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王阳明的作文

【篇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立下的伟大志向,这就让我不由想到国与书的关系。

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幼时以诸葛亮自比,诗文、骑射、兵法等,样样精通,而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龙场悟道的故事。王阳明因得罪大宦官刘瑾而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在穷乡僻壤的边陲小镇,内心极度失望的王阳明开始潜心于读书、静坐,反思自己的言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行合一”观,他强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只为行、知决定行。自此,他的心境开始彻底转变,纵使身处各种逆境、险境、绝境,他都不曾背离自己的内心。后来他统军征战、平定叛乱,开庭讲学、著书立说,终成一代大儒。王阳明为国而读书,使国与书紧扣在一起。

晚清重臣曾国藩更加倡导读书以求经世致用,他曾说:“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曾国藩肩负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重任,临危受命,作为一介书生而统百万兵,将古代兵书尤其是戚继光兵法烂熟于胸,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终成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和曾国藩经世致用的思想,被一百年后的一位淮安人发扬光大了,他就是救万民于水火的周恩来总理。这位是自小便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人曾说“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总理从小细读《离骚》、《史记》、《汉书》等历史文学著作,也说“中国人几乎占世界人口的1/4。这样大的国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一席话,使我受益匪浅。而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是为我国外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国读书;有继承、有发展,一脉相承;正因为一代代伟人在为国而读书,才引领了全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亦乐乎?

【篇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格物致知精神,是使人在做任何事情上都会成功的动力;它,也是能让人在面对困境中得以解救的力量。但是,格物致知精神不是想有就有的,它要拥有二个要求,二个条件才能实现。这二个要求与两个条件,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这篇文章中有讲诉。

文章中讲诉了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别。中国传统教育是以“死记硬背”一词来形容,而西方教育是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句来形容。文章还讲到中国人的成绩虽好但是动手能力太差,这也就相当于“纸老虎”,只能说一推大道理但却不能动手做。

那该怎么才可以使自己拥有格物致知精神呢?其实这很简单,要想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必须要有推究探讨事物原理的精神,这是第一个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要求。文章中举出一个王阳明“格物”的例子,让我从中知晓了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所以,我又发现格物不能是消极的观察研究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这是第二个要求。

不过光有这两个要求那是不行的,因为观察探究是建立在渊博知识的基础上,倘若你没有知识,即使你观察探究了,但终究也是没有任何成果的。既然有了知识又有了要求,剩下的就是应该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毕竟,每一件事都有失败与成功,不要因为失败而放弃,要迎难而上,这样成功才会出现在眼前。

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保持对事物的探索精神以及培养自己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这样格物致知精神终会得到的。

【篇三: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

秋风拂面,落叶满地,一年将要过去了,成长的脚步也在缓缓前进,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它是漫长且值得回味的,成长的滋味有苦有甜,只有我们亲身去感受,去经历,去改变,才能享受它的甘甜。

自古以来,君主是最难做的,稍有不慎就会让自己的国家面临灾难。曾经的越王勾践被吴王打败,被抓去做了人质,他内心谨记自己的臣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谨记吴王给自己的一切耻辱。回到自己的国土后,他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尝着那个苦胆,那苦味苦得不仅仅是他的味觉,更是他的内心。在这如流水一般快的日子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昔日的经历,在苦中成长了!他站起来了,打败了吴国。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苦中成长呢?在一天天劳累的学习中,我学会了自律与学会了自省。“十年寒窗苦读”,可就是在这“苦”中我才能成长。

明朝的思想家王阳明,也受过不少苦难,他学宋明理学,学业未成反生了一场大病,他拜过佛,入过道,却一无所获。他当上官后,直言不讳,但因痛骂当朝权贵而遭到贬谪……他吃进各种苦头从未放弃,在贵州龙场继续做着他的学问。终于,他得道开悟,将他三十多年所感悟出的修成心学,并浓缩成四个字“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逆境中坚持了下来,他内心苦楚,却并不屈服,最终成功,这苦是成长的滋味。

成长并无止境,只是在一种苦的心境之中,一下子明白了许多;成长并无界限,只是在苦的心境下,一下子超越了许多。只有真正体会了成长的味道,才能真正成长。

热门推荐
1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
2春光明媚好读书
3阳光
4醉人的山间风光
5听古筝说话
6成功的制法
7军训的日记
8坚忍不拔的仙人掌
9玉带林中挂――读《红楼梦》有感
10那倒是真的
11有趣的游戏
12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13不一样的年味
14水浒传读后感
15春天的公园
16我们玩得真高兴作文
17挑绳
18我想做环游世界的旅行者
19温暖
20我的妈妈
21浓浓师生情
22我的青春摆渡人
23彩虹的作文
24放飞梦想
25年味
26宝贝宝贝读后感
27我的良师益友
28都是手机惹的祸
29赶路
30两位新老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