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观何以为家有感】
影片开头告诉我,这不是一段发生在和平地区的温暖的故事,而是讲述了一个穷孩子残酷的成长历程。镜头从难民营转向法庭,这个12岁的男孩,赞恩,竟倔强而坚定地说道:“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吃惊之余,我疑惑地想:他的父母做错了什么?
赞恩真的很穷,他没有身份,不能上学,生活没有基本保障,甚至还要做繁重的工作,养家糊口。然而,把他带到世上的父母,却从未却从未真心给予孩子爱,肆意指挥他、打骂他。我相信赞恩心里还存留着孩子最美的品质:善良、勇敢、执着、细腻。他离家出走后,竟然竭心尽力地照顾一个吃奶的婴儿。但是,萨哈被父母亲手送上死路的那一刻,他提起了刀,带着满腔的怨恨,对着肮脏的社会砍了一刀。
回到法庭,赞恩真切地说:“希望他们别生了!”然而,他们的父母仍标榜着自己是爱孩子的,难道爱孩子就是把他生出来然后用来赚钱吗?难道爱孩子就是自己没房子住时,把11岁的女儿卖给房东吗?他们一个又一个地生,却一次又一次地用自私而怯弱的“爱”残忍地断送了孩子美好的童年。如此不负责任的大人,又有什么资格为人父母呢?
我怀着气愤,又想到了自己。
我生活在中国——一个自强、上进的大国。在这个和平的地区,人们都朝着美好的方向不断努力。在这里,“贫困”的字眼在逐渐消退,人人都能享有合法权益,脚下的土地也更加绿意盎然。我也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父母恩爱、上进,更是深爱着我和妹妹。我还生活在一个有爱的学校,老师们寓教于乐,关爱学生;同学们虚心求教,团结友爱,尽情享受知识的馈赠。
在认识赞恩之前,我不知道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竟有一个角落布满着灰色的沉郁。赞思用他小小的身体撞击了我的灵魂,感动之余,我还告诉自己——珍惜拥有。
当赞恩在思索何以为家时,我已经在家的温暖中成长为一个提笔写作的少年,我是幸运的,我是富有的,我需要做的是收集财富,然后投资——关于爱,它是不会亏本的!
【篇二:守望和平】
愿和平从我的笔墨里飞出,穿透那重重叠叠的黑暗照亮苍穹。
——题记
守望和平是妻子不尽的等待:“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带着‘蓝盔’回来见你和孩子”。为着这句约定,母子俩不知多少次捧着鲜花看着一架又一架的飞机起起落落。然而等来的却是你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你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你的嘴是张着的,仿佛在向全世界呼唤和平!此时我不禁想起那句刻在墓碑上蕴涵着亲人哀痛与悲伤的话语:对于世界,你不过是一名士兵;而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悲,悲,悲……这难道不是战争带给人类身心的创伤吗?
守望和平是镜头下令人心痛的画面。片片狼籍的城镇,满目苍痍的市郊,当镜头对着只有3、4岁的难民营的儿童时,她竟以为是一把枪,神情紧张的举起了双手,眼神里充满令人心痛的恐惧,稚嫩的小手紧攥,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量把死亡从自己身边赶走。本应在父母怀抱中撒娇的年龄,却毫无选择的独自面对战争。看那紧咬双唇,是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渴望。痛、痛、痛……再不停止战争,人类将会被无情的毁灭!
守望和平是毕加索画布上的蓝色调。当我站在普拉多美术馆壁画《格尔尼卡》前,我被残暴、痛苦、绝望、恐怖震撼。画里虽没有飞机、坦克、枪炮,只有木然屹立的公牛是妖怪、恶魔,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代表着无视人民疾苦的残暴政权和不屈服的人民。我的心被那浅青、浅灰黑色调中抗争的人民所感动。此时它已不在是简单的一幅画,它是文化与暴力的对抗啊!叹,叹,叹……无知的人类啊,何时你才能清醒!
守望和平,我愿人类铸剑为犁;守望和平,让我们与和平鸽共同享蓝天。
【篇三:《南京!南京!》观后感】
昨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萧山电影院看了《南京!南京!》。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心情格外悲伤和沉重。
电影讲了日本欺负我们中国的事情。
电影首先讲了日本军队用大炮轰炸南京城,然后攻入南京城门。日本军在一间大房子里发现了很多中国人,中国人都害怕得举起双手投降,一个小女孩看见大家都举起手,也跟着举起手来。日本军官看见这么多中国人,心里也很害怕,偷偷地叫一个士兵去外面找援兵。
援兵到来后,日本军队开始了对南京人的大屠杀。他们用机关枪扫射,用火烧,挖坑活埋,用水淹。很快,南京城里全是尸体,血流成河。看到这里,我的心情既难过,又气愤,真想把日本人一脚踢到天上去!
日本人闯入难民营,让他们交出一百个女人去做慰安妇,否则就要毁灭难民营。一个很漂亮的妓女首先举起了手,说:“我去!”接着,一个个女人举起手。她们为了很多人的生命,牺牲了自己。后来,这一百个女人只回来了五六个,其它的都被强奸而死。
日本军队当中,有一个有良知的人,他叫角川。他不跟日本兵一起杀人,而是偷偷地帮助中国人。最后,南京城里只剩下了两个人,大人叫老赵,小孩叫小豆子。他们本来被绑着,准备枪毙的,角川让他的士兵放了他俩,然后举起枪自杀了。
老赵和小豆子开心地摘下蒲公英,一起吹飞了蒲公英的种子。我想,这些种子到了明年春天,还会发芽、开花的!这说明:中国还有希望!
【篇四:这样的成长】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新闻:两名高中男生殴打一名老师。在媒体的采访中,还对着镜头嘶吼:“我是学生,你们能把我怎么样!”这样做真是愚昧无知,行为恶劣,这就是被《未成年人保护法》“溺爱”的初生牛犊!
有一位学生,成绩十分优异,可唯一的缺点就是总爱迟到。后来,他的父母送他去了英国,他仍然改不掉迟到的习惯。一次,他去一位华人老板开的餐厅工作,第一天就迟到了五分钟。结果不得而知:他被解雇了。他从来没有想过一次迟到带来的后果竟是丢了饭碗!这就是中国式教育“宠”出来的孩子。老师让学生罚站的次数屈指可数,因为迟到而体罚孩子更是微乎其微。正是在这种教育方法下成长的孩子,才不会把迟到等其他的坏习惯放在眼里,因为一个起初看来十分小的坏习惯而铸就无法回头的大错。
还有一起校园单车失窃案,事情的主角是某班的一个熊孩子。班主任叫来了犯错的孩子及孩子的家长,不料那位父亲却说:“我们家不缺钱,孩子只是一时贪玩,少说几句责备他的话,免得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一个孩子偷单车只是好玩吗?难道这是一个靠钱能解决的问题的吗?假如比尔·盖茨突发奇想去抢劫难民营,只能当做过家家般的儿戏吗?其实那个班主任只想说两句话:“孩子,除了家庭和校园外没有温室!社会上的狂风暴雨会毫不留情地摧残你的生命!”
这样“天真”的父亲还不止一个。一日,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去参加应酬。到了包房,正好开饭。他把孩子放在餐桌上,就笑盈盈地看着可爱的孩子。那孩子像转飞轮似的转着放菜的大托盘,见到什么好吃的就往嘴里塞,大人们根本动不了筷子。他的朋友问他:“你不管管你家孩子?”他这样回答:“现在的孩子要放飞天性,不要总拿老一套来约束孩子。”他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啊!孩子的天性可以保证孩子一生的幸福吗?如果孩子坐牢了,孩子可以依靠童真和天性出狱吗?回答是:不能!
这样的成长完全是无用功。这些大错都是源于一些小的坏习惯和父母的过分溺爱,或许一开始没有什么影响,可是长大后,日积月累,它要带你面临的是社会的无情和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