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奴耳的作文

【篇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立下的伟大志向,这就让我不由想到国与书的关系。

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幼时以诸葛亮自比,诗文、骑射、兵法等,样样精通,而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龙场悟道的故事。王阳明因得罪大宦官刘瑾而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在穷乡僻壤的边陲小镇,内心极度失望的王阳明开始潜心于读书、静坐,反思自己的言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行合一”观,他强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只为行、知决定行。自此,他的心境开始彻底转变,纵使身处各种逆境、险境、绝境,他都不曾背离自己的内心。后来他统军征战、平定叛乱,开庭讲学、著书立说,终成一代大儒。王阳明为国而读书,使国与书紧扣在一起。

晚清重臣曾国藩更加倡导读书以求经世致用,他曾说:“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曾国藩肩负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重任,临危受命,作为一介书生而统百万兵,将古代兵书尤其是戚继光兵法烂熟于胸,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终成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和曾国藩经世致用的思想,被一百年后的一位淮安人发扬光大了,他就是救万民于水火的周恩来总理。这位是自小便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人曾说“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总理从小细读《离骚》、《史记》、《汉书》等历史文学著作,也说“中国人几乎占世界人口的1/4。这样大的国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一席话,使我受益匪浅。而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是为我国外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国读书;有继承、有发展,一脉相承;正因为一代代伟人在为国而读书,才引领了全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亦乐乎?

热门推荐
1故乡情怀
2学吹葫芦丝
3六一儿童节
4过客
5八年级作文
6家乡的枣树
7幸福是一碗面
8四川游记
9秋色
10我努力读懂父母
11我身边的好老师
12激烈的接力赛
13我的家庭
14中秋节
15苏州游记作文
16关于妈妈的作文
17我的感想
18疯狂的元旦联欢会
19读你作文800字写人
20生活需要鼓励
21那件事真让我愧疚
22家长给老师一封信
23美好生活需要奋斗的浇灌
24幸福源于平淡
25我心爱的文具盒
26做“地雷”
27难忘的身影
28我的教师梦
29我的游记作文
30纸团大战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