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记忆·的作文

【篇一:记忆·中秋】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与团圆相对的是,是别离。

中秋是适于旅人、羁人、客人的;不旅居的人,是不能感觉受到那轮圆月的!月亮,始终随着思乡人的脚步,你到哪,它到哪,将一袭轻辉洒落,愈显的冷清。旅居在外的人,当秋月升起,思念更加一丝惆怅,路途上的人,更加快回家的脚步。

我们中国人,是活在月光里的。

月亮对于古人,是一份磨折,百里之遥,即是远隔,数日不达。故古人多旅居在外。而逢中秋,天空愈显的澄澈,月亮则如旅居之人般,先是月牙,尚有同病相怜之意,但旅人的思家之情仿佛随着那个月亮长大,而渐渐长大,到中秋之时,竟然圆了。月凉如水,将旅人的思念搅成团,磨成浆,仿佛一个大琉璃,将思乡的人裹在其中,落寞而又无可奈何。当这种感情无处释怀,撑破胸膛,脱口而出:“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叹息。才发现,无论身居何地,唯有那轮孤月,同时照着他与家人。

跨过了古代,还是那轮明月,让我们赏析。那些先人思乡的诗词,化作浓浓的血液,流入我们的血脉之中。

交通发达了,下有高铁,上有飞机,几千里的路程,半日即可到达,但改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心情。

居小镇,镇上十字路口的小车站,往日天黑以后,早就略显冷清,偶尔最后一站的公交车上,稀稀落落的几个人,路边的热肴摊、烤鸡店都要收摊了。小镇上的夜晚是清静的,静到让人寂寞。但中秋这天,却不是这样的。一轮圆月已经升起,将稀稀的一排路灯,争得一点儿光都没有,满眼的全是月亮的清辉。来来往往的公交车,挤的满满的,车站上喧闹着,热肴摊,高高的挑起一盏亮灯,买肴的人排成一长队,排队的互相打听着。“太晚了,你们值班到这时候?”“可不,再晚也要回去,估计老爸老妈都等急了,顺便割点热肴,喝点!”每个人的话语里,透着对家的思念,尽管那个家,每天都回几次。

中秋是一种仪式,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养成的习惯。唯有今晚,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仪式,月圆人圆。月上柳梢头,那些忙碌的人们,才能闲下来,居中庭,摆一桌子的菜,对着那轮圆月,第一杯,洒酒敬天,第二杯,敬献给老爸老妈,然后,才是自已的一杯。爱人殷勤的给满上,一饮而尽,才显出自己在外辛苦挣钱有了承认,也真感觉生活有了奔头。

现代社会交通如此发达之下,无论南北,回家已不再是奢望。但逢中秋,车站、机场、码头都是热闹闹的,到处是回家的渴望,哪怕是山野小镇,那辆破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两包月饼,也在月辉里唱着回家的歌。

这就是中秋,从大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到小镇农人自行车上挂的月饼,“人生代代无穷已,明月年年望相似”,古今的同一轮圆月,浸润了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团圆、团结、希望的情怀,变成无论我们身在何地,都要回家的理由。

寨里中心小学 谭玲

【篇二:记忆·中秋】

秋风送爽,硕果累累,又到了最美的秋季。人们都穿着薄薄的秋衣,享受着最适宜的温度,心情也突然明朗起来。遥遥望去,枫叶红彤彤的一片片,好似一团正在燃烧的熊熊大火。傍晚时分晚霞与枫叶支相晖映,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是如此的魅力无穷,当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呀!低头看去,道路被落叶铺满,唯有冬青树愈发青翠欲滴,是它不甘心放弃,抓紧所有的叶子,不让他们枯萎。它的这种不甘心让人总想将视线多停留在它圆圆叶子上几秒钟。再看看窗前挂着的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红彤彤、火辣辣的辣椒。此时此刻心里有种莫名的愉悦,不禁高声朗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谈起秋天,便马上让人想起中秋节。除了春节,最重视的要属中秋节了。自古至今中秋节都是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大节日,也是很让人期待的节日。八月十五这天,无论你身在何处,远在天涯海角的,都会尽量赶回家陪父母、陪家人过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可以说中秋节给思乡的游子、思子的父母一个很好的见面机会。

我是非常喜欢过中秋节的,在我的记忆中一到这天,无论家里、地里还有多少农活没忙完,到晚上都会聚在一起吃饭。吹着清凉的晚风,一家人坐在庭院里,围着圆圆的大桌子,赏着玉盘般的月亮,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月饼,惬意极了。在这时,所有的世事纷争,声名利益好像都与我们无关,此时唯有“花好月圆人长久”才是心中所盼。“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这大概就是人们岁说的岁月静好吧。

今年的中秋节,月亮还是如此明亮。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爷爷的突然离世让中秋节不再团圆。尤记得当时接到电话时大脑一片空白,总觉得是在和我开玩笑,直到看到躺在床上的爷爷时,握着爷爷冰凉的手掌,我彻底崩溃了,泪水再也控制不住的掉落下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多少悔恨,多少难过在心头挥之不去,以至于现在不敢在人前提起爷爷,怕自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奶奶说过人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说不定哪天我也会离开的,该过的还是要过,生活嘛总要继续的呀于是。今年的中秋节还是如同往常一样聚在一起吃饭,赏月。月亮是如此的圆,不知道爷爷此时此刻是不是也在天上看着我们?不知道爷爷有没有看到我已经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是不是也为我感到骄傲与自豪?是的,会的。他更希望我们会更好的生活,我仿佛看到了爷爷一贯的笑脸。

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想的不应该总是我没有什么,而是多想想自己拥有什么。作为子女,父母亲人健康常在。作为爱人,我有美满幸福的家庭。作为教师,我有我的纯真可爱的学生。是啊,我拥有了我自己的工作岗位,拥有了这么多需要珍惜的人和事,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呢?

【篇三:记忆·中秋】

我们这一直延续着八月十五看闺女的习俗。印象中,母亲一般会先买上4包月饼,放在一个棕色的宽宽的手提包里,然后再放上两包点心和水果之类的,带着我去大姑家、二姑家“看八月十五”,有时还去两个姨家,每走一家,我的心里都担心的不得了,生怕哪家把月饼多留一包。因为剩余的月饼就是我们全家中秋节的“好东西”了。走完亲戚一般会剩下1包或两包月饼,拿回家后,就被母亲“藏”到墙橱的最上面了。那个墙橱的最上层,就成了我和哥哥最大的念想。可是想归想,不到十五晚上,上过供,是不能吃的。母亲每次看到我们望着墙橱咽口水,都会笑呵呵地说:“别着急,等到十五,就给你们吃!”

终于盼到了十五,连晚饭都不想好好吃,胡乱吃几口,就只想着快点上供,然后分月饼吃了。吃过饭,就在院里摆上供桌,桌上摆上月饼和梨、枣之类的水果,等月亮从东边升上来,照到我家院子后,母亲就点香、磕头,嘴里念念有词,不过我从没注意听过说些什么,光想着月饼呢!呵呵,总不过是些保佑全家平安,五谷丰登之类的套话。仪式结束后,母亲会给我和哥哥还有奶奶每人一个圆圆的月饼,自己和父亲分吃一块月饼,剩下的又被母亲收起来放在墙橱最上面,以备我和哥哥日后慢慢解馋。而我,经常是三口两口就把自己的那份五仁馅的、带着青红丝的月饼吃完,然后看着哥哥在那一小口一小口地细细品尝而猛咽口水,这时哥哥就会再掰一点给我,他从小就是这么让着我。而我,再长大一点后,也学会像他一样,细嚼慢咽,尽可能地延长吃月饼的幸福……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中秋节可大不一样了,单说月饼就五花八门,有京式的、广式的、苏式的、潮式的,还有老北京月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每一个人都能在品种繁多的月饼中挑选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月饼,而且吃后弥香久久,吃进了香甜,吃进了祝愿。然而我始终怀念那个一家人分吃4个月饼的夜晚,静静地与亲人分享那一块块圆圆的月饼,把希望与祝愿同寄于月圆之夜。

热门推荐
1我与科技
2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游__
3我最喜爱的动物
4让蝴蝶飞得更高
5我和我的祖国
6游湖南张家界
7父母的爱情
8甜蜜的滋味
9喜欢的动物作文
10忆爱
11那次我很幸福
12春节的美食小学生作文
13幸福只有经营
14友情依然
15我的表姐
16清明雨上
17光盘行动,我在行动
18世界那么大,都在我脚下
19美丽的大森林
20我家的杜鹃花
21学跳水
22温暖的痕
23
24在快乐的节日里
25那温暖的微笑
26第一次煎鸡蛋
27我的妹妹
28母爱的伟大
29遇见
30遥远的眼神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