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藏蓝色的作文

【篇一:在时光里】

整理房间抽屉的时候,突然发现角落里有个东西,摸出来一看,是个藏蓝色的盒子。

打开盒盖,是一条项链,上面镶嵌着几个水晶,闪闪发光。

我记得了,这条项链自从与母亲起争执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那天上完课回来,在挤满人的巴士里,老远就望见了站在车站下的母亲,拿着两把雨伞,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

下了车,想起我们我们早上之间的不愉快,也没理她,径直往前走“拿一把伞再走吧。”她拉着我,说道。我转过身望着她,雨伞还未打开,雨水顺着她的头发往下滴,她的双眼写满了许多复杂的情绪,好似有歉意,好似有委屈。她当时的眼神,我一辈子都忘不掉,可那时,倔强的我,硬是甩开了母亲的手,拼命往家跑,并把一直带着的项链砸向母亲,留下她一人站在大雨里。

回到家,跑进房间,坐在椅子上,开始后悔刚刚对母亲那么恶劣的行为,想去道歉,可我的性格不允许我向别人低头。十分钟后,母亲回来了,我正犹豫着要不要出去道歉的时候,母亲进来了,她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和我谈了好久。现在想起,那是我听得最认真,最顺耳的一次对话。也就是那次,我第一次向母亲留下了眼泪。她讲起了许多关于我小时候的故事,她一直希望能用西方教育让我成长,但她却改不掉东方教育的传统思想。母亲觉得我心智幼稚的像个幼儿,她原本想在我成年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可是她做了不同的尝试,自始自终她仍然觉得舍不得,也放不开。好久之后,我抬头看她,她满脸水滴,我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在时光里,在记忆里,我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她也懂得了一个十四岁孩子的心里动态。

我盖上盒子,那年的往事,像录影带一样播放着,我想念的,不是母亲,不是她的话语,不是项链,而是一段时光。

【篇二:用生命化妆】

我总会想起那一米阳光下的那一条藏蓝色的围裙。

——题记

每次放假回家的时候,我总会在一个等车的地方买一些小吃,一方面是为了垫垫肚子,另一方面嘛,是来打发无聊的候车时光。

等车的地方人很多,所以各种流动的小吃摊也很多,但我总会在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女人那里买。

她的小吃摊里的东西没什么特别的,而且她的位置也只是在人群旁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她的脸上被时光老人留下了满满的痕迹,笑起来就如一朵牡丹花盛开的样子。万丝银发中隐现出几根黑,那也曾是她年轻美丽的标志吧!她总是围一条藏蓝色的围裙,上面零星着几点洗不去的油斑,有几个角已经破了,但却让人感觉是舒服的。

也许是我常在她那儿买东西的缘故吧,她每次看见我时就会微笑,但却叫不出名字来,就像是久违的朋友多年后再次相遇的感觉。也许是她的摊位在不起眼的位置,她那里的客人不多,但她对每个人都很和善,她总会很细心地说“小心烫,要不要加辣椒”之类的话。上次我刚买完东西在一旁,一位中年男子过来,胡乱地买了点东西,给了她五十拿了东西就急忙要走,而她却叫住中年男子,“先生,我还没给你找钱哦!”顿时,我感觉心中一股暖意涌现。

我最爱藏蓝色,所以每当我看见她时,她会觉得特别亲切,也许这也就是我一直喜欢在她那儿买东西的原因。那天我依旧在那里等车,正准备去买一些吃的时候,却发现那个角落没了身影,便觉心里一阵恐慌,她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当我走过她一旁的水果摊时,无意间听到两人说:“这女人真命苦啊,她好不容易将儿子供上了大学,眼看着就要享福了,没想到儿子却在武汉出了车祸,可怜她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后面的话,我已听不下去了,只是感觉脑袋一片空白,我还能不能看见她呢?我还能不能吃到她的小吃呢?我还能不能看见我最爱的藏蓝色围裙呢?

直到上个星期返校的时候,我下车时,才看见她依旧在那里,心里踏实了不少,只是她的脸色苍白了不少,仅有的几根黑发再也看不见。阳光很温暖,我还是习惯性地走向她那里,她依旧围那条藏蓝色的围裙,见我走过来,她还是露出了她那牡丹花般的笑容,如看见一个故友一般,她见我只穿了薄薄的两件,便轻问到“穿这么少,不冷吗?”我咧咧嘴说,“不冷”。依旧点了份炒饭,她在炒完后还特地给我加了根火腿肠,我说不要,但实在抵挡不住她的热情,就收下了。虽然有轻轻微风,但我却感觉到满满的暖。但同时心里也感觉心酸不少。

在这段日子里,我总会想起她,她也只不过是个平凡女人,但我从心里喜欢她,便觉她是这世上最美丽的人,她是一个真正用心在生活的人,真正用生命在化妆的人。

我时常会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想起那条藏蓝色的围裙,想起那个用生命化妆的美丽女人。

——后记

【篇三:月亮】

仰望天空,一轮珍珠般皎洁的明月嵌在藏蓝色的天幕中,不禁生出一脉悠远的情思。曾几何时,江畔何人初见月;又曾几何时,江月何年初照人。

月,承载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寄托的是炎黄子孙的情怀。她是一抹乡愁,不然何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她是一场友情,不然何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不舍;她是一份孤独,不然何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凄凉;她是一世亲情,不然何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遥相期望。她,是中国的月亮。

月如君子。

月不似太阳那样热烈而咄咄逼人,月不似群星那样璀璨而贡献微小。她的光不强烈,柔情似水,但总能在我们需要时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她的光不璀璨,皎洁如玉,但总能照亮漆黑的大地。她就像无数为新中国的成立光荣牺牲的无名英雄,他们为祖国献出生命,却从不张扬着要我们铭记;就像无数为了让祖国更加强大而付出生命的两弹元勋,他们付出生命不为功与名,相反,他们很多人都是无名英雄;就像现在默默无闻的老师,他们每天昼夜不分地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们同样不知大多数人的名字,他们辛勤的为祖国的更加美好工作着。

月的自转与公转周期同为27。32天,这意味着我们只能看到她的正面,她也总是隐藏起她那阴暗、脆弱的一面。这不与我们的伟人有相似之处么?我们的毛主席,长子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争中,他却与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将儿子葬在了朝鲜,难道他的内心就无丝毫的难过吗?错了,在每个月光皎洁的晚上,他也为他的儿子流泪,但是,在每一个白天,他仍然隐藏自己的情感,坚强的领导着刚刚崛起的中国。我们的习大大,新闻上总是他一会儿在亚洲的哪个国家,一会儿又跑到欧洲去了,要不就是留在北京与某国的总统见面。他难道没有家人吗?他难道就不想陪陪他们吗?他一定想的,只是他为了中国的无数个家庭,牺牲了他自己的家庭。

月出华夏,亦继华夏,她承载了炎黄子孙的情怀,感谢了炎黄子孙的美德。她是人俯瞰着华夏民族迈向强国之路的中国月亮。

愿每个人都学习月亮的美德,每个人都做如月亮般的君子。

【篇四:小记者进警营】

5月19日,一大早,我就怀着满心的兴奋和好奇同其他小记者一起走进湘乡新建警营的大门。在大门前,几位武警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

走进大厅,就是一位警察叔叔向我们致词。致词完毕,我们就跟着这位警察叔叔来到三楼一间宽敞而又明亮的房间--会议室听警察演讲。

在会议室里,我们在警察叔叔的安排下,都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给我们演讲的是一名微胖的警察叔叔,他穿着藏蓝色的制服,头戴深蓝色的警帽,威风极了。首先,他给我们讲的是警察的分类,最常见的有:民警,交警,刑警,特警。听到这里,我心想:原来警察有这么多类型啊!我还以为每个警察都叫警察呢!

然后,警察叔叔又给我们讲危险四大点。危险四大点包括有交通事故、校园欺凌、溺水安全、手机危害。比如手机危害,它可以使人发育慢、损坏大脑机构、视力下降等。

警察叔叔演讲完毕,就到了我们小记者最期待的环节--采访啦!同学们都踊跃举手。第一个小记者问:“请问警察们一年要抓多少个罪犯?”只见警察叔叔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大概是300到500个。”我一听,吓了一跳,300到500,这个数目可不少啊!“那叔叔,您每天这样做不累吗?”小记者继续问。警察叔叔笑着说:“累是累,但是人们的安全需要我们的保障,能为人民服务,我感到很开心。想到这里,我就不那么累了。”听了这番话,我感动得连忙送给警察叔叔一个微笑。

采访结束,警察叔叔拿起了一些平时工作用到的物品,给我们介绍其名称和用处。比如:快速防弹衣,穿在身上可以防子弹射击,可装东西,很轻;防弹板,可把子弹反弹;79微型冲锋枪,可折叠,威力大……这些武器都让我们大开眼界。最让我惊讶的是85式狙击枪,它居然可射1000米,主要是用于绑架案。它可以让警察在离犯人远的地方对犯人进行射击。

通过这次小记者活动,让我知道,有一群人,不管是严冬腊日,还是骄阳似火,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一群人,不管抗洪抢险,还是防暴制匪,他们总是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这群人的名字,就叫做警察。

【篇五:月夜】

一弯月牙缓缓地升上天空,静静地,悄悄地,看着夜晚的大地。它与那无边无际的夜空相比,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就是这一弯小小的月牙,散发出柔和却有力的光芒,与那无边的黑暗抗衡着。

微风拂过,带走了如水的月光,也把我的脚步牵到了树林旁。白天高大而威武的树木,此刻在月光的抚摸之下,显得那么的安详与平和。月亮也是那么柔美,虽然是月牙,但丝毫不显棱角,尖锐的地方也不锋利,仿佛是用弧形的线条一笔勾成的。

田野上的月亮,则又是另一番风味了:没有遮挡物的月亮,好像突然之间亮了起来、大了起来。深蓝色的天幕上,只有这弯月牙在孤独地俯瞰大地。凝望着这月牙,我突然感觉,天地间只剩下了我和它,四周是那么空旷,一望无垠。它在天上,我在地下。它看着我,我看着它。

过了一会儿,月亮的光芒暗淡下来,四周出现了几颗小星,把月亮簇拥在中间。月光暗了,阴影也更为明显,能够比较清楚地看见灰色的轮廓了。这时,月亮的身躯就显得更为娇小可爱了。月光所照之处,隐隐有暖黄色的光晕在闪动。

月光一暗,星星就成群地涌现出来了。顿时,藏蓝色的绒布上就多了成千上万颗璀璨的钻石。亮白色的小点满天是,它们连起来,组成了一条珍珠色的绸带——银河。而月亮,就在这银河出现的时候,隐去了。

在这月光隐去的时候,又一个乡村的夏夜,结束了。

【篇六:献礼母校,致敬青春】

九月,诗意的季节里,少了几分萧瑟秋风的冷寂,平添了几许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少年才情。那是一五届一中新生用年轻的步伐踏出的青春之曲,更是历届一中人用志气和底气奠定的百年辉煌。

徜徉在这以中轴线为界,方正朴实而又书香四溢的教学楼间,无需多言,内心便被一种文化的厚重感而洗礼。向远方望去,那以藏蓝色为背景的天空巨幕下,那时而聚拢,时而被风吹散的云团茕茕孑立,我惊羡于在这偌大的校园的一隅,孔雀在秋光中孤芳自赏,平日里鲜有人惊扰她们,而她们却也陶醉在这片美丽而处处流动学养气息的小天地间。

闲暇间总愿在一中的名校榜前伫守凝望,理想的花便开始在心底发芽,自此便想用生命中的每一秒守正笃实和一千余天的久久为功,来搏一份不负青春的回忆和感恩母校的答卷。深知前路漫漫,而每每心想到在老师们那日夜相伴的鼓励,便是那份并非孤军奋战的心安。

当最后一抹残阳被缓缓拉下的星辰夜幕而消逝殆尽时,是时光在恋恋不舍地向这一日的疲惫告别。喧闹过的操场迎来夜的静谧,几十盏灯逐次在每间正在筑梦的教室中亮起。那是一种为了梦想而不知疲倦的守候。在这简单却不平凡的日子里,没有歌酒趁年华的逍遥,却有着书本为伴,加减乘除与诗词歌赋的闲庭信步。

这里的高中生活是美好的。

感恩每个有你陪伴的夜晚,这里有同窗,有微风,有书本,还有梦想。每个人的目标就静静地靠在后面的墙上,人们悄悄地来过却不留痕迹,可是无妨,我会答应每一个见证者,用摇曳在灯光下拼尽全力的拙笔和藐视一切的自信,孤独地注定远行。

高山仰止,愿我永远保持坚定的谦逊。

致敬一中,愿我永远深爱那份携刻责任的荣光。

感谢恩师,我会永远因与您并肩作战的日子而热泪盈眶。

【篇七:久违的美好】

当秋风吹皱湖面的最后一圈涟漪,当晚霞收回天边最后一抹余晖,当身处城市喧嚣纷扰之中的生活时,我怅然的目光再次定格。去看,布展开的一刹;去听,墨晕开的一秒;去感受,那久违的美好。

泱泱盛夏,置身云南大理。一座白族民居,一座古榭亭台,一方宽敞的院落,一口硕大的缸。那曼妙的身姿穿梭期间,留传世世代代。在古染缬中开出一朵朵奇葩,你便是——扎染。

伴着幽幽的草木香,一位白族姑娘捧着白布,走上前来。她那灵巧的手指将白布用木夹和细线缠成固定的形状,轻轻将其投入藏蓝色的水中,又缓缓摇晃。半个小时后将其取出并挂在高高的木架上,等风儿覆盖了他们柔软的身躯,小姑娘又将其取下继续浸染,如此反复。

闭上眼,身依大树,用心去享受久违的美好。我仿佛听到了墨一样的浓稠在白布上晕开的声音,窸窸窣窣。它们肆意的在白布上奔腾着、舞动着。"嘀嗒、嘀嗒、…",悦耳的脆响在耳畔响起,我仿佛看到了晶莹的水珠从翻飞的染布上飘然滑落,滴在青石板上又迸溅而出,亮晶晶的鼻尖钻进了天然草木被酿晒后独有的香气,沁人心脾,却不浓烈。头顶的阳光穿过繁茂的树叶,几缕洒在身上,暖而不燥,全身放松下来,用心去享受这久违的美好。

"因为工艺复杂,手工扎染早已被工业化的生产所取代,可那工业印染怎么能和古老的手工艺品相比呢?"张眼,发现她一脸坚毅地拿着印好的成品迎风而立,我的心微微颤动。千百年来,手艺人用手中的针与线将古老的中华文化代代传承,让其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旅途归来,脑中依旧浮现出那久违的美好。

我愿静享那份独属于我与扎染的回忆。

我愿在梦里梦外静听墨晕开的那一秒。

我愿置身于那久违的美好。

【篇八:灌县游记】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冬日,我跟随张老师来到了灌县。灌县是都江堰的所在地,它是多条河流汇集之处,也是一个热闹的文化中心。

我们先沿着走马河边走,遇见了许多人。我们采访了一位老爷爷,他80多岁,头戴一顶灰黑色的绒线帽,身着一件藏蓝色的羽绒服,脚蹬一双老年运动鞋。他脸上沟壑丛生,有许多皱纹,他冲我们咧嘴一笑,露出了几颗稀疏的牙齿。我们问了他一些有关走马河的历史。

接着我们走进了灌县古城。这里的街道很窄,但有许多琳琅满目的东西正在出售。我们走着看着,我终于下定决心尝一尝土豆,和张珈钰一人出了5块钱,合买了一份土豆。

“叔叔,要一份土豆。”话音刚落,只见师傅已经开干了。

首先,把两铲土豆放到煎板上,倒点油,土豆“嗞嗞嗞”地响着,再加入辣椒、盐、味精、孜然等调料,仔细翻炒,土豆已经微微焦了,金黄透亮,我不禁咽了咽口水。

过了一会儿,师傅又加入了葱花和香菜,飘出了香味儿,一份香喷喷的土豆便出炉了。我接过来一看,土豆块上布满辣椒面,中间流满红油。插一块,放进嘴里脆脆的,咬开,里面绵绵的,冒着热气。

……

下午,我们来到了水街的木子尹工坊做木工。

首先,我们来到阁楼上,找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把面前的墨绿色围衣和袖套穿上。

我选择做三枚书签。我先把木片用粗砂纸磨薄,然后把四个角磨圆。

这时,一个老师走了过来,说:“你磨的角不对称。”

我停下一看,果然,两个角不对称。

那个老师白皮肤,瓜子脸,一身棕色的连衣裙外罩着一件墨绿色的围衣,头发挽成一个发髻,看上去很俊俏。整个下午,她都在指导我们做木工。

我先把所有的木片磨薄、磨圆,然后用400目的砂纸打磨细腻、光滑,最后,我的三枚书签都上了油。

这一天很累,但很开心,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希望下次还能来!

热门推荐
1安全在我心
2我最喜欢的照片
3天空之城
4夏天游记
5再见
6那一刻我们学会奉献
7难忘的发试卷
8若未来机械化
9龙江人民公园
10我最喜爱的人
11从脚下出发
12望庐山瀑布(改写)
13西游记读后感
14我和书的故事
15编童话故事作文
16在磨练中成长
17冬韵
18有你真的很幸福
19埋在记忆深处的远方
20妈妈,我想对您说
21故宫导游词
22开心的一天
23呼唤
24姥爷的田地
25一杯水的色度
26暑假作文
27生命是什么
28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
29傅雷家书读后感
30我是小小志愿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