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沾边儿的作文

【篇一:七夕】

七夕是一个很浪漫的节日。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牛郎织女都要在鹊桥相会。据说在葡萄架下可以看到这一幕。但是,如果看见,眼睛会瞎的。”

那时候我们总想看到,却又怕小小年纪就瞎了眼。后来才知道,大人们怕自己听来的故事不够传奇逼真,故意吓唬我们小孩子的。但在那时,对于这些“奶奶的奶奶讲来的故事”是信以为真的。

城里的人过七夕常送花儿,村里的人有点儿稀罕事儿就唱大戏,七夕也不例外。只是算唱的曲目大多与爱情的有关罢了。

小时候常听人提起《红楼梦》,说什么看了《红楼梦》,好得相思病。好像“相思”之类的字眼于我们女儿家是极不益的,好像只有表现出羞涩之意才配得上女儿身。我那时大概以为自己是个凛然正义的女中豪杰,与这种小女人情态很不沾边儿,便时常端出一幅正儿八经的样子。最好的明证便是:一看《红楼梦》的电视剧,便倒头大睡,再没有一种摧眠术比这更见效的了。

直到后来,我读了王实甫《酉厢记》。“待月西厢下,人约黄昏后。”读了明清汤显祖写的《牡丹亭》,我的青春一下子觉醒了,女性意识空前高涨,以毛于后来对《红楼梦》百看不厌。

再就是七夕前后,大晚上搬了板登到附近村子去看戏。上好的大弦子戏,《天仙配》,讲到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那时候没有农活儿的时候,村儿里人天一黑,喝了汤就早早睡下,爸妈白天累了,自然没有时间带我去。我便央求大娘去看戏的时候带上我。大晚上的,跟着人群去看戏了。有骑自行车的,有徒步的,有骑三轮儿的,月亮凉凉的,听大人们讲着鬼神故事便出发了。

到了呢我只顾得睁着眼睛去看那儿的“弦子”到底有多大,要么何以叫“大弦子”戏呢?其实乐器也没那么特别,只是调式不同罢了。听说七仙女下凡的时候是从大槐树钱的一张画像你出来了三个真人,在一股白色的浓烟下。其实就是舞台效果里得干冰,但那时却以为真是仙女下凡。那仙女真美,那夜的戏好自然呀!

【篇二:与良师同行】

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我们有幸上了五节公开课。为我们上课的老师是来自河南甚至外省的,再加上这是我来初中的第一次上公开课,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上第一节课《猫》的时候,因为是谢老师给我们讲过的故事,所以情节都比较熟悉,学得自然很快。我举手的次数也非常多,虽然回答问题的次数少,但也锻炼了我的胆量,提高了心理素质,让我对公开课不那么“恐惧”了。

与第一节课相比,第二节课《周亚夫军细柳》就难多了,它出自《史记》。不光篇幅长,光文言文的字数就约有二、三百字。其中还出现了很多生僻字,故事情节也与现代不沾边儿。

虽然课文很难,但我们还是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她并没有直接不分青红皂白的开始讲课,也没有不由分说的让我们直接背诵,而是先让我们看着注释去读,再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不看书把这么长的故事讲出来,结果这种效果竟比一板一眼读出来的效果好上1000倍!听着老师动情地讲述,刚才那种生疏感顿时没了踪影,更多的是体会到了文中人物的正直、平等。

第三节课竟出乎意料的简单。叙事一类的课文,我们在小学没少接触,更何况这篇文章我们小学的一个阅读小组还演过呢!读完后的感想,可谓是“口若悬河、顺手拈来”,这节课全班格外积极。

今天上午,我们这36个人,可谓是大饱耳福了,因为教我们的竟是语文界的“大咖”!据说他面对一个新的课题,拿起来就能上一堂高质量的好课。他就是肖培东老师!

肖老师果然名不虚传,一走上台就有一种“范”儿,那种独特的气质震撼到我们在场的所有人。他的教学风格也别具一格,善于让我们钻研某个或几个用得好的字。《湖心亭望雪》一文中,光一句话的解析就讲了大半节课,我们却听得津津有味。经过我们一直抓关键字、词,我们竟能将第一段熟练背诵了!果然好的教学方式是成功的一半呢!

这节课过得仿佛格外快,下课时,我甚至还有点恋恋不舍。真希望在初中,我们能遇到更多像他们一样好的老师!

热门推荐
1烤玉米
2八年级幸福作文
3泪水
4难忘的一节课
5可爱的小灰
6我的电梯独白
7柿子树
8人间真情
9这样想象真有趣
10优秀五年级作文我的心爱之物500字
11生命是什么
12叙事写人作文
13带着梦想负重前行
14水韵白塘
15家庭的爱
16一封家书
17家的味道
18写游记的作文
19托物言志的
20走进语文
21时间煮雨
22共享
23那一瞬间
24发卷子的前一夜
25月光下
26我最喜欢的动物
27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28消灭蟑螂
29我的碎片化的运动
30是什么拨动我的心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