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炭盆的作文

【篇一:亲情如歌】

亲情就像一首首节奏鲜明、优美动听的歌曲,为人生旅途缀上繁花朵朵。

温馨之歌

外婆住在农村,家里没有空调。而我特别怕冷,冬天的早上穿衣服时,寒冷的空气就在我的周围赖着不肯走。于是乎,起床对我来说成了最恐怖的事。外婆说:“这可不行啊,我想想办法。”第二天起床时,我便不觉着冷了,穿衣服时,衣服不仅暖和,还有着一股烤炭香,很亲切。

这天早上,我醒得早,发现外婆不在身旁,就想找她,可无奈天气的寒冷,我还是选择窝在了被窝儿里。这时,外婆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我连忙半眯着眼。外婆走到我身旁,以为我还在梦中,又轻轻地把炭盆搬了进来,添了些炭,把一个类似竹篓的东西倒过来扣在了炭盆外,把衣服整理好铺在了上面。做完这些后,她显然很累,坐在地上休息了很长时间,又摇着肥胖的身子忙活去了。

坐在书桌前,我仿佛又闻到了带着烤炭香的衣服的味道……

温馨之歌,使我在人生旅途中,时时刻刻都感觉到温暖。

欢乐之歌

老爸喝醉了,十点多才回家。

我和老妈把他扶上床,老爸睁开眼,严肃地说:“小鲁同志,我谢,谢你啊~明天请你喝酒啊。”吓得我连连摆手:“不必了不必了!”回应我的却是猪一样的鼾声……

第二天老爸酒醒了,我告诉他:“你昨天说我的表现好,要奖励我。”爸爸迷迷糊糊地说:是吗?”说完,把手插进裤兜儿里准备掏钱,这时,他停止了掏钱的动作。“精明”地说:“你在唬我吧?你老爸我可不是那么好骗的!哼哼”说完,他自恋地摇了摇头,哼着歌儿走了,留我在原地气得直吐舌头。

欢乐之歌,使人生旅途有得回味。

【篇二:我不再能回到那一刻】

开学初,我便听到了一个噩耗,爷爷不幸去世了。

秋风萧瑟,看着树叶即将枯黄,飘零,太阳将要下山,留下沉重孤寂的点点黄晕,心中升腾起阵阵哀愁。泪珠在眼眶里打转,使劲地忍着,可它依然流过了我的脸颊,滴落在衣襟上,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我再也回不到的那一刻……

小学的时候,在一个北风呼呼的冬日里,爷爷和我们坐在院子里,围在一个正烧着木炭,发出暖融融的火光的炭盆边,伸出快要冻僵的手烤火,四角围墙上空星光点点,我们轻松惬意地聊看笑着,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不知哪来的兴味,我突然想和家人一起分享书中所学的知识和故事,想给爷爷充实一下他的晚年,让他接下来的日子活得更好,让他的心灵增添光彩和快乐,哪怕是只有一丝的。

我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不经意间发现爷爷眼中闪现出似乎从来没有过的神惰,他那双充满着血丝的眼中开始有了一丝的生机与好奇,眼中的火光逐渐燃起,这种火光并不是熊熊烈火,而是炉子里绵绵续续,温暖的小火,暖和了我的心田,这种火是细致的,火光里蕴含着一丝泪水。爷爷的多皱的面庞上,逐渐露出淡淡的微笑,他的神情里充满幸福,安详与欣慰。

记得爷爷生前最爱的便是抽烟了,在别人眼里,抽烟是不健康的,爷爷却很是长寿,他的去世也是一次意外。在爷爷眼中,拿出一小卷纸,掏出一包烟草,将纸卷在烟草上,在晴朗的早晨,在大门外抽上几口烟,是再舒坦不过了。抽烟时,在他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仿佛有着对人生的思考与品味,体验着人生在世的深意。

而如今,我再也看不到爷爷那熟悉眼神和家乡每天早晨腾起的烟雾了,不能再回到那暖心的一刻……

【篇三:煨年糕】

奶奶家在山村,一到冬天特别冷。那儿不像我们这里可以开空调取暖,但是也有特别的取暖方式——烧炭。四四方方的架子上搁着一口大锅,烧得红彤彤的炭火瞬间就暖入人心。

这天,我们一家人围在炭盆边一边取暖一边聊天。当奶奶说起爸爸小时候经常会在炭火上煨年糕时,我兴趣大发,喊道:“我也要!我也要!”我赶紧跑到楼下拿来年糕,洗干净,在奶奶指导下把年糕切成四四方方、不厚不薄的年糕片。奶奶像变魔术般拿出来一个类似烧烤架的铁丝网搁在了炭盆上方。我把年糕一片一片放在网上,问奶奶:“过多久才能吃啊?”“不要急!等一下你就知道了。”奶奶说。

我盯着烤网上的年糕,不一会儿年糕表面上的水分干了。这时奶奶说:“煨的过程中需要时不时把年糕翻个面。”我一听心急了,不停地翻来翻去,看得奶奶哈哈大笑:“别急别急!两三分钟翻一次就差不多了。”我静下心来慢慢地翻着。过了一会儿,年糕表面开始慢慢变硬,有些顽皮的小泡泡开始鼓起来。我继续翻着,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原本扁扁的一块年糕竟然像气球一样慢慢变胖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淡淡的米香味。

我很担心这些“小胖子”越来越胖,会爆炸,果不其然,只听“噗”的一声,外皮终于承受不住里面的压力,破裂了。浓浓的米香味一下爆发出来,边上的我馋得垂涎三尺,急忙问奶奶:“可以吃了吧?”奶奶笑道:“别急,等外皮烤到金黄色才香呢!”急性子的我在旁边抓耳挠腮,恨不得马上就好。终于,年糕煨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过来,也不怕烫着,急忙就往嘴里送。金黄松脆外皮下的年糕又软又糯,火烤的特殊香味夹杂着浓浓的米香,回味还带些甘甜,好吃!

煨年糕啊!你是爸爸的童年记忆,也会是我的童年记忆!

【篇四:家乡春节的风俗】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晚饭过后,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靠近窗边,肌肤沐浴在窗户玻璃里映衬的烟火中,眼前茶几前的绿植盆栽的花花草草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是有说不尽的悄悄话。可恶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合家团圆的日子里作威作福,间隔了亲人们的团聚,破坏了家人们团聚的美好场景。我在沙发上发着呆,思绪飘到了去年的除夕夜晚。

基本上每年的除夕夜我都会和父母在乡下外婆家一起度过,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就围坐在炭盆边一起守岁。炭盆里燃着的火很旺,且有一股淡淡的树木香味。在童年的记忆中,这木碳的淡香味,就是除夕夜的特有气息。

家乡的过年有许多习俗,放鞭炮、吃饺子、贴春联……可我第一时间想起的却是守岁。等待着春晚上的新年钟声的敲响,等待见证自己的成长,我喜欢和家人一起守岁的气氛。

除夕那天我发誓,一定要把今年整场春晚给熬夜看完,为了这个吹出去的大话,我还特意泡了一杯奶茶来为自己提神,看着还在厨房里忙碌的外婆,正忙活着给大家包着守岁吃的饺子,我迅速的挽起袖子,打算帮外婆一起包饺子,看着桌上整齐排放的饺子,便好奇地问着外婆,“除夕守夜为什么要吃饺子,而不是吃馒头汤圆什么的呢”外婆立刻解答了我的疑问,笑呵呵的说道:"你看饺子形状和元宝是不是很像,人们除夕夜吃饺子取“招财进宝”的意思。外婆又问到“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守岁吗?"我的好奇心立刻又被外婆勾起,外婆沉思了一会,便开始了她的精彩的故事讲述"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祟”。每到大年三十晚上,他就会如饥似渴地跑出来害人。它在半夜进门,一进门,什么也不干,直奔床边摸睡着了的小孩的头。小孩子接着就会头疼发热,病情越来越重,最后会变成傻子。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然不希望那个无恶不作的“祟”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傻子呀。于是就在除夕的晚上整夜亮着灯,守在孩子身旁,他们整夜不能合眼,一直提防着兴风作浪的祟,这就叫“守祟”,后来因为祟与岁谐音,而且因为过一年长一岁,就把“守祟”改为了“守岁”。"外婆绘声绘色地讲着,我的眼睛睁的铜铃大,手心冒着凉汗,紧握着外婆的手听完了这个古老的传说。

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总是感觉像鸟飞兔走般的快,我抬起头看了眼挂在墙的钟,23点58分,离守岁成功只有两分之差,此时外面世界仿佛被爆竹声给笼罩着,即使相隔1米远的人们都听不见对方嘴里说出来的话,只看见彼此的笑容满面,电视上的春节年欢晚会上的主持人们拿起话筒,开始大声的倒计时来10、9、8、7、6……过年咯!我也兴奋的欢呼起来:“我又一年守岁成功了,我又长大一岁咯”此刻外公正拿着打火机,在门前点燃一个巨大的烟花,我捂着耳朵脸贴着门上的玻璃往外看。只听"嗖"一枚绚丽的烟花飞上天空,炸出来一朵朵五颜六色绚丽的烟火。现在,虽然科技高度发达,人们不再迷信,也没有“祟”这个妖怪,但亲人们依然为我们守岁。我想,这守的更多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孩子美好的期望、深情的爱吧。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地孝敬和报答他们,为他们守岁,守着他们慢慢变老,守着他们平平安安。

虽然今年的除夕无法和和亲人们一起守岁,但家人的心却是无法切断的,就像家乡的习俗会永远流传下去一样,守岁与我紧紧相连。这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家乡风俗。

热门推荐
1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2感谢您的恩赐
3跨过时光的传承
4我本来可以放弃
5五水共治活动
6妈妈是爱我的
7谈高考
8我的玩具伙伴——蛙蛙跳
9我最喜欢的动物
10暑假经历作文
11摩尔庄园
12母亲
13幸福在手心里
14我的拿手好戏
15美味的家常小炒
16新学期给老师的一封信
17那一个秋天
18关于读书的作文
19不要玩手机了
20留在心中的精彩
21妈妈,我爱你
22微笑的魅力
23共享
24年味
25八年级幸福作文
26喜欢的动物作文
27古灵精怪的弟弟
28我的植物朋友——月季花
29花墙
30感恩的心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