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爱我的家乡庐山】
庐山的瀑布像大雨一样轻轻飘落下来。庐山的水会流到江河湖海。
庐山仙人洞的风景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山水文画,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打造的精神成果。庐山尽现中国唯一世界文化景观的迷人风采。
庐山有东林寺,东林寺山脚下有一座阿弥陀佛铜像,是中国摆放在外面最高大的一座铜像,也是世界最高大的一座铜像。阿弥陀佛的身上金灿灿的。
庐山有浓浓的云雾,它变化莫测,明明是看到山间的云,一下就变成了浓浓的云雾。好像给大山穿了一件衣服,看不清山里的风景。应了那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山路太多,很容易迷路。
庐山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站在山脚下望瀑布,就感觉天上的雨水一丝丝的飞下来,那声音很清脆,又特别凉快。去了都舍不得回家。庐山还有很多的美丽风景。
想知道更多的风景,就来我们美丽的庐山来玩吧!
我爱我的家乡庐山。
【篇二:诗景】
捧一本诗书,点一根沉香,享缭绕的香烟,赏四季的美景。
沉香初燃香未满室,春便急不可待的向我走来,恍惚间,我仿佛在长安街头,观天街小雨,看隐约春色。心中的凄凉油然而生。坏南唐后主的满心悲伤,恰似满江东流的春水,天灭唐,一人力值几许;感闺中少妇的思夫之心,日日梳洗罢,独上高楼,忽见杨柳争春,悔自己教夫婿觅封侯;壮士在外,长安褪去了昔日的水村山郭酒旗风,满目凄凉草木荒深……春愁春是愁的季节。
香气已弥漫全室,阵阵雨点使我又仿佛置身于峡谷之中。夹岸高山,树木皆绿得浓密茂盛;秀丽的鸟儿相互鸣叫,声声蝉鸣,连猿猴也不甘寂寞,百叫不绝。夏日用热情使世间万物生机勃勃,可艳阳似乎也有时会让人厌烦。在麦田刚刚成了黄色的海洋,还未绿的透彻时五月农家倍忙时,农夫却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亦或许是夏太热情了,一心只想让庄家早熟,只是一个劲儿的照着,忽略日头下的一个个劳作的身。
指间翻动,秋已逐渐映入眼帘。秋风怒号,卷子美屋上三重茅。经历了夏的炽热,秋文雅了许多。初秋时节,似乎秋有些耐不住性子,而后却又有些悲哀,或许是中秋的月亮使她想到了远在天边的故友,哀从心头起,于是便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此时,秋已不再是任性了,似乎有些成熟,皎洁的明月已成为自己思念的寄托。
冬最终还是来了,冬是勇者的季节,天地间的银装素裹使人叹服却也使万物退却。勇者便在此时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墙角的树枝梅花,凌寒在雪地中开放。梅虽须逊雪三分白,倔强的它用暗香抵御着冰天雪地。她的美丽暗香使人敬畏之情,只是赞叹却不敢细细亵玩。这是我不经想起《红楼梦》中的妙玉,同样美丽,同样让人敬畏,也同样让人不可靠进。
沉香已燃尽,书已翻至尾页,不觉得灰已满地。景色虽过,四季仍轮回。
【篇三:秋荡漾起来了】
“落处青草黄,残花随风扬。”正如诗人所描绘的诗景一样,风雨萧条。回首夏季,那阵阵暑气逐步撒离大地,知了的哀鸣声日益消退,才得知秋已到来了。
秋天虽不比冬天的银装素裹,也不比春天的姹紫嫣红,但秋就是秋,蕴含着自身的韵味,正如林间,黄叶纷飞,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到了这儿,就如在天与地之间穿梭,进入神秘的境地,有些醉意,有些迷离,也许你钟情于春的喷香吐艳的气氛,而认为秋却有些清凉,秋的世界里只一色,毫无生趣,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春固然是花花世界,香远益清,但秋充满着神秘感,是一片希望、一种收获。
不知何时,从千丈高空中飘落丝雨,在若有若无的细雨中散步。秋雨中夹杂着风声,而这种声音却是微渺的。不经意间,它早已拂面而过,那种清冷的感觉才忽地油然而生。因此,我对秋风情有独钟,回首春季,风儿却显得那么妖娆、娇气,正如一位翩翩少女游荡在大地间,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致。秋风就没有被束缚的感觉,自由。然而,这种感觉正是我所向往的。
秋,这个字眼。我就立马在脑海之中放映着那一幅幅清幽的美景,洒脱而又自然,在我的世界中,当我郁闷、伤感时,走进秋季,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忘记了自己,忘记了一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后,我想我不再是以前的我了,而是一个精神焕发的女孩子,也会因此炽爱它,欣赏它。当我兴高采烈时,我会因身边有秋这个朋友而更加快乐。
时光飞速,匆匆流逝,一季又将划过视线,而今,我已不知秋可否归去,冬又来了,夜自修课后,与同伴走在校园小道,忘怀了一切,用心去感受秋之韵。回过神来,视帘中不仅仅是一张宽大的黑幕和二幢灯光烁亮的教学楼了,恍惚之中,我仿佛看见一层轻纱飘游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似乎也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现今,我的心很平静、很平静,我想我和这景致一样很平静。
秋,你是我心灵的寄托处,是我身体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