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红旗渠的作文

【篇一:这天,我回家晚了】

“呼!终于结束了!”抱着书包,我一屁股坐在公交车座上,长呼一口气。心想:一天的旅行结束了,该回家啦!

坐在软绵的座椅上,一天的累全溜了出来,眼睛缓缓闭上,公交车窗很有节奏地挤碰着,加上发电机的隆隆声,只觉得声音越变越小,然后……

醒来时,天已经暗了下来,星星点点的光缀在夜空中,望着四周飞过的树,还好,前面就是家了,这一觉睡的正好。

心中的石头刚缓缓落下,可我不知道家却离我越来越远了。打开手机,翻开通话记录,三个未接来电,急忙打过去。“喂,妈!我快到家了,大概五分钟。……”挂上电话,揣进口袋,看向窗外飞奔的树。怎么还是树?我不会坐过站了吧?

此时的天已经彻底黑了,河道边的蛙“呱呱”地瞎叫,闹得我心里慌得很。眼睛向车里扫了一圈,车里的人已没有几个,恐怖电影里的桥段不注地往我脑里涌,我惊恐地向后又描了一眼,后面没有人,一时间,车里静地出奇,只有剩下车窗的挤碰声,我咽了一口唾沫,感觉背后凉凉的。

我不敢说话,就只有等待,当车里所有的乘客都下车后,我才弱弱地向那个抽“红旗渠”的中年大叔说:“叔,我坐过站了。”说完后我的心便狂跳起来,像过了一个世纪一样。

大叔一愣,然后脸阴沉了下去。一时间只有燃烧的烟像云似的散了去。“回去我原本不走这条路的。”大叔的声音闷钟似地响了起来。然后他把车调头按原路返回。

终于到站了,车门“吱呀”地开了,我给司机叔叔鞠了一躬,说道:“谢谢您,叔。”大叔愣了一下,赶紧摆手,那张脸显得格外的呆萌可爱!

这天晚上,我很晚才到家,可在我看来这却是我最温暖的旅程!

【篇二: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在巍巍的太行山下,红旗渠畔的林州。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家乡风光美不胜收。

比较出名的有红旗渠青年洞景区,这里的“一线天”“双龙洞”“络丝潭”等景点,千姿百态,让人流连忘返。青年洞是爷爷辈们年轻时自愿组成的突击队,一锤一钎地在悬崖峭壁上挖出了一道又深又宽又长的山内通水洞。您可乘船入洞,逐波游玩。“青年洞”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地刻在青年洞上方。“山碑”也雕刻在青年洞旁边的巨石上。“青年洞”和“山碑”五字相映同辉,是伟大诗人、书法家郭沫若和李先念的笔墨。游人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林州市区西北的太行大峡谷里“桃花洞”大雪封山,洞口可见桃花红艳。“冰冰背”烈日高照,洞内却有天然的冰块为您送爽。“猪叫石”轻轻一拍,仿佛可听到野猪的哼哼叫唤。

太行大峡谷还是世界滑翔伞比赛基地,群山环抱,笑迎着五洲宾朋。

城区高楼大厦林立,柏油大道宽阔笔直。商贸城、汽配城、特产城一座又一座。田野种上了核桃、仙桃、山楂、葡萄和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在春种秋收中大显身手。

我们村虽小却很有名气,那年我们村的尚俊杰考入北京大学,名震一时。村中李园20多处,有“蒿园李子林州第一”的美称,又大又黄的李子,让你直流口水。

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美,欢迎您到林州游玩。

【篇三:红旗渠游记】

寒假里,我们全家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林州的灵魂——红旗渠,红旗渠于1969年建成,它是集全林州人(原林县)之力,历经10年所建成的一条人工天河,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我们边走边游览这如诗如画般奇特风景与这如雄狮般巍峨山石。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创业洞”,洞全长63米,高5米,宽6。3米,潺潺的河水从洞里缓缓流出,在巍巍太行山中尤显水之珍贵。

而后我们到了惊险神奇的“一线天”,所谓一线天,就是两座大山之间只有一条很窄的缝,大人只能侧身一点点移动,我踏进两山之间的石阶,望向天空,只见一条线宽的长长的蓝缝,衬托的太行山更加巍巍挺拔。

过“一线天”,我们来到了红旗渠著名的景点“青年洞”,青年洞全长616米,高5米,宽6。2米,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洞内全是钟乳石,衬上灯光更是美轮美奂,洞外江主席题词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更是让青年洞有了灵魂,青年洞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景点。

游了一天的红旗渠,我感触颇深,单看一个个山洞的尺寸数字,或许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不足为奇,但在1969年科技并不发达,林州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引漳入林,终结了林州人民“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噩梦,作为林州土生土长的儿女的我,是幸运的,也是自豪的!

【篇四:祖国的辉煌】

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真美丽,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画小草长在春天里……今天我想拿起手中的彩笔,把祖国几十年的辉煌画给你看。

我要画一幅坚苦奋斗图。在党中心的决定下,中国要做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简称“两弹一星”。在于敏同志,姚桐斌同志,钱学森同志等人的努力下,别的国家十年才创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两年就造好了。红旗渠,被称之为“人工天河”,它的背后也有自己的历史。1990年后,红旗渠漳河水源减少老化极为严重。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余。林县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难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了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

我要画幅千里江山图。沿海城市十分繁荣昌盛,海边渔民其乐融融,抓鱼是他们最大的乐趣,因为抓了很多鱼就是大丰收。在南方,休闲的时间偶尔会品品茶,客人来了也会品茶,在南方品茶就是精致的象征。在内蒙古和新疆,大部分是游牧民族的人,牛羊就代表他们的货币。在新疆,每年都有至少四次大规模的迁移。在陕西的黄土高原,每个人都住在窑洞里。在北方的城市,几乎每个城市在冬天里都住在供暖里。

我要画一幅锦绣前程图。在以后,我们中国历经十年终于变成了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科技,比如说克隆技术,机器人技术……大街上,店铺里的服务员不见了,替代他们的是机器人。军队里,普通军人退休了,替代他们的是机器军人。为了防止食物中毒,国家研究出了杂交植物,杂交动物。为了防止狗、狼等动物咬伤,国家研究出了麻醉喷雾和防身喷雾……

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真美丽……你画太阳我画祖国,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篇五:丰富多彩的林州】

林州,真是个丰富多彩的城市呀!

作为林州的风景,那一定不可以忘了那峰峦叠翠的太行山,在太行山上可以看到许多风景,比如,那又宽又长、又绿又大的太行平湖,从高处看,底下是多么的绿、大,在上面的风景是多么的美丽、全面、用俗语来说就是“360度”无死角观看,在高处,不仅可以看见呐,又宽、又长、又绿的太行平湖,还可以看见周围的花,一簇一簇的小草,还有那高大雄伟的太行山,有青山,有绿水,真是山清水秀;在底下,细细观看又会惊讶,这山,这水在高处看,像一幅画,从下面看就像走进了画中,有了可以触摸到的水,可以享受它的纯净;有啦可以触摸的小花,可以享受它的美丽与纯洁;有了可以触摸到的土地,可以感受到它的生机。

林州不仅有它那丰富的美丽风景,还有那不可忘怀、不可磨灭的精神。

林州那令人敬重的精神就是红旗渠精神。在没有红旗渠之前,林州市区可是严重缺水的城市,林州人民洗个脸都是只能出生时洗一次脸,往后就是女人家出稼或男人家娶媳妇时洗脸一次、再往后就是逝世后洗脸一次。那时个人一生里就洗脸三次,可想而知,那时是多么的缺少水资源啊,后来,杨贵杨市长带领全市人去了修渠,经过了几天十年的坚持、努力之后,终于,我们林州人从太行山中成功修了一条渠,名叫红旗渠,修了那条渠就把漳河引进来了,我们林州人那坚强不屈,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叫做红旗渠精神。我们林州人是多么的坚强,一锤一钎修出来了红旗渠,是多么不容易。

林州果然是个丰富多彩的城市啊!

【篇六: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坐落在巍峨的太行山脚下,是一个美丽的小县城,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它的名字叫林州。

我爱我的家乡,这里的人们春耕夏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管什么职业的人都在努力的建设着它,为它的美丽和成长都在贡献自己的青春,从早上学园里朗朗读书声开始,到晚上最后归家的人结束,他们都爱着它——林州。听爸爸说,经过人们的努力,它已经是最美乡村,而且是现在百强县之一。每天上学路上,看着平整的柏油路,两边美丽的花草,从早上就会给我一个愉悦的心情;晚上写完作业,陪着妈妈去公园,看着小朋友们的嬉闹,爷爷奶奶们跳舞,周围五光十色的彩灯环绕,感觉每一天、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幸福。

我的家乡不但有朴实的人和美丽的城市,还有更雄伟的美景,那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太行山脉,它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守护着我的家乡,壮丽的外表下更有很多名胜和风景,不但有上个世纪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修建的红旗渠、青年洞,还有潺潺溪流的大峡谷,秋天去的路上观光大道两边的农家院和路两边的柿树,山楂树,红彤彤的果实像极了一个个欢迎大家的红灯笼。这里吸引了很多游客,不但留下了我们踏青的脚印,还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的观光。

家乡的美丽我还没有走完,我希望寒假,暑假还能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发现它,并以后讲给更多的人听。

这就是我的家乡,它平凡而美丽,朴实而又强大,我爱你,我的家乡——林州市。

【篇七:修渠精神永流传】

在二零一八年四月十日凌晨零点四十八分,杨贵老人在北京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说起杨贵老人,人们都是这样评价道:“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可见杨贵老人的精神是多么崇高。

那么,杨贵和林州红旗渠又有什么关系?为何人们都如此爱戴他?让我满怀感动给您细细说来。

一九五三年夏,林县县委书记因病住院,杨贵受各领导的重托,带上一支工作组前往林县,当时的林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那里资源稀少,水贵如油,村民要走几十里山路才会挑一担水,庄稼因缺水干旱更是颗粒无收。乞讨为生,拖儿带女,像病痛折磨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这深深触动了杨贵,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林县的变化翻天覆地,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年仅二十六岁的他开始为林县人民开凿“希望之渠,生命之渠”。

经历过伤亡,被迫停工、大旱等一切困难,十个春秋后,人工天河——红旗渠诞生了!梦想铸铁骨,壮志撼山岳,这条全长七十点六公里的红旗渠,成为了林州人的自豪,更是中国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杨贵老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精神,会一直流传下去。

吃水不忘修渠人,我作为一个地道的林州人,更是要学习杨贵老人的可贵精神,低下头看看杯子里的水,我看到了杨贵和林县人民的汗水与血水,滴滴之水来之不易,珍惜!

杨贵爷爷,一路走好!您的修渠精神将永远流传于世,激励人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安好!

热门推荐
1又是一年毕业季
2未来的世界想象作文
3可爱的小猫
4我爱春天
5坚持梦想一路挺你——观《跑出一片天》有感
6关于失败的作文
7为谁而歌
8观教师朗诵比赛有感
9小蚂蚁观察日记
10《大国大城》读后感
11带着微笑出发
12美丽的三角龙湾
13我的语文老师
14考试也是一种享受作文
15一次有趣的实验
16童年趣事
17美丽的校园
18我给爸爸打分数
19读《丑小鸭》有感
20我家这样过年
21谁的本领大
22遇见
23共享单车的利与弊
24我喜欢被唠叨
25生活万花筒
26神奇的发明
27三大活宝
28最害怕的事
29就这样慢慢长大
30身处逆境更需拼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