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贺兰山的作文

【篇一:风化的文明】

晴朗的上午,贺兰山。山上的岩石如千万匹奔腾的骏马被勒住了咽喉,只得悻悻地扬蹄,却止住了步伐。嶙峋的山石裸露着,在阳光下反着光,一如千年前泛着冷光的战士盔甲。

想起了西夏王和他的王朝。西夏并非一个番夷小国,在北宋的时代,它是足以与之并立的。犹是西夏的第一个皇帝——李元浩,以及他的父兄祖父,他们都骁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为自己和部落乃至国家争得一份荣誉。西夏的开国皇帝更开创了西夏独有的文明。他改变了原有的文字和服饰,请人撰写编造西夏文字……

我站在贺兰山巅,如一块久屹于此的岩石,遥遥望下,只见赤红或青的石,以及遍于山石间隙的黄土沙,轻轻一步,就带起些许的沙尘。千年前,是否也有一个人,这样俯瞰这座贺兰山?当他的白鸽从山腰飞起,他就指挥千军万马,歼灭敌人。所过之处,金戈铁马,硝烟四起。一场场战争过去,他依然屹立于此,俯瞰着他的王朝,他的子民。岳飞有言:“踏破贺兰山厥!”然而,南宋的军队却不曾踏足于此。西夏王也许觉得,贺兰山厥终不会被踏破。毕竟,这里是他毕生的心血。

我蹲下来轻抚岩石,感受岁月侵蚀的疤痕,石是粗糙的,并不如平日所见的磨光的玉石一类,让人心生敬意,有的还有未被岁月磨平的棱角。它们不知在这儿沉默了多久,经受了多久的风吹雨打日晒,也许几千年,也许几万人,乃至几亿年。远远的,可以看到一些岩画,痕迹已经被岁月冲淡,图画已模糊难辨。导游叹一口气:“这个岩画已经太久了,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只能看一眼是一眼。”太深太深的叹息,如一块沉石,在我心上印下了迹。

千年前,亦是有过这样的叹息,继北宋、大辽之后,成吉思汗灭掉了西夏王朝,灭掉了建立了西夏王朝的党向族。二十二年,党向族和西夏王朝坚守了二十二年,却终究败在了成吉思汗射大雕的弓箭之下。西夏王朝,终消失在了宁夏轻沙的吹拂下,消失在了沙湖荡漾的轻波下。而灿烂的西夏文化,也逐渐被历史的风尘掩埋。直到近代,一位外国的学者搜集走了所有的西夏文献,一如敦煌的文物,被人一箱箱运走,国人却无能为力。宁夏的风沙,渐渐的凄迷了,又凄迷了。

一切俱往矣,有多少人在追问如果西夏没有灭亡,如果文献被国人保存完好……只是,历史没有如果,而西夏的英雄,西夏的悲沧也只能随岩画旁日益模糊的西夏文字一样,渐渐模糊在历史的洪流中。

西夏,一如贺兰山的石,风化了。

【篇二:情迷石嘴山】

是那驼铃荡醒了晨曦,让你从金沙中一路走来;是那卢苇草摇曳了晚霞,让你在五十年的风雨中和着成长的节拍;是古长城荒凉了故垒残垣,让你峰烟散尽边墙在。

依然记得儿时的黄昏,曾是落日给贺兰山那深情的一吻,让我迷上了你的山,那是一种没有理由的眷恋,也不会忘记年少青涩时,曾是晚霞给黄河水那热烈的一拥,让我迷上了你的水,那是年少的梦里曾经呼唤了一千次一万次要追随和朝拜的方向。

山,曾经你是静谧的依偎在汪洋一片的襁褓里,但天生不安分的你,注定要有一次伟大的崛起。终于,你横跨天地之间,更令人叹服的是,在石嘴山经历了五十年的沧桑巨变之后,你仍旧是那么的千姿百态、风华正茂。

“太阳为峰雪为瀑,万里西来一方玉”你有春燕而不娇的圣洁。“雪消堤涨三分水,云敛风清数点山”你有夏耀而不闪的成熟。“遥想登临一眺处,心胸眼界一齐宽”你有秋凉而不寒的洒脱“万点峰来万点雪,千山化作一枝梅”你有冬寒而不酷的多情——你饱含了司机的骚韵。

听惯了秦王朝统一的号角齐鸣,听惯了汉武帝巩固边疆的铁蹄嘀嗒——而今,你人在不倦的望着。

你听——是一个铿锵的五十年,没有刀剑相击、铁蹄嘀嗒,却多了驼铃叮当、钢铁铮然。

你望——是一个华彩的五十年,如烟烽火、葡萄洒艳,却多了星海梦幻、森林绿染。

与贺兰山遥遥相望的是那黄河水。我曾亲临过你的水,觉得这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力量,更是那一种真诚不渝的守候。就像鱼儿热恋这大海一样,你热恋着石嘴山——你们紧紧相依!

与石嘴山同在,你感受了大浪淘沙勇士多,你是黄土高原上的群英,携石嘴山之手五十载。五十载的苍山如海、夕阳如血,五十载的沧桑巨变,潮起潮落。你对石嘴山的不离不弃,仿佛是对你爱的人真情永不渝。你的依恋变成了信念,这份信念,正孕育这石嘴山人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五十年唤起的辉煌崛起!这份信念,也必将承载着全市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望奔向幸福的远方。

巍巍贺兰山,悠悠黄河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石嘴山人是艰苦奋斗的人,看那夕阳下的星海之波,看那透绿的森林公园,石嘴山人是追求幸福的人,看那一缕缕火花的朝阳,正兆示着美好明天的希望。

在那黎明的早上我看到湖水如海、柔纱似绸、水天一色。那“雾海云天作黛,月色空明水亦悠”的感觉使我又不禁心神荡漾。如痴如醉……。

山之灵,水之秀,让我如着迷一般在你山水之间徜徉,享受着那份许久的迷恋……。

情迷石嘴山。

【篇三:游阿拉善】

伴着汽车的轰鸣声,我又来到这被誉为“苍天圣地”的阿拉善。走出车站,二姨在哪儿已等待许久,坐上车,望着路两旁似曾相识的树木,忽觉自己对这地方已然陌生了,闭上眼,打算着小憩一阵儿,但往事却又浮现于眼前……

数十年前,二姨毅然决然的嫁去那沙漠中的城市。毕竟是先斩后奏的,家人的挽留也无济于事,只是徒劳罢了。而那时的我并不懂太多,只知道最疼我的二姨再不能轻易得见了。每每思念她却不得见的时候,总会大哭大闹。就这样,一段童年在对二姨的思念中度过……

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成熟了些,对这事儿也不那么固执了,只等自己有空,去那儿陪二姨待上几天,便觉是极好的。

这地方我是曾经来过的,那次是由家人陪着,也是坐这班大巴而来。只不过那次来,心里只权当旅游罢了,而这次,是为了亲人而来,为了那浓于水的亲情而来。

眼一睁开,目的地就到了。回到家已是傍晚。照例是到了吃饭的时间的,但知为什么不觉得饿,只吃几口便放下筷子,趁着暮色,向丁香公园踱去。走着走着,太阳的最后一丝光也潜于地平线之下了。而在这由暗转黑的一瞬,路两排的路灯亮了起来。时间刚刚好,所有建筑物的等也亮了起来。

丁香公园是在最高处的,站在公园之上,整个阿拉善都在你的眼底。建筑物的灯是暗黄色的,夜幕之下,阿拉善氤氲在一片暖黄之中,路上的行人也稀稀落落,不由得心生庄严肃穆之感。而心,也在此刻放空,整个人都沉浸在这夜景之中。夜的阿拉善,用光与影来衬托出她的宏与大。

而在丁香公园的另一边,就是贺兰山脉了——丁香公园是在贺兰山脚西的一方静地。夜幕中的贺兰山,依然有挡不住的巍峨之感,站在丁香公园望向贺兰山,只依稀见得几点零星的光——这是陪了二姨十年的光。

既到阿拉善,贺兰山岂有不去之理?不过晚上不去罢了,我是次日下午去的。

贺兰山下,有一片草原,不用说也知道,是叫做“贺兰草原”了。那天下午有风,而且吹的你几近站不稳——草原的风一贯如此。风吹着敖包上的旗,悠扬的声音从耳畔传来,又奔向草原那边去了。二姨说她很喜欢这片草原,阿拉善虽不大,但也少不了城市固有的嘈杂与喧嚣,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暂得宁静的地方。

不知怎么地,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一幅画——一位身形娇小,十分消瘦的女子。一个人现在无垠的草原上望着远方。那女子是背对着我的,她脸上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呢?平静?微笑?还是有浓浓乡愁化作两行清泪滑下?我是不得而知的。但我很确定,那个孤独的背影,一定是来自她……

相聚总是短暂的,我也该启程回家,回家途中,望向窗外,刚刚好又走到那片草原旁边。我仿佛又看到那位女子,而她,正在慢慢转过身来……

别了,阿拉善;再见,亲人!

【篇四:家乡银川】

我的家乡是一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北地区。这里有雄伟的贺兰山,有汹涌的黄河,有美丽的沙湖,还有热情好客的家乡人,这里就是——美丽的银川。

她被称为“塞上湖城”、“宜居城市”,经过一代代人的辛勤建设,她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讨人喜欢了。

银川虽不是大城市,但你可别小看她,她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雄伟的贺兰山挺立在家乡的西边,在市中心都能看到他伟岸的身影。

夏天,贺兰山上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就像是穿上了浓绿的大衣,树林子里可凉快了,人们都喜欢去游玩避暑。

冬天,贺兰山就发挥了他天然屏障的作用,挡住了寒流,还给我们贡献出了“贺兰晴雪”的美景,我们的滑雪、爬山、观赏等,很多项目都是从贺兰山脚下开始的。

汹涌的黄河在美丽银川的东边。

她从城边流过,给我们带来了充足的水源,所以银川才有了“塞上湖城”的美誉,才有了“宜居城市”的称号。

经过这几年的生态建设,黄河两岸有了滨河大道,有了大面积的树林、果园。夏天,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去黄河边野炊、烧烤和游玩,很是惬意。

银川不止有贺兰山和黄河,她还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更是吃货们向往的美食天堂。

这里有着闻名全国的手抓羊肉;有着甘甜醇香的八宝茶;有着养颜保健的枸杞酒;还有那醉香诱人的羊杂碎……好吃的太多了,说的我都快流口水了。

在银川,其中最美最舒坦的吃货场景大概就是大口地吃着手抓羊肉,美滋滋地品着八宝茶了,这时你会觉得,放开肚皮吃都感觉不过瘾。

在这里,还有口感酸爽的凉皮,同心凉皮、大武口凉皮,已然是一道人文美食景观了。

当你们想吃宁夏美食的时候,不妨踏上火车或者坐上飞机,来我的家乡做客,家乡人民会非常欢迎你们。这也是家乡最美的地方——家乡人最美。

银川人民纯朴、热情、奋进,加上自然的美景,很多人和你们一样,都被吸引到这里来旅游观光,也有更多的人喜欢这里,来这里定居生活。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热爱她,我祝福着她。

我也在努力学习,不断前行,渴望尽早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让她变得更美好。(公众号:虎老师语文)

【篇五:西夏王陵游记】

口中念着“踏破贺兰山缺”,远望连绵不绝的贺兰山,我站在西夏王陵的门前。

这大门很壮观,两座红色的高高的祭天台各立左右,台上有歇山尖顶的亭子,亭上有石头做的祭天柱,亭面上还铺着青黛色的烧制瓦片,亭檐四边还镶嵌着深绿色的琉璃兽头瓦。

“叽叽、叽叽、喳喳、喳喳。”

我望向亭檐上,“哇,有燕雀在筑巢!”

我看着,突然,几只麻雀腾挪跳跃,时而在空中嬉戏,时而在檐边落脚,时而发出动人的歌声,一派生机。

这俩祭台前各有一尊威武的石狮,张老师说:“这是汉白玉做的守陵石狮。”这石狮张开大嘴露出又长又尖的牙齿,好似正在怒吼。

这时四个金色大字吸引了我,张老师向我们讲解:“这四个字从右往左读作:大白高国。这是西夏文字,它是汉字的裂变体,与汉字在语种上或有亲族关系。”

我们进入了大门,看完了关于西夏的武器、生活器物、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西夏宗教的历史博物馆,便走上了绿荫笼罩的小道。

我们来到三号王陵的鱼脊封土。这道路两边是荒地,杂草丛生。眼看贺兰山就在我们的眼前了,错落的山峰有矮的有高的此起彼伏,延绵到天边。

走在我前面的邓天乐,突然轻声轻脚地走起来,只见他快速地把手一伸,“哦,原来是一只大蚂蚱!”

“让我抓抓看!”我迅速地伸出手抓住了蚂蚱,蚂蚱那带有小锯齿的腿划了我一下。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走到了“金字塔”前,它的正前方有个大坑。

王语端兴奋地对我说:“我们可以下去吗?”

“那边有一个小道,我们可以走下去!”我激动地说。

“那我们赶快吧!”王语端一边说,前脚已经往下迈了出去。

坡太斜,王语端蹲着,慢慢往下滑,双手扶在左右。她走了一段,我看没什么危险,也大胆地跑了下去,还差点刹不住车!

站在大坑里,我向上望。这大大的塔陵,从下往上看,活像一座金字塔。

王语端说:我们穿过灌木丛到上面去吧。”

“嗯,好,穿过去!”她打头,我随后。

“啊呀!”我们俩都叫了起来,原来那些矮矮的灌木都是带刺的!我俩尖叫着逃之夭夭了!

游西夏王陵,我的收获很大,我了解了一种新的文字、文化,感受到了西夏王陵的荒凉和神秘。

热门推荐
1走进
2生命是平等的议论文
3请相信执着的力量
4帮老爸戒烟
5拔河比赛感受
6我想停停
7捍卫尊严
8我的梦幻世界
9校园春色
10我深爱的灯树
11
12七年级感动作文
13秋叶
14感恩在成长路上
15这,不是一切
16拜年趣事
17茶中品生活
18三十年后重回母校
19小袋鼠的隐身衣
20人民币的自述
21想起了你
22舌尖上的美味
23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24运动会上的加油声
25我想对您说
26这件事真让我难忘
27听那绿色盛开的声音
28我最敬佩的人
29花开绽放
3070周年国庆阅兵观后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