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邮的作文

【篇一:家乡的咸鸭蛋】

我的家乡在高邮,那里的咸鸭蛋名贯古今,有很悠久的文化历史。

咸鸭蛋的外形光滑圆润,椭圆形的,淡青色的外壳。将壳剥去,里面就是细嫩的蛋白和通红通红的蛋黄,给人十足的诱惑,让人想一口咬下去,细细品味那诱人的味道。

高邮咸鸭蛋虽然外观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口感却与别处截然不同。别处的咸鸭蛋蛋白吃起来咸而干涩,吃完之后嘴里还会有很多残渣,蛋黄发白,一点油都没有。在高邮的蛋白细腻润滑,入口嫩润,口感极好。用筷子往里头一戳,黄灿灿的油瞬间就冒出来了,再慢慢地挖出一块蛋白和蛋黄,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品味那蛋黄的鲜美和蛋白的细嫩口感,两种味道交织在一起,真是人间的极致美味呀!

除了口感上的特点,高邮的咸鸭蛋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大多都是双黄的。记得我第一次看见双黄蛋的,十分吃惊,还以为是爸爸在一个咸鸭蛋中又塞了一个黄。后来我才知道,高邮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有一种鸭叫做麻鸭,高邮湖里水产丰富,麻鸭在这里放养,吃的食物种类繁多,就能产出个头大的双黄蛋。

咸鸭蛋的吃法也是五花八门的,有连着壳,一起切开,装在盘子里吃的,有和海鲜、豆腐炒在一起吃的……最普通的就是用筷子直接挖着吃的。

祖籍高邮的近代著名作家汪曾祺曾经写过: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起!我为高邮的咸鸭蛋而感到自豪。

【篇二:家乡的小巷】

“虽为江左一邮邑,敢夸神州无同类”,说的便是我的家乡高邮。虽然我有幸生在这样一个水灵灵的苏中小县城,但有许许多多水乡的事儿只能在汪曾祺的文字里拜读。大淖河边的杨垂柳,墙角花阴里款款起飞的蜻蜓,御马头边袅袅的炊烟,还有那“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啰——”,每每读到这些便有一种莫名的神往,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那是因为我爱家乡现在的样子,我也很怀念过去的她。

在秦朝时,这儿被设为邮亭,建驿站,今天是全国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现今这个有7000多年历史的高邮已是高楼林立,人们的生活水平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在尽情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方便与快乐。但如果你想静下心来,远离喧嚣,你可以选几条小巷走一走,走在嘎吱嘎吱的小巷里,你就可以尽情的编织梦想,穿越时空。

由城市到农村,大家都住高楼,走大道,那成群的平房和曲折的小巷渐渐少了。南门大街那一带还保留着一些老城的回忆,巷陌深深。这儿的小巷不似北京胡同那样窄,只能一人通行,两三人并走是没问题的。我喜欢黑色方块铺成的小巷,尤其是时间久了,砖块表面有些破碎,石缝间现出灰灰的泥尘,还有那零星的小草,当有人穿着高跟鞋走过时,嗒嗒嗒,踩在长条砖上的声音便毫无顾忌的传来,嗒嗒嗒,满巷子回荡。

夏天下大雨时最有趣。由于铺设简陋,凹凸不平,许多地方的水便积在一起,形成许多的小沟,大人便在那儿放几块小砖,简易的小桥便搭成了。撑着一把小伞,和同伴们前前后后排好,一人一排,前面胆大的一步踩在一块砖上,蹦跳着,欢呼着,又催促着后面胆小的,不耐烦的看她两步一块的走,再后面的就更急了,你推我搡的,胆小的就一脚插进了齐脚踝的水里,一脚还搭在砖头上。他们都快乐的笑了,脚踩进水的也笑。在大人的呵斥声中,他们继续向着不见头的小巷深处迈进。

小巷幽深宁静,即便有时传出小孩的哭闹声,夫妻吵架声,也不会破坏这份静谧,相反倒使小巷更公众化,更人情化。它象知识,你一直走,一直在学习,却总走不完,学不到头。

人武部巷头有一家饺面店,陈小五面店,正宗的高邮阳春面。门口支着一个大锅,一个个白色的搪瓷碗飘在上面,老板娘把熬熟的酱油、胡椒面等调料放在搪瓷碗里、然后象播种一样撒下葱花或蒜叶,一圈下来不会漏掉一碗,也不会重复,然后从水面捞起搪瓷碗,下面、捞面,按号盛面。每天早晚两市,人头上接碗。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普通的巷头因为这家面店声明远扬,家里来亲戚带他去吃一碗,单位来人也带他去吃一碗,下回再来时,即使你不领着,他们一定也要去吃一碗的,高邮巷头的阳春面啊,让人难以忘却。

别总是行色冲冲的奔走在繁华的大道上。挑一个闲暇时间走一走家乡的小巷,看看巷子两边门上的对联,逗一逗巷里人家的小狗,你会发现原来你是这样的爱着你的家乡哟!

【篇三:写面馆的作文】

提到高邮美食,除香嫩的盐水鹅,还有滑爽的阳春面。光是面馆,小小高邮城就有上百家。

高邮老面馆一般都在门口放个小板,上面印有“XX面馆”的字样。这便是它的小招牌,颜色不艳,有的已被风雨折磨得皱巴巴的了,可食客并不很在意招牌。老面馆的食客是络绎不绝的,有些人即使早晨顶着恶劣天气,也非得去点一碗面,这老面馆似有特殊的魔力,人们只在意它的“味”,不去看它的“形”。

一些老面馆的门是老式的卷帘门,营业时将整个卷帘门拉开,方便食客进出。一般进入面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小木方桌,深褐色的或米黄色的,有些桌角已被磕掉了些漆。大大小小的高邮老面馆,基本上每家都放置着这样的方桌,且不仅面馆里头有,外头也有,只因有的客人喜欢边吃边赏路边银杏梧桐树,看路上行人,没准哪天碰到了邻居或朋友,笑眯眯就打起招呼。“诶!早啊!”“早!今儿又来吃面呐!”

面馆里的陈设很简单,靠近门口的是大灶台和大锅,墙壁是米黄色的,角落里有洗手台、擀面台,有的还会在墙上挂面钟。面馆里做出来的阳春面很好看,用一瓷碗装着,瓷碗上还有一圈藏青色花纹,里头的面是咖色,上面安睡着翠青的葱,静躺着米白的蒜。炸出来的蛋的外圈是焦糖色,蛋白部分无瑕疵,中心的蛋黄散发放诱人的橙红色,浓郁的香味直扑向人,刺激着味蕾。

清早,老食客们大老远看见了熟悉的面馆,还未到达就朝在大锅边忙着店家喊道:“一碗阳春面!添个油炸蛋!”“好嘞,您先找地坐下啊。”人渐渐多起来,面馆里也就热闹了,大锅冒着腾腾热气,有的食客吃得太快,被面烫着嘴,有的食客向面里挖勺辣油,边吃边用红巾擦着火红脸颊上的汗,小孩子用筷子插起一筷面,把手举得高高的,还一边吹着滚烫的面。主人端着面大声问:“谁的面?”食客答:“我!这里呢!”“谁的豆浆?”回“我的豆浆!”还有的和店家打趣道:“老板娘,您瞧您这好生意,给我多来点,别跟我们小气啦!”没有座位的人就端着面碗,站在外面边吃边聊天,一起聊天的也许是陌生人,但人们在一起说话都很自然,最不吝啬的是笑脸。面馆里的笑声总不间断的。

高邮老面馆是很多的,如果来到高邮,面馆是一定要去的,阳春面是没有理由不去尝的。

热门推荐
1七年级感动作文
2尝试
3赞绿叶
4家务的作文
5扎针灸
6最吸引我的童年梦
7回顾与展望
8有心栽花
9以亮为题作文
10和谐之美美在宽容
11
12想想别人
13开学那一天
14小猴学艺
15第一次看戏
16历史的选择
17在感恩中邂逅温情
18考试之后
19我的奇思妙想
20老师真好
21我不再浪费时间
22犹豫时刻
23什么不可怕
24峡谷漂流记
25学生的优秀作文
26粽子里的爱
27面对父亲的背影,我流泪了
28陪伴的理由
29烟花
30写雨的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