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亵渎的作文

【篇一:对不起,木兰】

面对木兰被恶搞,经典《西游记》被恶搞,文化电影遭吐槽等等事件层出不穷,我们不禁该反思这究竟是文化经典的创新,还是为了搏人眼球而做出的对文化的亵渎?大概是我们搞错了,错把恶搞当创新。错把打破经典当做打破常规。错了就应该道歉,木兰对不起。

我们道歉就要认识到根本错误,认识到创新的真正含义,而不是盲目行动,做错了,却还理直气壮,创新是为了推动发展,而不是娱乐玩笑,更不是谋取利益的手段,正确采取行动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

创新不应该破坏经典,而应该标新立异。

他说把创新建立在破坏经典上,那么,你就错了,或许打破常规这个词误导了你,请你明白这种常规是对发展有束缚,才会被打破,然后经典有什么错的,木兰的精神有错吗?四大名著有错吗?宗教信仰有错吗?为什么一定要破坏这些中华民族的经典呢?真正的创新不是对经典的破坏,而是标新立异,对经典的重新解读,真的有见解,有表达欲为何不将想法说出来,去弄那些无聊的恶搞呢?那些不叫创新,他的成果最终也只会腐烂在历史的沼泽中。

创新不应该亵渎文化,而应该尊重原创。

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过滤。能遗留至今的必是不凡。而今人去用这些精华进行娱乐消遣,文化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这样亵渎文化,必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是为了创新,创新的原则不在于亵渎神圣,而在于尊重原创。它们保留千年,应该受到尊重,哪怕你创新出来的是好是坏,这都应该是最基本要遵守的道德底线,又何况这根本只是一种消遣呢?那些美其名曰创新的人,不只是不懂得创新的内涵,更是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任和对亵渎文化的罪行的掩盖。

创新不应该只顾利益而应该注重发展。

已经说过,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可是这种以娱乐牟利为目的的恶搞,怎能说是创新呢?真正的创新要忽略利益的大小而以推动发展为重。一时兴起,恶搞别人的东西,可能永久流传,推动发展,那些导演为提高关注度,网友为提高知名度而发起的恶搞,创新只会更糟人唾弃而已,利益不是最重要的,更好的发展才能创造无限的价值。

不要总拿创新来当挡箭牌。行为一出,目的尽现,恶搞经典文化的人啊,是该向经典道歉,向文化道歉,明确创新的内涵,看透创新的本质,才能避免错误再现。

【篇二:与细流的对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题记

岁月无痕,几朝云卷云舒,几岁花开花潜。

站在早乡的河边。任凭风拂过我的脸颊,仰望着穿行于头顶的幸运和飞鸟,倾听着水的潺潺声,嘴角不由得滑落几个字:“河之水,悠悠去。”和水不知倦怠的向东流,是一种生命的使然,还是一种生命意识的潜在?噢,什么时候,我竟变得如此善感而老练?分明是白色小马班的年龄,却偏爱忧起一缕淡淡的闲愁,不知何时,愁云有挂在了眉梢。不,我并非看到水东逝而黯然伤神,也并非感叹这似水流年,我只是想起了一句哲人的话:“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的,今天的河水已不是昨天的河水。

逝者如斯?

我还是昨天的那个我吗?

曾经几何,感到生活如一杯白开水,淡淡的;似一道没家佐料的菜,索然无味。曾在泥泞的道路上徘徊,感到生活如一滩即将腐化的水,丝毫没有流动的意图。也曾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吟咏“无情岁月增中减,又味诗书苦后甜”;也曾用心读自己心中的诗“舍生忘死终不改,奋斗拼搏须有时”。是的,心是一粒粟,有时静静的潜入涓涓细流;心是一片叶,有时顺水而下,只顾风雨兼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面对着涓涓细流,我猛然间领悟到,它是想在奔流与改变中,使自己的生命葆有一份永恒,因为它深知生命的无偿。我无法亵渎这份生命的神圣,就像不能亵渎自己,短短十几个春夏秋冬,恰似这涓涓细流,缓缓地向东流着,仿佛是一台随着人而移动的摄像机,演绎出了我的人生历程,生命历程就如一本书,记载着我的迷茫、奋斗。

愿生命这涓涓细流永远不息。

【篇三:青春年华似流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题记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调皮地闯入了我的世界,生物钟准时提醒我“是时候迎接新的一天了!”起床,走进洗手间,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出。拧松点,水就大点;拧紧点,水便小点;而留心的人则会发现:当水量较大时,我们对水的利用率会比水量较小时,更低……

这便是生活中的两种人。

第一类人,毫不吝惜地挥霍有限的青春。他们热衷于玄幻小说,沉迷于网络游戏,吸食着冰片大麻,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目光迷离,抱怨着社会的冷漠无情,抱怨着父母的地位卑贱,抱怨着他人的讥讽嘲笑;不得不说,这是对青春的亵渎,这是对自身的亵渎,这是对人生价值的亵渎!

第二类人,点点滴滴地珍惜有限的青春。他们埋头于科学研究,爱好着琴棋书画,吮吸着古典名著,朝气蓬勃,积极乐观,目标明确,感激着社会的关爱呵护,感激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着他人的热忱帮助;值得膜拜,这是对青春的升华,这是对生命的升华,这是对人生价值的升华!

青春是一个昂贵的梦,但青春又是一个善意的圈套。青春是人生的最美好幸福的时光,而同样,青春是人生最难以把握的时光。青春如水,“春雨贵如油”,却易从各个空隙中无声流逝;青春如舟,“直挂云帆济沧海”,却易在茫茫大海上静静沉没;生命因青春而美丽,青春因生命而辉煌!

拧紧点!莫让生命之水流入下水道!

【篇四:阅读梅花】

大家都知道梅花、青竹和松树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不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开花,只有到了严寒的冬季才迎风开放。它没有因为严寒而收敛自己的花瓣,毫不保留地把美丽和芳香展示给大家。梅花这种坚强不屈的性格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第一次见到梅花是在冬天一次滑雪中无意间碰到的。当时,我刚刚学会滑雪。我从山顶往下滑,本来是很轻松的事情却摔了个“嘴啃泥”。当我爬起来时,发现身边有一朵花。这时,爸爸来了,我问:“这是什么花?它怎么会在冬天开花?”爸爸说:“这是‘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梅花,它在冬天开放,真是有好季节你不开,偏偏在冰天雪地里开花,真是有点傻!”我心里这样想,有点不理解梅花的想法。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了一句古诗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老师说:宝剑是经过千锤万打才磨打出来锋利的剑锋,梅花是在那严寒的冬季冒着风雪才开出花来。它的这种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时我才知道梅花为什么被称为“岁寒三友”,为什么它会被文人墨客竞相引用,我不禁对梅花有了些敬意。

升入四年级我学了一篇课文《梅花魂》,讲的是一位华侨作家,在他的书房里有一幅墨梅图,他十分珍爱这幅画,即便是他最疼爱的孙女碰也要大发雷霆。他认为:我们中国人的尊严就像这梅花一样,是不可以随意亵渎的!原来梅花代表的意义这么深。霎时间梅花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提升了许多。

后来我养了一盆梅花。一开始我很细心地照料它,后来因为忙就忘记照料它了。本以为它肯定挨不过这个冬天,一日我从它身边经过,突然间发现:它竟然开花了!北风凌冽地吹着,梅花却迎着风在坚定地微笑。看着那小小的花苞我站在那里久久也未离去,思绪万千,岁寒,然后方知雪梅之傲骨。

阅读梅花,让我懂得了它是当之无愧的“岁寒三友”;阅读梅花,让我懂得了要坚持不懈地去做每一件事;阅读梅花,让我懂得了人的尊严是一丝都不能被亵渎;阅读梅花,让我懂得了很多………

【篇五:尊重历史】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电视剧也有了不少新颖的题材,在中国最普遍的便是抗日战争的题材了。

众所周知,日本对华侵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巨大的耻辱。新中国成立后,便有不少抗日题材的影视剧出现,目的在于警示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但随着媒体的各种需求,拍摄技术的不断提高,此类电视剧走向了娱乐化。虽然同以往的作品一样,目的在于突出抗日英雄的勇猛与侵华日军的丑恶,但这些“英雄”被不停地强化,日军也似乎越来越弱小,以至于出现了所谓的抗日神剧。

在抗日神剧里,手雷炸飞机几乎是中国士兵的必学技能,但真正“神”的还在下面。在《抗日奇侠》中,这些武侠动不动就以一打十,手撕鬼子,日军手里的枪就像火柴棍一样,响都不曾响。在《向着炮火前进》中,主角一身夹克皮裤,帅气逼人,总是骑着一辆炫酷的黑色摩托车,把日军打得落花流水,更“神”的是,每次胜利后,主角还得在一个自备的沙发上摆足造型。以上两例只是抗日神剧中的一点皮毛,像什么“包子雷”、“手弹拐弯”、“高倍狙击枪”、“飞刀斗机枪”已经是神剧中很普通的内容了。

在我看来,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不该是这样的。历史剧的初衷在于使观看者了解历史和国家的耻辱,更是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要是还不停止对历史的亵渎,也许在那些不懂历史的人眼里,八年抗战不是中国军民的壮烈抗争史,而是日军花了八年离开中国的“逃亡史”。更恐怖的是,这种对历史错误的解读,又会使不少人产生一种“地大物博”、“和平年代”的思想,想想腐败无能的清朝为何灭亡,难道不是一味的自以为是,轻视他国造成的吗?那为什么还不停下这对历史的亵渎呢?

热门推荐
1谈谦虚
2与父同行
3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4乌龟
5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6共享时代,道德先行
7青瓜的自述
8海洋历险
9妈妈的眼睛
10难忘那充满鼓励的目光
11学无止境
12我梦见又举行了一次跳蚤市场
13我最敬佩的老师
14我们家的“三个鬼”
15家乡的春节
16可爱的兔子
17路就在脚下
18文明在我身边
19
20第一次钓鱼
21我家的鱼缸
22盛开在心田的微笑
23学游泳
24给妈妈的一封信
25我敬佩的人
26温暖的伞
27美景就在身边
28诗韵端午
29护蛋行动
30我的哥哥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