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红安的作文

【篇一:游红安烈士陵园】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从小爷爷就告诉我,我的祖籍是红安,我的根在那里。当年,年少的爷爷因为贫穷从大别山里走了出来,现在老了,对自己的故乡愈发思念,趁着国庆长假,爷爷带着我们全家一起回到了红安。

红安,原名黄安。是举世闻名的将军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和最早的中心,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26年红旗不倒的红色土地。

到达的第二天,叔叔首先开着车带着我们来到了七里坪镇的长胜街。走在青石板的街上,爷爷骄傲地对我说着长胜街的光荣历史,使我知道了在土地革命时期,长胜街是革命的中心。看着那一间间斑驳的革命遗址,“七里坪工会”、“鄂豫皖苏维埃银行”、“红安县赤色邮政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时,它们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光阴的故事,讲述着那一段厚重的历史。

随后,我们又回到了红安县城,来到了规模宏大的烈士陵园。

进入陵园,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个纪念碑巍然耸立,碑下镶嵌着一颗黄色五星碑徽,使神圣不可侵犯之感油然而生。

当踏入纪念馆时,各种资料、文字、图画映入眼帘。在无数革命者的名言中,我看到了毛主席说的一句话“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虽然我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但这寥寥几笔反映出了当时战争的悲壮和激烈。展览柜里陈列着革命先烈们用过的兵器,大多是撇把子枪和战刀,这些兵器都锈迹斑斑,但它们作为与革命先烈并肩作战的伴侣,丝毫没有露出示弱的气势。

再往上走,是一个3D仿真大厅。红安古城经过战火的洗礼后草木寥寥无几,保卫家园的城墙被摧毁地只剩下半零不落的一角,眼前雄烟四起,灰色的烟雾笼罩着整个破败的红安古城,即使是在白天,天空中也未透出一丝阳光。

直到跟随人群拥上了最顶层,我才知道红安“将军县”的由来。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们国家主席,也诞生了223名将军。大厅边的墙上,全是为了中国革命事业抛头颅、撒热血的革命先辈的肖像。在那个炮火连天的烽火岁月里,革命先辈们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铸就了“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成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

顺着林荫小道,我们走到了烈士纪念墙,墙总体呈现出弧形,只是顶部有巨大的“140000”。靠近墙面,我看到了由姓氏排序的名字,这些名字整齐划一地排列在这一大面墙上,这可是140000位为祖国的革命牺牲的烈士啊!我站在这这面墙前,低着头,心里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沉重,我显然是被这触目惊心的数字震憾到了,不,“震憾”都不足以形容我那时的感受!

时间过得太快,转眼到了我们返程的日子,我们告别了这里朴实的亲戚,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在途中,我默念着:我爱红安这片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染成的红色沃土,爱的深沉,爱的执着……

热门推荐
1苏东坡的朋友圈
2那一刻,我读懂了你
3我心目中的黄河
4有意义的春节作文
5西湖边的那只小松鼠
6第六单元作文我学会了
7走过长春花未央
8妈妈真聪明
9家乡的月饼
10念念春风
11年轻的心
12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13谁也不能施舍你未来读后感
14我爱柳树
15我心中的价值观
16一部人生的教科书——《道德经》读后感
17让生活低配一点
18美丽的春天
19孤独的寂寞
2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1成功的尝试
22寒风中的感动
23我不相信眼泪
24给妈妈的一封信
25冰糖葫芦
26游上海
27成长的蜕变
28观察蜗牛
29记事的作文
30难过的周末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