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仲秋的作文

【篇一:仲秋的花】

仲秋的花我最喜爱的是桂花和菊花,五彩缤纷的菊花和散发着甜香的气味儿的桂花一起熏染了整个秋天。

中秋一过,桂花的香味就调皮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中来回的穿梭。在苏州,人家的庭院中,往往种着桂树,所以在经过巷曲时,总有一阵阵的桂花香。风儿吹过,几朵小小的桂花就偷偷飘落藏在你细密的头发上,和你玩上躲猫猫。于是,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你今天到哪儿都能闻见桂花香,一直到你洗漱的时候,你才能从你的头发上发现这个小小的秘密。

九月的桂花已经开得很足了,此时亲手酿一罐桂花蜜是一些人的最爱。在树下铺上一张竹席,再去摇一摇挂树,你就能得到可以渍糖的桂花。加一层桂花,加一层糖,再加一层桂花,再加一层糖……如此反复填满一罐,再静置一段时间,你就得到了一罐随时可以加在甜点心内的桂花蜜。汤山芋、糖芋艿、栗子白果羹中,是非此不可的。

到了十月,菊花开了。公园的花坛里,宽阔的道路上,有的人家阳台上都可以见到菊花。看那朵朵菊花,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云。其中,我最喜爱的是瀑布菊,它的花瓣好似飞流直下的瀑布,花茎挺直,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瀑布菊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在它们的簇拥下,花朵显得更加娇嫩,更加鲜艳!细细的花蕊像一根根银丝,花蕊上还沾满了金黄色的小绒球,可真比李白大诗人描写的瀑布还要漂亮啊!

菊花还是一种坚强的植物。每当天空下起了秋霜,别的植物都抱头睡觉,只有菊花抬着头、挺着胸面对着秋霜,它一点也不怕,把深秋的凌厉尽收眼底。

秋天的风吹过,桂花香浸着菊花香,和着其他花香,飘呀飘呀,陶醉了整个秋天!

【篇二:仲秋包饺子】

【中秋节包饺子】

冯思远

中秋节,我要帮妈妈包饺子,首先妈妈拿出一些面粉倒入一个碗里,妈妈左揉一揉右揉一揉,揉成了一个白白的大面团,面团的样子,像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妈妈,拿出青菜、肉放在菜板上剁了起来。一会儿馅就剁了出来。把馅放在盆里加入盐,味精,调料,一会儿就把味道调好了,我闻一闻可鲜了!

下一步是包饺子,妈妈用揉好的面团做成饺子皮。先把馅放在皮上,用手一捏饺子包好啦。妈妈包的,就像一个白色的半圆,可漂亮啦!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一个呀,好丑,好像一个烂泥巴太多跑出来了。妈妈见了说:“应该是先把馅放在皮上。两只手把皮捧起来最后一捏。”原来这样包,我想:下一个一定要包好。我又包了一个,妈妈笑了笑说:“有进步。”我又包了一个,比不了上一个,差距有一点点大,我气得火冒三丈!包完了。我说:“煮饺子喽!”爸爸过了一会儿也回来了。我大口大口地吃起香喷喷的饺子,不一会儿,饺子被我这个大馋猫全吃掉了!

今天是我们家最开心的一天。

【仲秋包饺子】

刘子涵

今天仲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除了吃月饼,我们还要包饺子。

妈妈把材料准备好了,再把面分成一个个小面团,然后切成一个个小面团,我把它们按扁,然后擀皮儿,我擀的皮儿又厚又小,形状很难看。妈妈等不及了,就自己擀,只见擀面杖在她手中来回滚动,一个又大又圆的皮儿擀好了,我试着模仿着妈妈的动作又擀了几个皮儿,这次好多了。

妈妈在包饺子,我也想包。在我的请求下,妈妈同意了。我拿起了饺子皮儿,像妈妈一样,把馅儿放在中间,面皮儿上下对折,使劲一捏,哎呀,馅儿就跑了出来,弄的满手都是,我包的太丑了,妈妈看见了说:“没关系的,我们可以再包一次。”这一次我轻轻一捏,把口封上,妈妈看见了说:“子涵,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结果一看,我包的像小船,妈妈包的像元宝,看上去又光滑又好看。我包了多次也没有包出像妈妈一样的饺子。

妈妈开始煮饺子了,一会儿饺子熟了,我找到了自己包的,尝了尝很好吃,我心里美滋滋的。

这次包饺子,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爸爸妈妈每做一件事情都不容易,所以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仲秋包饺子】

孙子豪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妈妈做了好多好吃的。主食当然是饺子。

开始包饺子了,今天包的是我最爱吃的鱼馅饺子。妈妈先把面和好了,又把饺子馅调好了。我看到妈妈和奶奶在包饺子,我的心里也痒痒了。于是,我便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包饺子,可以吗?妈妈说可以啊,人多力量大嘛。

妈妈给我擀了一个饺子皮。我便学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先把皮儿放在左手上,又用筷子夹了点馅儿放在皮儿上。捏捏挤挤的包了起来,可是饺子馅就是不听话,总是往外跑,怎么也包不住。奶奶告诉我馅放多了,于是我用筷子把馅夹出来一点,这才包了起来。

第一个放的馅儿多了,这次在少放一点,结果包出的饺子扁扁的。我又连续包了好几个,终于包的好看了点。全家人都说我包的还不错,小弟弟也说我棒棒的。饺子很快就包完了。

我们开始烧水煮饺子啦。我要求妈妈把我包的饺子单独煮给我吃。虽然第一次包的饺子有点难看,但是我觉得自己包的饺子吃起来特别的香。因为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

【篇三:仲秋情】

“八月十五月儿圆,仲秋月饼香又甜。”仲秋将至,情思满怀,那些与仲秋有关的记忆又逐渐清晰起来。

小时候,因为生活的贫困和物质的匮乏,没有一个孩童不盼望过节。于我而言,最大的期盼便是过年。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每一项内容都有着无穷的乐趣和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快乐的时光不会因为我的留恋而停滞不前。当春节在我的恋恋不舍中匆匆而去时,八月仲秋节则会抹去我心头的失落和惆怅,成为我新的期盼。等待的日子像一首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当秋风四起,青草变了颜色;当天凉如水,月儿几度圆缺,仲秋节就如一位秀美多情的女子翩然而至。在我眼中,秋天是凄清的,却因为仲秋节变得美好;秋天是寂寥的,却因为仲秋节变得热闹;秋天是忙碌的,却因为仲秋节变得闲适。

俗话说“八月十五看闺女”,八月刚进,这亲戚间的走动便开始了。看闺女时提留的东西中,是一定要有月饼的,因为月饼有着喜庆团圆的美好寓意。过去,各家各户人口多,需要走的亲戚就多。有时候,一包月饼要转好几家亲戚。每走完一家,月饼被压回来时,总会招来我眼馋的目光,拿出来嗅上一嗅,更觉得饥肠辘辘。母亲心疼女儿,有时会拆开一包,让我解解馋。说实在话,那时候的月饼口味单一,味道也不咋地,咬上一口,硬邦邦的,很是硌牙,掉在地上就像石块般不破不碎。即便是这样,月饼里那晶莹的冰糖、香酥的花生仁以及红红绿绿的甜丝儿,也足够让吃腻了煎饼窝窝头的小孩子们垂涎。更多的时候,母亲会安慰我,等到亲戚走完了,月饼压回来,一定让你吃。好不容易等到月饼完成它走亲戚的使命时,有的月饼已经碎得厉害,有的月饼甚至已经发霉长毛了。

仲秋节这一天,我们会齐聚在奶奶家共度佳节。那是怎样迷人的景色啊,暮霭沉沉,月亮尚未升起时,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就会从夜帷里钻出来,忽高忽低、忽上忽下地飘荡着,飘荡着。当月亮升起来时,房屋、树木、田野像蒙上了一层洁白、柔软的细纱,虚幻而又空灵。每家三两个小菜,仲秋节便散发出了诱人的香气。注视着满堂儿孙,爷爷奶奶那沟壑纵横的脸上盛满了幸福与满足。我们几个小孩子,在大人们慈祥的目光中吃喝,在大人们关爱的眼神里打闹,尽情享受着仲秋节带给我们的快乐。酒罢饭后,奶奶会有一道固定的程序——分月饼,那时候,生活不富裕,月饼买不多,小孩子每人一个,大人们分吃一个,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而窗外,正是“皓魄当空宝镜升”的美好时刻……

那年秋天,我离家到遥远的海滨城市求学。从小被亲人宠爱呵护惯了的我,第一次品尝到了孤独、无助的滋味。在这种情绪的纠缠下,仲秋节如期而至。晚上,独自一人躺在宿舍的床上,满屋子明亮的月光,一屋子思乡的愁绪。因条件所限,我没有随身而带可以传达思念的手机,和家里联系只能用公用电话。可我不敢给家里打电话,我怕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第二天,整理了自己脆弱的情绪,我和母亲通了电话,母亲好一阵子嘘寒问暖,还特别说起仲秋节的晚上爷爷奶奶对我的念叨……自以为坚强起来的我,眼里轰然有泪溢出,嗓子也变得干涩起来。匆匆挂了电话,找了一个无人的地方,我嚎啕大哭起来。当时觉得自己很没出息,可现在想想,没有人生来就是坚强的,从我们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开始,没有谁不是在泪水的宣泄中日益成熟与坚强。

二十岁那年,我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当我第一次领到工资时,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我的勤勤恳恳,我的风风雨雨,我的晨晨暮暮,十几年的奋斗终于有了回报。钱在我手中激动地唱起歌,弹拨着我心中明亮、欢快的心弦。我想起了为我的成长付出太多心血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和所有的亲人们,没有他们昨天无私的给予,我就不可能收获今天的拥有。那年的仲秋节,点心、月饼、酒,这些代表着我的心意的物品,换来了亲人们的满足,我的心情暖暖的,就像冬日的太阳照在身上。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时光荏苒,岁月无情,转眼间,爷爷奶奶已故去多年。如今,无论是仲秋节,还是平常的日子,我们都可以吃到口味各异、品种丰富的月饼,品尝着来之不易的甜蜜生活。可是,我的爷爷,我的奶奶,却再也品尝不到了。怎不叫我望明月,忆往事,心黯然?

年年仲秋,今又仲秋。让我们同赏一轮明月,共祝亲人幸福安康,共庆祖国繁荣富强。

【篇四:仲秋月夜】

如果每一滴雨都代表一份思念,那么每一次雨夜都是中秋。

如果每一扇窗户都是一片星空,那么少年向远处眺望的眼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路灯的光斜斜的洒下来,穿过雨滴,跳跃着打开了少年的心房:那是家里那盏温暖的小灯,幼时母亲总是在那灯光下不停地织啊织,每每当他支持不住睡倒在母亲膝盖上时,最令他难忘的还是母亲亲切的心跳,“咚咚,咚咚”窗上的雨滴仿佛也受到了震动,就那样轻轻悄悄的滑落,丝毫不引人注意,可却深深的灼痛了少年的心:父亲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从来就教他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将他送上火车地那一刻仍是忍不住。

城市的灯光隐隐绰绰,可哪一处白光却被少年轻易的捕捉住——就是那一偏头,他才发现,父母都老了,岁月悄悄地替他们染白了发,可他们都还年轻啊!少年自己明白,为什么父母还未到半百就已如此,可他还是满不在乎地走了,从未回头。城市五彩斑斓灯光猛的刺进少年的眼,恰似少年那每天染得不重样的头发与那鲜红的打满了叉叉的卷子。可少年日常生存的地方没有这五光十色,只有那无尽的灰色。雨滴像背负上了重重的尘埃,使少年终究看不透母亲眼底的失望。

少年打开了窗户,雨滴打在了他的脸上手上,破裂,滚下,像极了少年包裹上深深浅浅的颜色——母亲一边落泪一边准备好他的行囊。少年看了眼身边鼓鼓的行李——这是他为父母买的。雨停了,月亮出来了,被云层遮住的月光似少年迷茫的眼神——他竟不知道父母的喜好,在售货小姐疑惑又夹杂着鄙夷的眼神中,他想像这落下的雨滴般找个地缝钻进去。

雨滴砸在湿润的泥土上,砸出一个个小坑,像极了幼时母亲背他走过的路,那路上所有的坑洼都填满了欢声笑语。

圆圆的月亮出来了,皎洁的月光撒了少年一身。

车停了,少年摁响了圆圆的门铃。

今天是中秋。

【篇五:融融月色,仲秋之魂】

月光皎洁,明亮地挂在夜空。宁静而安祥。

——题记

月,像一位温雅的诗人,淡泊宁静;想一个微微含羞的少女,娇巧动人。月光如瑕,圆圆的月亮像甜甜的月饼,里面寄托着中秋团结的甜蜜心情。

夜,降临。深色的夜空中镶着几颗残星,它们紧紧地守护月亮身边,就像我们一样。

每年这时,我们都会一家围在一张桌子,每个人都吃着甜甜的月饼赏月,互相谈着有趣的话趣,远在外地的家人风尘仆仆的赶回家。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温馨的味道,其乐融融,好热闹。

今年的中秋节,我独自站在窗前,望向明月,好像渐渐被月亮冷孤傲的气势所折服。自右至今,无数文人骚都为月写过诗句。此时,我只想到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在一年之中很少圆的,但是在中秋节时却非常,意味着人们的团团圆圆。我们回房,家里人围着在一起说说笑笑。就像诗中说的,希望家人不管多远都能一直在一起。

同一片天空下,我们都在望着月亮,及使漂泊在外的游子,望着盈盈月光,我们都会把遥远的思念寄给月亮,让月亮帮助我们传递思念。

月亮升的更高了,他和周围的残星望着人们的团聚会心地笑了。或许今夜,不只是我一人在窗前驻望,感受月亮的美和它牵挂出的温暖感人的故事。

中秋节的月亮似乎是温暖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暖烘烘的一片包围着。每一寸土地都被柔柔的光线笼罩。

月光更皎洁,在浩瀚的黑夜中,温暖人心。

热门推荐
1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2等待为题的作文记叙文
3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4奶奶的爱
5军训第五天日记
6家乡的四季
7努力的果实
8日记
9我的爸爸妈妈
10没有大人的世界
11春夏秋冬的对话
12令我难忘的事
13我家的金银花
14自发绿豆芽
15考试
16回家
17战争的愚昧
18快乐是一种幸福
19桥赞
20我的书桌
21冷雨
22等待花开
23我的故乡
24橘子
25姿态的暗香
26玩雪
27寒假见闻
28泰国的海
29温暖的爱
30读《小猫出生在神秘山洞》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