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历法的作文

【篇一:团团圆圆过中秋】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到了中秋节,听爷爷奶奶常说这句话。但在我的印象中,中秋节那天的月亮才是最大最圆的,像一个洁白的玉盘。

为什么中秋节的月亮不是最大最圆的,而是八月十六呢?我带着这个问题找到了爸爸,爸爸耐心地给我讲解:“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月亮最圆满时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十五的凌晨,最迟可出现在十七的早上。阴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转规律而制定,它与月相对应得很准确。而农历是综合阴历、阳历的优点混合而成,这就难免存在误差。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通常它会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两天。”

每到中秋节,我就和妹妹听奶奶讲中秋节的故事传说,我记得最清的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中秋节,请多陪陪家人,这是一个体现我国优良传统的节日!

【篇二: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日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我认真地读到,心想:原来“中秋”是这样来的啊。

今天,正是中秋节,我们全家大团聚了一次,但是,还有那么多人不能和家人团聚呢,我这时才感到我多么幸运。

我们吃晚饭后,一起走到楼下赏月。仰望天空,一轮明月闪这皎洁的光周围飘着一层薄雾,他跟太阳公公比起来,就像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孩,绽放着属于她自己的风采。这情这景让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给大家讲一个新闻。”舅舅说,“17日,特斯拉等公司终于宣布:首位搭乘BFR火箭前往月球的人是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我急忙问道:“前往月球的不都是飞行员吗?为什么普通人也可以呢?会不会再过几百年后,坐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只要像买飞机票一样就可以了?人们以后会不会在月球度中秋呢?”大家都笑了笑,妈妈神秘地回答道:“有可能哦!”我期待满满地再次望向了月亮。

【篇三:我与书的故事】

书,我们的伙伴,下面就让我给大家讲讲我与书的故事吧!

一天,我回到家写完作业,开始读书。突然,一条微信转移了我刚刚兴起的读书的乐趣,我的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太空“千里眼”》,这是一本有关天文的书。

我回复她:“我也正在看呢!”我一时兴起又来了一句:“我们一起看吧!”“好呀!”他回复到。

我们一起阅读,你一句,我一句,欢欢乐乐,侃侃而谈!有图片的地方我们会一起讨论与探究,实在不明白的我们还会上网查询,甚至自己先去猜想,并且记录下来,看待书中的内容后,把自己所谓的“理论”推翻,记录上书中正确的理论与答案并加以理解。有时我真的想笑,笑我们的单纯,笑我们把自己所想象的东西强加在上面,笑我们可以无忧无虑甚至毫无发现的去读这本书。有时我还会独自一人地去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我甚至可以把一些毫不相干的问题连在一起去思考!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促使我不得不再次来到天文博物馆去解开我这一个个谜团。

太阳、星星、月亮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星座,我在书中最不明白的就是天文望远镜的发明,我在天文博物馆不仅了解到它的来历,还亲身体验了使用天文望运镜的乐趣。在哪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东西,熟知的,不熟知的,应有尽有。

在古代,人们就发现了历法与天文学,而我们中国是最早发现天文学的国家,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阴阳历》,每年三百六十六天。商代时期,就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天文历法,当时采用的是《阴阳合历》将闰月放在岁末,称为“十三月”。

书中的知识深不可测,但也有不清楚与不明白的地方,要来到与这本书最相关,联系最密切,知识量又最多的地方,那就是博物馆了,那里让我们追溯到它的起源。所以,书不是万能的,但史书中也有你可以学到的东西,哪怕是一张图,一个字!

热门推荐
1不一样的数学课
2美丽的校园
3和仙人掌握手
4家乡的河埠头
5我的妈妈是老师
6给你的一封信
7与书为友
8我家的小狗
9秋天的果园作文
10感谢您
11我们班的牛人
12我的动画情结
13声音
14沟通
15放学路上
16军训的日记
17照片背后的故事
18读《绿野仙踪》有感
19我的梦
20梦想成就新时代
21我给自己的一封信
22点亮心灯
23心至低而无敌
24藏试卷
25关于老家
26我爱十字绣
27童年趣事
28我的小表弟
29创编童话
30一双胶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