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乞巧节的作文

【篇一:我爱端午节】

我们的民俗文化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除夕之夜、正月初一过大年、二月二的龙抬头、四月五日是清明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腊月初八的腊八节……

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这一天,妈妈一定会把一个装了各种药材的香囊挂在我的衣服上,而且还要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缠上一条有五种颜色的细绳,这种绳子有个好听的名字——索子。顾名思义,就是把孩子锁住,保护孩子。要说最有意思的事情,那得是我们小孩最爱干的,就是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解开“索子”,让它顺着水流的方向漂去,表示自己顺顺溜溜。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上悬挂艾叶条。

挂香囊、系索子、别艾叶,都是为了老祖宗留下的一个风俗——驱五毒。五毒就是五种动物: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

当然,谁也不能忘了那件最美的事——吃粽子。散发清香味的粽子叶包着香甜的糯米,再加上香软的红枣,如果再蘸上点白糖,那简直就是让人垂涎三尺的人间美味呀!

我最喜欢端午节。因为除了有好玩的、好吃的,还有我的BirthdayCake!

我爱端午节!

【篇二:乞巧节趣闻】

“迢迢河汉女,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每当想起乞巧节,我便情不自禁吟起这首诗。

说起乞巧节,趣闻可多了。女孩们要贡献瓜果,要祭拜织女神,还要比赛穿针引线……在我们闽南这地方,乞巧节就更有特色了。我们这里的人家家户户都要做“圣米饭”,因为据说圣米饭是织女在人间最喜欢吃的甜点哦!

说到做圣米饭,其实也不算太难。首先把洗净的糯米放进蒸锅里,加点水开始蒸;大约二十分钟后,再适当放进一些白糖或者红糖,记得顺便放进几片橘子皮哦。然后再蒸三五分钟,一锅又香又甜的圣米饭就做成了。听奶奶说,吃了祭拜过织女神的圣米饭,小孩会越来越聪明,男人会越来越有智慧,女人会越来越漂亮的。怪不得我们勤劳聪明的闽南人在乞巧节这天,人人爱吃圣米饭!

我有一个堂婶婶,她的娘家在陕西。听她说:他们那里待嫁的姑娘,要在乞巧节前种上豆芽和青葱,而后在乞巧节这天,姑娘们会精心挑选,摘下一棵自己中意的豆芽或是青葱,洗干净后,放进刚从河里舀来的清水中。若是水中的投影尖尖细细的,说明织女神赐予你一双灵巧的手,也赐予你一桩幸福美满的姻缘;若是水中投影又粗又短,就说明姑娘乞巧失败了。而这个姑娘只好继续虚心钻研穿针引线,继续到处拜师学艺,争取来年的乞巧节能够乞巧成功,以让自己有一双巧手,一桩好姻缘。

在乞巧节这天,一肚子“墨水”的奶奶又给我讲了一个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让我知道了牛郎织女曾经在人间做过夫妻,还生了一对可爱的儿女,后来由于王母娘娘的阻碍,才使得牛郎织女各分东西。不过,为了缓解女儿的相思之苦,王母娘娘最终还是让他们一家四口在农历七月七日这天相聚。所以每年的七月七日,我们总会看到喜鹊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为牛郎和织女搭建鹊桥……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做断肠仙……”牛郎织女美丽的爱情传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成了我们小孩子心目中最美的童话故事。我喜欢乞巧节这个节日。

【篇三:包粽子大赛】

有人喜欢春节,有人喜欢中秋节,有人喜欢乞巧节,但我最喜欢端午节,今天我们辅导班就举行了一次包粽子大赛。

刚到教室,眼前一亮,哇!包粽子的材料可真多啊!有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青青的粽叶,看得我眼花缭乱。

包粽子前,老师先让我们洗了洗手,坐到自己的位子上,看老师的示范,我默记记着包粽子的步骤,先把一两片叶卷成一个喇叭形,再放入少许糯米和枣,然后放入少许的糯米,最后把包住用绳子捆好,我心想,包粽子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粽叶,要大显身手一番,可是包粽子好像没有那么顺利,喇叭型的粽叶似乎容纳不下一小勺的糯米,直接往外直流,黏黏的糯米粘的哪都是,甩也甩不开,将就着将它裹起来,捆好,一看它就像个圣诞老人。我非常失望,但是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说过的话,失败是成功之母,最后我还是决定坚持下去,虽然还是失败。但是我没有放弃,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包好了一个完美的粽子。

端午节可真有趣,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

热门推荐
1我的化学老师
2找准自己的位置
3给自己一个依靠
4沉醉在那个母爱细节中
5黑夜的话
6难忘的一件事
7重阳节敬老
8心爱
9有你,真的很幸福
10美丽的韶关
11
12老人与海读后感
13心中的那一道阳光
14海边露营
15我心中的北国
16身边有湿地的幸福
17我爱夏季作文初中
18校园的秋天
19一次考试的感悟
20春游岳麓山
21第一次学西红柿炒鸡蛋
22听不厌的啰嗦
23人生的停顿
24鼓励之花绽放
25寻找最美的春天
26考试成绩出来了
27依然爱你
28遇见
29不要忘记自己是朵花
30这就是我的张老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