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这一苇草的作文

【篇一:思想的苇草不应折断】

在如今,科技的革命俨然踏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打开电视,铺天盖地地涌来热烈的讨论、报纸上长篇累牍地报道、自媒体近乎疯狂地传播,而他们的观点,都不约而同地对准了“人工智能”——这个在十年前鲜为人知的名词。

于是有人引起警觉、有人坐立不安、有人甚至断言,“人工智能”这一“毒草”地发展必须被遏制!随即他们又搬出人工智能将会挤压工作岗位云云。显然,他们把焦虑投射在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影响上,我倒认为这似乎有些杞人忧天,类似的情况在工业革命时也再三出现,总会有新的生产关系会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真正无可取代的是人类的思想,其蕴含的价值观、同情心的内核恰恰是除去物质以外的生而为人的根本。

人类就如同一根苇草,在自然面前不值一提,但人类拥有的思想,是超越自然乃至一切的,也只有人类的思想,诡谲而卓越,能让我们做到站在生物界的顶端。如果我们最为宝贵的思想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变得不再具有革新意识、情感变化,而是只能像机器一般机械地运动。那我们仅凭孱弱的四肢、空空如也的头脑,将会轻易被自然的任何一场细小的风暴折断。人类将在斩断自己思想的苇草的同时,也加速了走向灭亡的脚步。

加缪曾在《局外人》中描绘过小职员默尔索的形象,他善良、老实却没有上进心,凡事报以无所谓的态度。却在周遭环境的作用下走向悲剧,而这一环境便是冷漠的环境、就是将他抛弃视作“局外人”的环境,也就是一个人性泯灭、价值观与同情心缺失的世界。默尔索在其中的角色并不像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反而更像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齿轮——人能够愤世嫉俗、远离俗世,齿轮能远离机器吗?不能!这就是人类的思想如果如同苇草一样被腰斩的后果——每个人像人工智能一样思考,每个人就会变成社会中的齿轮,丧失人的身份。用“被抛”来形容其最终结局,可谓妥帖恰当。

加缪去世已经六十年了,他不可能有机会一窥人工智能,可他却洞察到了人类的这一思想趋势。这一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到达了顶峰。现代的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就表明了其不怕人工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就怕人类像人工智能一样思考的深深忧虑。这种荒诞感,着实令人不希望发生在现代社会和未来。

诚然,人工智能不应被列为指责的对象,它们借由人类的智慧,武装人类的肉体,使我们变得更为强大,令我们具有韧性的内在拥有更坚固的外在的保护,使我们这一苇草能够长青于四海之内、巍然不动于天地之间、不至于在风中颠沛。但如果我们以为只依靠这样的保护,便可以万事大吉,而丢了思想——我们安身立命之本,试想,人类不再有启蒙、不再有创造,甚至连邂逅也成了奢望,人类“精密”地运行着。这我们绝不愿看到的景象也证明了其得不偿失。

“人工智能是由人类创造的,所以永远也无法超越人类。”我认为这话有一定道理,可现在的危局却是人类正在退化走向计算机一样地思考,令人唏嘘的同时亦倍感讽刺。人类这一苇草现在正处于萌发以来最看似坚不可摧的时代,可其内核却处于最衰弱的时候。当次千年,甚至万年以来未有之变局,我们只有坚守思想的苇草,方可以坚如磐石、方可以百折不挠、方可以人的身份生存下去。

热门推荐
1别样的母爱
2保护眼睛
3感恩母亲
4初中那些事
5美丽的小花园
6猫和老鼠
7友情依然
8春天的校园
9信念的源泉
10东新河
11缤纷的夏天
12春在歌唱
13记事的作文
14夏夜
15想念老师
16我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
17校园寻“宝”
18观电影《重返20岁》有感
19花生大战
20家乡的景色让我陶醉
21父爱永不关机读后感
22文娱相辅相成
23桂林山水
24瞧我们一家子
25多彩的假日
26神奇的发球机和冰壶
27我的一份家书
28我的妈妈作文
29诗词朗诵会
30为青春喝彩,为祖国筑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