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茅盾先生的作文

【篇一:乌镇之旅】

暑假里,妈妈带我来到了美丽的江南水乡乌镇,从上海出发开车2个小时就到了,我们先到了酒店入住,放下身上的一些物品,在酒店里查阅了一下乌镇的地图,了解到乌镇分为东栅和西栅两个景点,酒店的服务员建议我们先从东栅开始游玩,晚上再去西栅看夜景,准备就绪,我们轻装上阵出发了。

东栅分别有一条商业街和一条景区街,我们先逛了商业街,那里有许多的小吃和商店,我们经过了一家卖平衡木蜻蜓的商店,我看见了一个用竹子做成的小蜻蜓,它的头尖尖的,架在立装上,我把它拿起来,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轻轻地放到我的食指尖上,竹蜻蜓居然不会掉下来,还跟着风动轻盈地舞动起来,好神奇啊!妈妈说,这是因为工匠师傅把蜻蜓的两个翅膀做到了平衡,才能有这样的效果。我心想:师傅叔叔的手太巧了,真佩服。我太喜欢这个蜻蜓了,所以就和妈妈商量,买了下来留作纪念,妈妈愉快地答应了。我们在东栅很有人气的小饭店吃了当地特色的菜肴,然后回到酒店,避开了中午最热的时间,打算凉爽一点再出发去下一个景点西栅。

太阳西下,我们又出发了,来到了乌镇的西栅,在这段景点中,我认识了两位著名的艺术家。首先,是茅盾先生的故居。茅盾先生原名沈德鸿,他生于浙江乌镇,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我走进他的故居时,发现他家的房子好大呀!让我感觉非常惊讶的是茅盾先生的家里居然有上课的教室,茅盾先生在家里上学吗?于是我仔细看了一下房子的简介,原来茅盾先生家里原先非常富有,可以请老师来家里教学,所以那时他们家自己的私塾,在他年少的时候,他在自家的书房里看了一百本的书籍,天啊,太厉害了。参观完茅盾先生的故居,我感叹先生真是一位非常勤奋的文学家,他在抗日期间,发表了很多文学作品,为了保护自己他曾换过几十个笔名,我十分敬佩他。

乌镇大剧院坐落在西栅景区里,整个大剧院远远望去,像极了江南水乡独有的乌篷船,剧院四周围由小河围绕,河上停靠着一艘艘乌篷船,非常应景。在乌镇大剧院对面,就是我认识的另外一位乌镇著名的艺术家—木心先生的博物馆,木心先生1927年出生在乌镇,本名孙璞,早起一直在上海求学毕业于上海美术学校,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在他被囚禁的那段日子里,他创作了66篇作品。在馆内有许许多多他的作品和随手书写,后来他开始画画,但是他画画得方式非常特别,他用刷子来画,用墨汁来涂抹画板,然后再覆盖白纸,掀开后剩余的墨汁若影若现的留存在地板上,就成了一副山水画,真是神奇。木心先生晚年回到了乌镇,收学徒传授画画技巧。他还会作曲,随时在纸上记录他的创作。

乌镇的夜晚也非常漂亮,小桥流水,在霓虹灯的映照下万分热闹,人群熙熙攘攘,逛着手工艺商店,吃着江南特色小吃,油凳子、桂花糕、酥糖,走在石头路上,我喜欢乌镇。

【篇二:校园中的“树王”】

茅盾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树,名叫白杨树,白杨树就是茅盾先生心目中的树王。

白杨树,它有笔直的树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的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正是因为白杨树有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但却努力向上发展,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茅盾先生才把白杨树当作心目中的树王吧。

其实在我的心中也有自己的树王。有的人认为树要长得十分的高,几乎可以参天,这才叫树王;有的人认为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才叫树王;有的人认为树王要十分的粗壮,要十几个人围起来那么粗。可我认为不能只看树的外表,而是看它的内在,可以守卫我们的家园才是我心里真正的树王。

我在校园中走了一圈,找到了我心中的树王——梧桐树。梧桐树的树干只有两三米高,但它们的枝干却既密又长,枝干上又生出许多小枝干,大大小小的枝干向上,向四边伸展着,树的最宽处有一两米,甚至更宽,每一棵梧桐树都像硕大的巨型伞撑在地面上,长长的街路两旁长着巨大的梧桐树,是南京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梧桐树像一位解放军为我们站岗,保卫着美丽的家园,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梧桐树生长快,木材适合制造乐器,种子可以食用和炸油,叶大优美,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树。中国古代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许多传说中的工具都是用梧桐木制造的。

梧桐树就是我心目中的树王,你心目中的树王是什么呢?

热门推荐
1游金仓湖有感
2最美的姿态
3关于友谊的作文
4规则也是一种美
5品味生活
6秋天的叶
7世界因我而改变
8感受初三
9我的小伙伴小六
10家乡的柑橘
11读书感受
12迷人的乡村
13读红岩有感
14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15给人类的一封信
16描写枇杷的作文
17我“讨厌”书
18万能的鸡蛋壳
19如若安好勿忘心安
20秋天
21春天的校园
22《如果远方有奇迹》读后感
23打开友谊的一扇门
24感恩的心
25走过青春的明媚忧伤
26直面挫折
27别怕,向前再迈一步
28脚下的路
29我常想起她
30文具盒里的争吵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