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断句的作文

【篇一:第一次领读唐诗】

那天语文课堂上,陈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三张唐诗背诵安排表,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唐诗三百首》对照着看了起来。

“同学们,从明天起,我们每位同学都要上讲台来领读一首唐诗,这是展示自己的最佳机会,大家一定要好好准备哦!”陈老师交代了背诵唐诗的相关方法,最后提出了要求。

我听了陈老师的这番话,心里有些激动,我还从来没有上讲台领读过呢,这一次对我来说还真是不小的挑战呢。先下手为强,一下课我就立刻找语文课代表报了名。我准备领读边塞诗人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我选择它并不是看上了这首诗,我看上的是领读这首诗的日期更靠后。我想先看看其他同学领读的情况,然后依葫芦画瓢地进行准备。

唐诗领读活动从课代表开始了,她不愧是我们班朗读的佼佼者。她的领读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但陈老师只是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并没有给予大力的表扬。后来有些同学领读差强人意,陈老师也没有发脾气。直到有一部分同学领读要么错音颇多,要么就是声音少得听不到,“‘自强者天助之,自轻者人辱之’,你们要学会把握机会表现出最好的自己啊!”陈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才说出这种不痛不痒的话。

不知不觉中就快到我领读唐诗的日子了,“你怎么还没开始为领读做准备啊?”妈妈关心地问我,我把自己打算凑合对待这次领读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先是狠狠地批评了我,后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当初不是说要好好准备吗?你不要忘了初心啊!一定要好好准备,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如果你马马虎虎对付的话,就相当于放弃了这次机会,放弃了你自己。”我有些不满,不屑一顾地回一句:“读诗有什么难的啊?即使不准备我上去领读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呀!”“那你现在读给我听听。”妈妈一刻也不放行,她拿来《唐诗三百首》,塞到我手里。我不情愿地翻到67页,看到题目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怎么那么长啊?该怎么断句,我看了注释,反复了多篇才把题目节奏划分清楚了: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接着吞吞吐吐地读了一遍,果然和妈妈预料的情形一样,有些字音不会读,有些节奏断句不准确,就更不用说表情达意了。我为自己刚才的不屑感到羞愧,于是拿起笔开始认真准备起来,以后每天做完作业都会认真地朗读三遍。

转眼间,到了我领读之前的晚上,妈妈把网上的朗读录音放给我听,并帮我分析:“读诗不仅要连贯,还要有感情。”最后又鼓励我:“你现在准备得很充分,一定会有精彩表现!加油!”

领读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到教室后,我先在黑板上抄完古诗。站在讲台上,我有点紧张起来,“努力就会有收获,加油!”我给自己打气。看同学们都来得差不多了,我便看着书本说:“请大家把书翻到第67面。””说完这句话,我一刻也没有停地接着便开始领读,同学们都很配合,跟读得声音很大,读得非常认真。

不一会儿,我领读完了。“蒋思昱的领读很棒啊!一读题目,我就知道她做了认真的准备。大家要向她学习哦!”陈老师热情洋溢地表扬了我,顿时一股强烈的自豪感从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幸亏我听了妈妈的话。

第一次唐诗的领读我就这样圆满完成了任务,那一天我都非常高兴,看来机会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充分展示自己之后的感觉真好!

【篇二:论碎片化生活】

初遇此文中心时,是在一个美好的下午,在校,尚未归家,那时,我以为是“遇到/碎片/化生活”这样断句,故认为是写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然后将其拼凑在一起,再从中见到生活的本质,诸如此类的作文,知道回到家详细的见到了作文中心,才恍然大悟,原来中心是这样断句的—“遇到/碎片化/生活”,明白了题目的中心我便开始了漫长的思考。

沉思了好一会儿,我终于决定了第一步—先借助工具来看一看碎片化到底是何方神圣。结果,字典,一查,未果;于是乎,我找到了他的大哥——词典,二查,亦无果;最终,我只好祭出“万能的”度娘来寻求帮助,终于在这第三顾,把“碎片化”这个“诸葛亮”给请了出来,百度上是这样解释碎片化这个词的: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

碎片化的时间充满了我们的生活,例如:上放学回家的时间,外出游玩等待的时间,吃饭时,等待上菜的时间…这些都是碎片化的时间,这些碎片化的时间虽然并不算长,但它们往往占据了生活中的很多时间,在这些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背一两个单词,读或看一会书,抑或做两道,默背一两首古诗等等,长期下来,且不谈你会和他人逐渐拉大差距,学习成绩会扶摇直上,就连气质甚至也会发生变化,毕竟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但是,相对论中说了凡事都是相对的(我自己看了一点后的感悟),用碎片化时间来做些事有好处自然也就有坏处,其一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背单词,看书或做些别的事情,长期下来会使眼睛疲劳,从而更加容易使人近视,毕近在碎片化这么短短的时间里不太可能找到一个十分适合看书的地方,况且现今大部分的人都是用电子产品来度过碎片化的时间的;其二如果长期的利用碎片化时间来看书,背单词,容易使人耐不下性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看书,背单词甚至很有可能会跳着看或背;其三因为现今绝大多数的人都拥有手机,并且是用手机来度过碎片化生活的,长期如此容易使手机,容易使人对手机产生极度的依赖,使人变得更加的懒惰;其四,现今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并且网络管理的条例尚未成熟,因此在网络的海洋中流传着许许多多的用来博人眼球的假新闻或者一些极其下流的东西,长期的用碎片化时间来看手机会使人接受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东西,特别是还没有太多辨别能力的少年儿童。

说是这样说,但是大家还是珍惜碎片时间较好,毕竟人只有百年一生,400个季度,1200个月,36500个日夜,876000个小时,52560000个分钟,3153600000个瞬息呀!多珍惜现在吧!少年们!

热门推荐
1再见梧桐叶
2我的弟弟
3不期而遇
4老人美丽的背影
5我眼中的秋天
6那一次留言
7那就是我
8感恩老师
9浅淡心理健康
10爱吃醋的妈妈
11守信的重要
12记忆里的童年
13温暖的旅程
14生活因细微而精彩
15扬州作文
16青春作文
17家是温馨的港湾
18吃货的天堂
19大自然的变化
20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
21有趣的小实验
22校园的早晨
23螃蟹
24家乡的竹
25阳光与你同在
26成长路上,有妈真好
27妈妈有你真好
28书包里的争吵
29吹糖人儿
30听讲座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