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济粮的作文

【篇一:江南烟雨笑】

一阵笛声,悠长婉转,雾散去,一只旧木舟缓缓行来,船上的阿婆慢慢的摇着橹,满是皱纹的脸舒展开来,那样的安静,那样的慈祥。我生于江南,长于江南,是吃了江南大地的济粮而长大的。但不是真正的江南,而真正到了江南才看见如此多娇。

在船上,只见远处的水鸟飞下,在河面上用翅膀划开一道美丽的涟漪。东方的太阳升起,照在小石桥上,金光闪闪,那粉墙黛瓦是那样的宁静,那样的朴素。这是江南之晨,连一草一木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来到了江南,也不能光走水路,也得找一条旱路走一走,才能寻找它的足迹。

漫步于青石小街,使鞋底轻轻的贴上青砖,可千万别跺疼了它。砖缝间,还长着一株一株的野草,也长着一块一块绿油油的青苔,别跺疼了它们。它们代表着江南的生灵气息。两旁的屋舍是用砖石瓦片和木头做的。轻轻推开那扇木门,便会听到“吱呀”之声,那一声便足以让人回归到遥远的年代,梦回千年的江南,那种气息却不陈旧,反而是如此的清晰、醉人。

身旁的老阿婆忽然映入眼帘,你可以和她说话,可惜的是她听不懂外乡人的语言,他多次的点头然后又摇头,可你却一无所知。老阿婆的头发虽然有些银丝,而仍有看古典十八、九岁少女的气息,那就是头上插着一朵洁白的茉莉花,安详的坐在小街旁回忆过去,不停地想啊想,想了又想,不知在哪儿断了,又不知从哪儿又想起来了,有时将给儿孙们听,有时讲给儿媳听,有时一个人孤寂着坐着来讲给这古街听,又传达了一种内心深处的秘密,仿佛又给小街带来了一种安详、和谐的气氛。

来江南,无非就是要找到一种心中的安详与宁静,一种超脱之感,也不能只看古街,也应该看看两旁的古木。这树估计很早就在这儿扎根了,它们身上的每一道年轮都隐藏这一个动人的故事。只要你静静的观赏,静静地听,才会听到树木的语声。

上了船,又向前摇去,笛声依旧萦绕在耳边,在雾色中又渐渐想前摇去,直至为画中的一点。

【篇二:我心中的孔夫子】

时间的长河流淌在岁月中每一个角落。在这条不可知其源又无可望尽终头的河流中,中华民族的文明,如同一朵朵雪白的浪花,在激流中溅起珍珠。一本本思想巨著,是那河流汇聚成的汪汪碧潭。一句句格言警句,是那河流从断崖飞泻的九天瀑布。在这历史的流里,有一股汹涌的浪涛,流至千年却仍未平息;有一种思想,泛起最纯洁的海花,时至今日依旧在放射着万丈光芒。这股正向未来奔赴的浪涛,正是儒家思想——东方伟大的圣贤,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在春秋这个时代交替,风涌云动极为强烈的时期。孔子却以他理智的头脑和高尚的精神,在疾苦的下层百姓社会中,绽放出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动人白莲。

我最早接触孔子及其言论是在童年时期,那时的我还不懂得那些繁杂的古言。只是听老师说,"这句是说要你们坚持不懈的。""那句是要你们认真钻研的。"。在我整个童年中,对于孔子的那套思想,我只是懵懂,且生硬的记住了。老师说"孔子的思想都是圣人之言,民族之经典,我们必须遵守。"当时的我对这句话,并没有太多的理解,但我对孔子这个人都有丰富的想象,和好奇。

随着知识的增加,孔子的思想对我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加强。我很想知道,一位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圣贤。是怎样在诸侯之争不断持续,战火销烟弥漫在整个华夏民族的春秋时期,创立出一个让民族,千年不朽的精神信仰。一个使金龙腾飞的新鲜血液。

每当我想到孔夫子时,浮现在我眼前的不是一个,早已看破世俗,避居山村的学识老者。而是一位为改变社会,和民族精神的战士。他虽厌恶官场,辞官归隐。但却首开私塾,为百姓寻求精神济粮。他开朗的性情,仿佛让我隐约看到了一位老者,在风尘仆仆的世界中谈笑风生,用一双充满希望与自信的眼神盯住未来,微笑点头后,大笑归去。

虽孔子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它却留下了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伟大思想,他教我们做人,教我们求知教我们高尚。他以战火和腐朽为沃土,种下一朵圣洁之花。不论世事沧桑怎般变化。这朵唯美的花儿定将恒绽于世人心中。

现在回想起曾经童年时老师的话。发现曾经那番生硬的话语,早已变成一道耀眼的金光,闪烁在我的心中。

热门推荐
1同学生气了
2制作润唇膏
3愉快的赏花之旅
4文具盒里的对话
5我最得意的一句话
6差别
7爸爸,我想对你说
8小白兔
9我喜欢打乒乓球
10责任在心,争做担当少年
11品位书香,迎奥运作文
12守住心中的希望
13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
14忘不了那处沿途风景
15末来的学校
16写坐过山车的作文
17遇见
18第一次诵读比赛
19语文作文优秀
20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1碎片化的生活之美
22奶奶,您听我说
23我爱我的家乡——十堰
24一分钟有多长
25我爱画画
26生态之我见
27生活中的坚强
28敢于面对现实
29有意义的六一
30姿态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