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袁崇焕的作文

【篇一: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记忆就是历史,记忆就是灵魂,记忆就是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题记

思想如同野草缠绕,记忆也如同野草,尽情蔓延,孤独荣衰。趋着火光冲天的喧嚣还未开始,趁着时空的流失正在稀疏,趁着大地尚有残余的正气,在这个瞬间,走进历史,走进灵魂,寻觅感动。

燕赵多侠士,自古多悲歌。

聂政就是这样一个刺客,他不及荆柯悲壮豪迈,不及豫让惊心动魄。但他比豫让深沉,比荆柯多情。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当时刺客最响亮的口号,聂政遇到严仲子,受到意外的尊重与礼遇,引为知己,接受了严仲子的委托。

他仗剑冲上台阶,纵横厮杀,挡者披靡,击杀数十人,终力尽而死,怕姐姐受牵连,毁容弃名。

这样的历史散发着异样的美,让我泪流满面。

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的国耻日不是“九一八”而是袁崇焕罹难。活着被人生吃了肉的袁崇焕,被那些自己殚精竭力一心保护的人食尽的袁崇焕,彼时彼刻,不知道他的道德体系是否已经崩溃?袁督师的遭遇如是,张自忠将军亦如是。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沦陷,将军所受之非议,令人实难想象。路人皆骂其为“华北特号汉奸”,报纸亦以“张逆自忠”称之,其妻领几个子女将他堵在门外,令孩子们唾自己的父亲。时逢天降大雨,将军脸上的雨泪纵横,终一言未发转身离去。

后来,将军写下最后两封书信“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随后亲自率部渡河抗敌,最后大胜,一代名将也壮烈殉国。草木含悲,风云变色,天地无语,万众共泣。

千秋功过任人评。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沉淀下来的,是将军的满腔热血,爱国壮志。

回忆着他们的事迹,我激动,又怅然若失,我喜欢阅读史书,一页一页,像看见中华文明诞生之初,最高洁的精神便已蕴含其中,一经现世,其美举世震撼。那种力量,清冽、洁净,使人神勇,足以让人泪流满面。

【篇二:参观袁崇焕纪念园】

今天下午,我、爸爸、阿姨、外婆一起坐妈妈的车去袁崇焕纪念园参观,因为我听说袁崇焕是个英雄,所以想去看一看。

我们一走进这公园,就看见两排有些石像,全是袁崇焕的手下,我只记得其中一个叫朱梅,而在公园的最高处就是袁崇焕的雕像。

我们走进一条小路,一出来就看见一个池塘。池塘前面就有一棵许愿树,许愿树上挂着很多红带子,上面都有一句祝愿的话。我也赶紧双手合十,默默地许了一个愿望。爸爸好奇地问:“你许了什么愿望?”我故作神秘地说:“秘密。”

我们又走进一条有很多红色柱子的长廊,一出来看见有两条路:一条是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一条则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柳堤。因为我喜欢柳树,所以我们选了长长的柳堤。夕阳西下,杨柳依依,我分别跟外婆、妈妈合影了呢。

逛了一圈,我们参观了点将台、故居、佘家小院、钟亭、饯别亭、衣冠冢、仿古长廊、司马庙、虾庙、水南书院、济公庙、五忠祠、三宝寺……

我想知道袁崇焕为什么死去,就问:“妈妈,袁崇焕为什么死?”妈妈说:“因为崇祯皇帝被坏人骗了,杀死了袁将军等人,崇祯皇帝后悔也来不及了,因为没多久那个皇帝也死了。”“那坏人为什么叫皇帝去杀死袁崇焕呢?”“因为坏人恨袁崇焕。”“那坏人为什么叫皇帝杀死袁崇焕,而不亲手杀呢?”我非常奇怪。“因为坏人不够能力。”妈妈说。我今天知道袁崇焕是个真正的英雄,只可惜被听信坏人的皇帝给杀了。

回来的路上,我悄悄地告诉爸爸:“我的愿望是好人一生平安!”

【篇三: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套大书,也是一个瑰丽的传奇。多少豪情壮志相见其中,多少生死离愁湮于其中。布帛菽粟,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古人原无异于今人。无数英雄灿若星辰,无论你是奸雄还是英雄,或者是枭雄,不管是武功盖世,还是谋略过人,又或是文武双全,都在大明史上画上灿烂的一笔。

今惜,大明276年历史,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已经成了百年往事。然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长河中,那个时代的兵戈铁马铿锵在耳,刘基应天决断的吼声在耳,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笑声在耳……

今朝,我们沉浸于纸乱金迷之中,岁月如斯,在历史的沉淀里,该如何笃定最初的信念?在曾经的青山脚下,夕阳红似火的情景却大相径庭了。

Side。1朱元璋

大明王朝的一切事情都由1328年的晚上开始,这一年,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出生年。待他17岁的时候,元朝像一只苟延残喘的骆驼,等待着它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上天打算抛弃元,还为它写好了墓志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天灾人祸使十七岁的朱元璋,眼睁睁地看着父母兄弟一个个饿死,霸道的地主却连一块安葬他父母的地都不给。他不明白,自己的父母在土地上干了一辈子的活,为什么连入土为安都做不到?地主什么都不干却衣食无忧,为什么?

在绝望中,他稚嫩的心灵逐渐开始冰冷,他明白,这世上没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复仇的火焰开始在他心中燃烧,痛失亲人的悲苦,促使他从脆弱转向坚强。他开始武装自己,从一个只能无助地看着父母死去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战士。1352年,他因“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去投军参加造反。

唐朝的黄巢落榜后,在长安城门前作《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数年后,他带着十万大军打进长安。

而朱元璋在濠州城门前亦作《菊花诗》:“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几年后,他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为一统天下铲除了最大的敌人。之后又在平江以8个月时间消灭了张士诚,做到了“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最后消灭元朝“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思敏。”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他纵马奔驰,锦绣山川在他身后,江河大地被他踩在脚下。

做人如此,此生足矣,足矣!

Side。2杨继盛

杨继盛,嘉靖年间的一个芝麻大的小官,无权无势,却向当时位高权重的严嵩发起弹劾:“臣孤直罪臣杨继盛,请以嵩十大罪为陛下陈之!”虽然当时弹劾严嵩的人也很多,但弹完之后该干嘛还是去干嘛。而杨继盛与他们不同,大明官员数不胜数,唯一敢与权倾天下的严嵩玩命的,就只有他和徐阶了。

杨继盛上死劾弹章没几天,他就被捕入狱了,狱中的他受尽严刑拷打,仍不屈服。因为他就是奔着死来的,他不受严嵩的收买,不听朋友的劝告,明知毫无胜算的希望,却依然押上自己的一切,以死罪弹劾严嵩,因为他的目的很明确——以死报国。

杨继盛在狱中被打断腿后,曾向一位看守索要一盏油灯,之后这位看守便见到了让他永生难忘的一幕:杨继盛拿着一块碗的碎片,刮自己腿上的烂肉。看守呆了,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人没有锋利的手术刀,没有咬嘴的毛巾,没有麻药,只凭一块并不锋利的碎片做手术……

后来的杨继盛枉死狱中,也为徐阶争得了时间,让严嵩露出了破绽,最后得以发动致命一击。他虽然只是个芝麻大的官,却在史书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到极致。他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他明明知道不能成功,明明知道必死无疑,却依然慷慨而行。在一些人眼里,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在西方人眼中,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但是在中国的古老哲学中,这行为有一个恰如其当的名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相信,这正是中华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这个伟大民族的魅力所在。

Side。3孙承宗

“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这句话,来自一个人的传记,它的大致意思是:以此人的才能,恢复失去的江山,未必容易,但是如果信任他,将权利交给他,稳定固守现有的国土,是可以的。这是一个无上的评价。因为这句话出自《明史》,说这话的,是清代史官。它隐含的意思是:如果这个人没死,大清是无法取得天下的。捧着清朝的饭碗说这话,是要掉脑袋的,但是他们不仅说了,还写了下来,而且没有一个人因此被送上刑场。因为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清朝人无法否认。

这个人叫孙承宗,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努尔哈赤父子的克星,京城的守护者,举世无双,独一无二。在获得上述头衔之前,他不过是一个16年没考上举人的落魄秀才。

他在1604年的时候,42岁,又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他的目标,是科举。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决定放弃自己舒适的教师生活,他决定以身许国。于是在几十年吊儿郎当的生活后,他打算认真考一次。

这一认真,他就考了第二,全国第二。换句话说,他是榜眼。11年后,他成了太子的老师,并教起了朱由校(天启皇帝)。之后在王在晋的错误里,他发现了一个人才——袁崇焕。孙承宗在宁远,把筑城的重任交给袁崇焕,自己还开发了一项军事策略——以辽人守辽土,辽东人民的仇恨会成为战胜敌人的主力。这也是后来关宁铁骑无敌于天下骑兵的基础。之后和袁崇焕一起修筑了宁锦防线,令努尔哈赤父子两人头疼了很久。

心血、才华、战略、人才,这位举世无双的天才,奉献了自己所有的一切。他终究把报国誓言,进行到了人生最后一刻。

小县城高阳失陷之前,城内没有守军,没有粮草,孙承宗带着全家二十多口人,上城墙坚守,城中数千百姓在其感召之下,无一人逃亡,积极迎敌。几天后,高阳失守,孙承宗被俘。清军给了他自尽的权利。孙承宗接受了敌人的敬意,向北方叩头,然后,自尽而死。

有些人说他死心眼,但是,这就是气节。《中庸》有云:“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无论这个世界多么混乱,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钦佩这样的人。

尾声

《明朝那些事儿》讲了很多东西,王朝兴衰、王权富贵、风雨变幻……但都是过去,几百年的历史,在书上不过是一张纸的距离。朱元璋前一页还在草地上看夕阳,下一页就驾崩了。百年皇图大业,过眼云烟耳!看看明朝,现在已经成了地上的一缕黄土。有些人说,时间可以磨灭一切,我认为不然,500年过去了,时间确实可以磨灭太多,但真正可贵的品质仍然留在世界上。凡事离不开命运,但是我们要做的,不是向命运低头。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道德、以及底线,不枉活于这世间。像书里的话: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读明史,即怀古,又见朝。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热门推荐
1学钢琴的话题作文
2优秀寒假的作文
3生活的作文
4寒假开学第一天作文
5写给男朋友的一封信异地恋
6考试的作文
7读书的议论文
8暑假安全伴我行作文
9高校开学第一课校长讲话稿
10学会面对作文
11杨梅
12记事的作文
13暑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
14有意义的寒假生活作文
15植树节作文
16暑假趣事作文
17劳动节的作文
18中考满分作文
19我的游记作文
20水立方嬉水乐园游玩
21如果的作文
22介绍沙漏的作文
23杨梅
24云台山游记作文
25生活中的小确幸作文
26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
27未来的世界想象作文
28丢的作文
29劳动节作文
30新学期新气象新目标演讲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