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兴国的作文

【篇一:以礼立身,以礼兴国】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们的国家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便被称为“礼仪之邦”。《论语》说到:“不学礼,无以立”,在我看来,这是在教导我们以礼立身,以礼兴国。

礼是生而为人的立身之本。

张英懂得礼让之礼,最终化解邻里矛盾,成就了“六尺巷”的佳话;刘备懂得尊贤之礼,最终收获孔明,成就了西蜀大业;杨时懂得尊师之礼,程门立雪,习得了理学。他们无不是因“礼”而化解矛盾,有所成就,为世人所称赞。反之若无礼,于己,折损了自己的道德修养还达不到自己预期的结果;于他,为别人平添了本可以避免的麻烦;于社会,会恶化人际关系甚至破坏社会和谐。由此观之,以礼来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是生而为人的一堂必修课。

礼是国家兴旺之基础。

一个国家若上到君主小到每个公民都做到礼,那么兴旺便指日可待了。自古我们的国家就推崇用“以礼治国,以德服人” 的理念来治理国家引导百姓。晏子为政期间,大力提倡以礼治国,省刑薄敛,宽政惠民,反奢倡简,以此获得了百姓的信服;如今总书记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再次强调了礼在治国中的必要性。有了“礼治”,社会中的浪潮也就趋于和谐,公民的心中也就埋下了礼的种子,不至于留给其他国家加塞插队,乱涂乱画等不良印象,社会中也不至于出现太多不和谐的画面。由此一来我们的社会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我们的国家就能够把腰板挺得更直,保持着大国风范,赢得更多的尊重。

鲁迅先生曾说过,“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在五千年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路途中,“立人”之要在于提升国名素质,涵养公共意识。“礼”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要弘扬和传承,更要根据时代发展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坚持学习礼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立身,更好的强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复兴之路上展现民族精神,彰显大国风范!

【篇二:周恩来,你是伟大的——读《周恩来》有感】

读罢《周恩来》,掩卷沉思。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这不禁让我想起欧阳修在《伶宫传序》中的名言:“忧劳可以兴国。”

平时,常听老人谈起总理,谈起他对人民的挚爱,谈起他卓越的才干、宽广的胸怀、崇高的威望,我内心充满了对他尊敬和仰慕。

总理的一生堪以“日夜忧劳,殚精竭虑”来形容。从他年轻时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起,他一刻也没有停止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一刻也没有停止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操劳。日寇投降后,为了和平建国,他不顾身患伤寒,数次与蒋介石谈判。新中国成立后,他日理万机,为苍痍满目的祖国大地变得美好而呕心沥血。文革后期,他身患癌症却为保护我党的优秀干部而做了大量工作,直至停止呼吸,就这样去了。总理,您为祖国人民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一生的忧劳。您以无畏的拼搏,以无私的奉献,赢得全中国人以至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爱戴。中华民族将永远感谢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以忧劳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忧劳而“兴家、兴国、兴邦”,自古以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代越王勾践、唐太宗到近代的孙中山,脉脉相传,代代相续。这种美德,在总理身上又得到了新的升华。他赋予这传统美德以新的含义,它被继续发扬,成为为实现理想而排除万难、奋力前进、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我们,跨世纪的接班人,是否也应该有忧患意识呢?是否在享受着革命前辈的胜利成果时,也应该想一想自己为国家为民族做些什么呢?是的,我们还不能放松,祖国在发展,可她还没强大;祖国在繁荣,可她远未达到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前路,还需要我们去开拓、去铺设,若我们不具有忧劳精神,又怎能成为栋梁之材?

所以,我们要发扬“忧劳可以兴国”的美德,在拼搏和磨练中争做“四有新人”,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热门推荐
1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叩开幸福之门
3观察鹦鹉
4秋天的田野
5你最珍贵
6叶落的启示
7美丽的九峰公园
8不一样的春节
9真情
10缅怀先烈,爱我中华
11我也是一束阳光
12逆水行舟
13莲花
14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15古诗的阅读时代正在降临
16不再捕猎的猎人
17粽子飘香
18环保建议书
19写人
20游青岛
21青岛游记作文
22教你识别人民币真假
23排队
24我的家庭成员
25邂逅
26细心的王叔叔
27小兔过河
28一起走过灿烂的日子
29她真好
30那一段艰苦的时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