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函谷的作文

【篇一:时间沉淀味蕾】

我们所经历的种种都依赖于时间的清纯微煮,精心熬制出唤醒味蕾的佳肴,在归于平和的沉淀中历久弥香。

“生命一次次地轻薄过,轻狂而不知倦,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泰戈尔的这首诗像是内外力注入了生命重归宁静的感叹,岁月静美的文字间竟嗅出了心灵历炼的香气。不错,这位文豪的心与灵魂是用时间沉淀出来的。一个人要是日日行色匆匆,把一碗面少有咀嚼地落肚,只是为了饱腹感,而当他终有一天,用一种平和的心态享受一碗素面,舌尖便会有了化学过程,以一种朴素而特殊的方式静静绽放于味蕾。这得归功于时间。

物质中的欢愉如此,精神上的也是如此。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缔造出创造天堂的力量。我们得用努力拼搏为食材,用时间沉淀,自然会收获“蓦然回首,生命微笑”的淡然,看过庄周梦蝶的翩跹,跨过老子骑青牛的函谷宁静,走过孔子脚下的不逝的不流之水,恍然大悟,这种大美在千年前早被古人摸透,又用历史的轨迹辅之以时间的静推,才有了这些名家,这点感悟。

换之于我们国家而言,百姓赋予更多的是一种期盼,国力昌盛,文化繁荣,百姓富足的期盼,但它往往会成为一种妄想,不明事理的人总是以一种讥讽的口气较之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总是会有这么一群人在虚无的网络世界中谈头论足。我想,我们需要给这个国家必须的时间,在沉淀中会熬成我们所期盼的那样,这样,生活的味蕾造福你我。时间会用一支如椽大笔谱写着未来生活的理想状态。

几盏雌雄烈酒中,屈原大夫找寻到汨罗的枯寂与己相同;在刀光剑影中,几座城池又夷为平地;在撒哈拉的夜晚,在爱人的手中探索最亮的星星。时间成就了它们,然而,它们也成就了他们。

所以,多给自己时间吧,在沉淀中绽放本该有却被我们所遗忘的味蕾,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不论国家还是自己。

在时间给我们的尽头,它会让味蕾沉淀,让生命不凋不败,妖冶如火,还给我们生命的本色。

【篇二:我的冬令营】

在寒假期间,爸爸给我报了这个冬令营。之所以给我报这个冬令营,是因为我在家就是在看电视和玩游戏,不让我再当闲人。

冬令营的第一天看了一部电影《宝莲灯》,而最后一天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莲花灯,原先不是去那里做灯笼的,是因为下雪的缘故所以改变了路线。

我们九点在函谷大酒店门口集合,目的地是苏老师家。出发了,我们到拐进小路里去,我们就排成一路纵队开始走。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之后,我们就进了苏老师的家。

进了人家家门,就应该拜师,经过乔老师的一番介绍,我们就开始做灯笼了。首先我们得先做好骨架,由于我的手太笨了,所以骨架都是我和张老师合作做出来的。做好了骨架就该给它拿糨糊黏上外面的纸,还是因为手太笨了所以黏的丑的,但是还算有收获。做完了灯笼,我就把手洗了一下,真是太冰了,都已经冰的红了。

在门口合了一张影之后,就去了李家羊肉馆去吃羊肉汤,吃完了之后就说说笑笑的回到了集合点,到了这里就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而我的灯笼却不知去向。

我爱这次冬令营,你们呢?

【篇三:摘杏】

今天是周末,大约8点钟我才起床,在家把作业写完了,然后去吃饭了。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问我回不回老家阳平,我说不去,我要把游学的作文写出来。妈妈走的时候告诉我,一定要写作文,然后我就一直说:“知道了,知道了。”

中途我写作业的时候我的舅妈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摘杏,我一口就答应了,给我爸爸打电话,谁知道爸爸却一直不接?后来我穿好衣服就下楼了,跟着去他们家,收拾完东西就出发了。

出发的过程中,我们在函谷大酒店那儿,等了三个人,一同乘车前去西闫乡摘杏。我们在车里有说有笑,非常的开心,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摘杏的地方。

我们一到那里,满眼都是杏树,红的,黄的挂满了枝头,看到这,我非常的兴奋,我第一个冲向前爬上树去摘杏,其他人看见了也冲向前爬上树去摘杏,后来我在树上摘的杏实在太多了,都拿不下了,于是我就叫舅妈拿个纸箱子过来,我‘把杏一个一个的放到纸箱里,这棵树上的杏基本上已经被我摘完了,于是我就换了第二颗,就这样我一直换到了第四棵。我气喘吁吁的在那棵树下休息着,忽然一只蜘蛛爬到我身上来,我大叫着,同时掉下来好几个杏,砸在我的脑袋上,于是我就不敢再叫了,我当时心里就在想,难道我会魔法吗?后来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棒棒哥哥在树上摇杏。

……

后来我就去跟棒棒哥哥在一旁玩起了沙子,他堆一座碉堡,我堆一座碉堡,我们俩玩的非常开心。玩着,玩着,大人们就喊我去吃饭。

我在饭店的时候吃有鱼香肉丝,米饭,还有鱼汤,一盘卤肉,一盘饺子。

吃完饭,我们就回家了,到家下车的时候舅妈让我提一箱杏回家。回到家,看到地上的一箱子杏我心里在想,原来老师说的是对的,只有勤奋和劳动才能换来最好的结果!

【篇四:秋风起函谷,书籍动山河】

日子淡了又淡,天空高了又高,秋天来了。伴随着朗朗书声,秋日的大学校园是如此的清爽。夏日的燥热褪去,凉凉的河水延绵千里,给收获的泥土一番长长的宁静,秋日也给莘莘学子提供了舒适的读书环境。青春正当读书时,在凉爽的秋风中,大学为我们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捧一本好书,与白云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丝竹清音。梁实秋曾说过:“最简便的修养方法,还是读书。”书读得多了,就会高屋建瓴,提升自己的眼界,不至在纷乱的世界里迷失,对自己的行为有清醒的认识,提升自身的道德与素质。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提升我们自身修养的途径。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读书不仅能提升自身的修养,更有助于我们实现梦想。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在滕王阁里,年轻的王勃洋洋洒洒的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文章,用自己的文采征服天下。宋濂寒冬抄书以观,驱百里以求读书,最终学有所成,官至翰林学士,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匡衡借他人之光,读自家之书,完成了求学的理想。范仲淹南都学舍读书不舍昼夜,五年未曾宽衣休息,成名后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做出了很大努力。古人因读书而实现梦想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难道不该以史为鉴,发奋读书吗?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天。读书如此,梦想亦如此。

一本好书,就像受赞美的春天。书中有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恣意,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向,也有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的情怀,而重要的是,读书可以强国。读书,带给人们文化。读书,可以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升华一国民众的灵魂,可以让一个民族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力量。读《出师表》感悟诸葛亮的忠,读《陈情表》体会李密的孝,无不是给人潜移默化的教导,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文化强国的路上,读书不仅是个人的行为,更应该上升到社会的层面。当一个国家的民众洋溢着清新的书卷气,这个国家才会历久弥新、朝气蓬勃,激发出不可遏抑的创造活力。

年少时周总理表达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当时的中国还处在积贫积弱之中,凭借着许多像周总理一样志存高远的领袖,带领着国家走向复兴。随着国家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已然腾飞,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口号不会过时,反而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更有时代意义。

余秋雨先生道:“山河间的实际步履,使一切伟业变成寻常风景,也使我们变得轻松。人类本应该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间。”书籍中的山河需要我们去探索,更大的世界等待我们去探寻。凡心所向,素履以往,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时代建设构建桥梁,更为重要的是志存高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热门推荐
1文明是举手投足间
2秋游
3最吸引我的大自然
4吞牙齿
5家乡的桃花
6春天来到了我家
7幸福的颜色
8第一次扎染
9美丽的樱花
10一件感人的事
11读《西游记》有感
12那一刻,我很感动
13那件事真让我开心
14夏天来了
15美丽的校园
16疯狂购物
17“美美”我想对你说
18国庆趣事作文
19新编龟兔赛跑四年级作文
20一道风景
21与“路”一起走过的日子
22研学之旅
23我的大水枪
24抓住创新的机会
25老师,其实吧,我也没有那么恨你
26你的名字叫微笑
27听爷爷讲家风
28回来,就好
29秋天的田野
30描写归宿的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