世界。
再往前走,出了小门,便是荷花池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一簇簇的白荷花,文雅而清净,睡在碧叶上,远远望去,仿佛一池睡着的云。微风吹起,荷叶微微浮动,水中的波纹此起彼伏,朵朵莲花在和煦的风中,把池面装点的美丽动人。时而又有蜻蜓飞过,立在荷花之上,又似留恋不舍的飞走了。
这就是林海公园,一个紧临海边却与海边风景截然不同的地方。林中的凉爽,总能让人有舒心的感觉,坐下来,把头靠近树干,也好像能听到那松树的故事——
无意间,已走出了公园。极目远眺,海水浴场的海蓝的透澈、蓝的沉静。与大地落日余晖的酒红色共同融合在那遥远的海天交界处。红和蓝的柔和也像极了林海公园那些高大松树枝杈之间透过来的日光。高大的树木在逆光中看不真切,却令人感觉到她的温暖,仿佛透过郁郁葱葱的松树,就看到了那碧蓝色的海一般。林与海,或许就是一对亲密的伴侣吧。
林海公园,如梦如幻的公园,高区人心灵的栖息地,你是我脑海中永不退色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