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甜粽的作文

【篇一:端午之乐】

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可谓极“乐”。

端午之乐,“乐”在热情奔放的赛龙舟。“咚咚、咚咚咚”,河上,四条颜色各异的龙舟正在飞快地行驶着,在河面划过一条曲折的水痕。河旁,围满了观赛的男女老少,他们的心也被赛情紧紧牵动着,还不时为其呐喊助威:“加油!加油!”此刻,一条火红的龙舟奋起加速,从四船中脱颖而出,遥遥领先驶在最前头。舟上,助威者狠狠地击着鼓面,频频的鼓声响彻云霄;划舟手匀速地划动着船桨,激起朵朵水花,它们的心也如火般“燃烧”着。“乐”赛龙舟,怎不令人激情澎湃?

端午之乐,“乐”在趣味横生的包粽子、吃粽子。每逢端午,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会挂上“肉嘟嘟”的粽子——那时,就是大伙儿晒手艺、晒幸福的日子了。粽馅有各式各样的:放肉的咸粽、放蜜枣的甜粽……最有意思的就属包粽子了!包粽子前,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糯米、水、馅料、粽叶等。首先把浸水的粽叶对折再对折,制成一个立体的三角形;然后将糯米装进粽叶内,再放入自己喜欢的馅料。最后,把装满糯米的粽叶压平整,用细绳扎紧,放入锅内蒸煮一会儿。

半晌,粽熟了。夹出热气腾腾的粽,我深吸一口气:嗯——好香!咬一口咸粽尝尝:哇塞!太美味了!那又软又粘的糯米,香喷喷的肉,完美融合——真是美食CP啊!“乐”吃香粽,怎不让人味蕾绽放。

端午之乐,“乐”在插奇香无比的艾草和菖蒲。文天祥有诗曰: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支艾。人们在端午节,常悬挂艾草于门外,希望驱邪、驱虫、祈求一生平安的美好寄托。“乐”插艾草,怎不令人憧憬美好?

如此趣过端午,怎一个“乐”字了得?

【篇二:粽子·龙舟】

一大早便闻到粽子的香味,集市上人来来往往,小贩吆喝道:“卖粽子嘞!卖粽子嘞!”便扬长而去……

“小懒虫,起床啦,快快快,趁热吃粽子!”眼前还是系着围裙漂亮的妈妈。粽子很香,很甜。从我慢慢为它“宽衣解带”,那洁白的肌肤便裸露出来。窗外依然熙熙攘攘,叫卖声,鸣笛声,讨价还价此起彼伏。咬入一口枣粽,脸上洋溢出满足的笑容。旁边坐着的弟弟早已按耐不住,焦急地用小胖手指着粽子,双脚不停地踢着桌子,使着小性子。一个个粽子下肚,迟早会有些胀。抱着安安,出门看晨曦中洱海的景象。

洱海上早已布满条条龙舟,颜色赛似夜景大理的灯光。灯红酒绿惹人醉,现在是五彩缤纷的龙舟耐人欣赏。安安挣脱我的双臂跑去海边,于正啄食粽子的白鸽嬉戏。海边,粽子,不禁联想到投河的屈原,有理想,有抱负,多才多艺。自从《思美人》开播后,更是钦佩他的爱国情怀。

人越来越多,声音愈发嘈杂,都聚集在海边。

下午,日光曝晒,船员们个个高大魁梧,怒吼着。声声号令响起,一片片水花涌到台上,箭似般飞向终点。“咚咚咚……咚咚”鼓声有节奏响起,“咚咚”“咚咚”观众欣喜若狂,看着红衣队马上就要胜了,不停地叫着“好!”“好!”安安边吃粽子,双眼边放出光芒兴奋地看着龙舟赛。只见蓝衣队不甘落后,紧跟着红衣队船尾,两艘船靠得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终于,在残酷的竞争中,红衣队仅以不到一秒之差输给了蓝衣队。观众为这反转局面惊得目瞪口呆,久久无声。突然,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在人群中大喊:“精彩!”随后掌声如雷鸣。

晚饭,同样有香味儿十足的粽子。一家四口比赛谁解开的粽叶最长,长者为胜,获得最美味的甜粽。安安专心致志地解开粽叶,小手谨慎地拉开绳线。一双美丽的眼睛与我突然交汇,示意我解慢些、撕短些。大概五分钟后,一个个粽子雪白地立在盘上。再看四个盘里的粽叶大多细而短,唯独安安盘里的长且漂亮。我们笑了,他也笑了,像花儿一样,他拿着甜粽天真的笑至今难以忘怀……

赛龙舟,品粽,解粽叶,传统佳节令人回味无穷……

【篇三:端午那些事】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

端午节的起源,是我们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本是楚王的部下,但楚王并不赏识屈原,后来屈原知道楚国被秦兵攻陷,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纪念屈原就将屈原跳江的日子定为端午节来纪念他。

说到端午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粽子,粽子原是人们为屈原的尸身不被鱼虾糟蹋,便用粽子投入江中,让鱼虾吃粽子,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现在,粽子已成为了人们端午节的传统食物,深受人们喜爱。不同地方的粽子也是不一样的,粽子就分甜粽与咸粽,甜粽是北方所普遍的粽子,咸粽则为南方。在这里就介绍我们这里的咸粽,就拿牛肉粽来说,用剪刀将包着粽子的的细绳剪开,将粽叶慢慢展开,露出里面的粽子,一个三角体,色泽金黄,散发出幽幽的清香,令人食指大动。咬一口糯米,口感软糯,淡淡的咸味,说不出的清香在口里渐渐融化,回味无穷。

端午节常见的竞赛活动就是赛龙舟了,人们认为龙是至高无上的动物,所有的动物都臣服于龙。龙舟与粽子作用一样,也是为屈原的尸身不被动物吃掉。现在龙舟以普遍成为一种竞赛。龙舟较长,有几十米长,很窄,只能并排坐两个人,大概是因为需要两边划船吧。龙舟的船头一个龙头高高翘起,雕刻的栩栩如生,龙身成一字型,龙尾也翘起来。每一艘船大概会有几十个队员,有一个人在船头为队员擂鼓呐喊,可别小瞧了他,他可是团队士气的重要成员呢!

浓浓粽子香,悠悠龙舟游,这些都在端午节这个古老的节日散发出他们无穷的魅力。

【篇四:粽叶里的母亲】

端午,风微凉,天上的云在游走,使得阳光忽隐忽现,太阳明晃晃地,像母亲做的那个被我掰开的大粽子,还腾腾的冒着热气。

我的母亲一向是爱美食的,且她的技艺尤其精湛,连端午这再普通不过的粽子,也能被她做的五花八门,香味各不相同。端午这天,我在楼上写着作业,当闻到楼下传来的粽叶味时,我再也忍不住了,奔进厨房,只见桌上有一盘粽子,还冒着几缕白烟,母亲在一旁忙碌,我顾不得征得母亲的许可,也顾不得烫手,抓起一个,胡乱吹几口,扯开有几分烫手的细绳,剥开煮成深绿的粽叶,这时浓厚的粽香再无法藏匿,湍急地迸发在空气当中。我猛吸几口。馋嘴的我,连香气也不愿放过,张口就咬下棕色的糯米,合上嘴,糯米的劲道与粘黏!糯米一直在口中翻滚,我的牙也被烫的受不住,手也不停地换着各种手势拿粽子,可我还是乐意。糯米滑下肚,口中留几分依旧浓郁的糯香,我用舌尖刮净牙齿上的米粒,味蕾再次得到滋润,真是香甜!母亲在厨房不停地忙碌着,不时张望我一眼,笑几声又投入蒸煮之中。吃罢,我依偎在母亲怀里,抱抱母亲,又亲亲母亲,像个极小的孩童般笑得那样灿烂,那样甜。我看见,母亲笑了,眉毛弯弯,眼角略合起,嘴下梨涡那样深。

下午,我们照例是要去外婆家的,母亲的手艺许是源自于外婆。外婆能将各式馅料包入粽子,将大多人们吃腻的粽子做得创意美味。外婆的甜粽一向是我的最爱,我将甜粽大半揽到跟前,吃的不亦乐乎。而母亲则在一旁宠溺地看着我那狼吞虎咽的样子,还不时地给我递这递那。我吃饱喝足,打一个响嗝,便上楼玩去了。留下外婆和妈妈整理桌子。在楼上待了一小会,有点渴,我走下楼梯到厨房寻觅。“来来来,快吃吧,你以前最爱吃了。刚才没吃几口吧,你呀,现在有啥好吃的就记着给小奕,每天就记着想方设法给孩子做喜欢吃的。”听到外婆的声音,我顿住,坐在楼梯上层,向下张望。母亲与外婆挤在一张凳子,母亲依偎在外婆怀里,手里拿着甜粽,笑得像个极小的孩童般灿烂,那样甜。而外婆呢,眉毛弯弯,连嘴角都饱含着笑意。这一幕我未曾见过,却又是如此的熟悉。

记忆里,母亲是沉稳的,我从未见过撒娇的她,那样子像个孩子,宛若回到了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时光。

记忆里,外婆是忙碌的,我从未见过如此开怀的她,那样子像我的母亲一样。

原来爱是一种传承,她让备受宠爱的妈妈从成为母亲的那一刻开始,洗手做羹汤,变成了无所不能的“妈妈”,她让一个女孩不管经受岁月怎样的洗礼,在母亲眼里永远是自己深爱着的女孩。

一个个的女孩成为一个个母亲,一个个的母亲永远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爱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轮回,在时间的长河中轮回,一代代不同的人都有着相同的爱。

热门推荐
1校园春雨
2我是小书虫
3妈妈的故事
4勤奋与懒惰
5一幅漫画
6我不为那件事后悔
7可爱的小猫
8萌动的季节
9窃读记
10拐角亦是风景
11钓鱼
12假如我是科学家
13中秋之夜
14游水上乐园
15学游泳的启示
16逛商场
17我最喜欢的老师
18江南小镇
19小草的自述
20可爱的小猫咪
21我的家乡
22这个老师接地气
23宁静致远
24福尔摩斯探案选集读后感
25关于猫的作文
26欢乐元宵节
27规则与素质
28寻找身边的文明
29美丽的老师
30学会珍惜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