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本有趣的书,它不是叙事的小说,不是无味的论文,而是一本幽默的漫画。说是漫画,它却十分有用;说是漫画,它却记载了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说是漫画,不如将它比作一本厚实的历史书,带我们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廊中遨游。这本书以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来作为开场。在已进入速度时代的当下,历史类的读物,对于现在工作学习都相当繁重的我们来说未免有些枯燥和乏味。但这本《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却能通过用漫画的形式和幽默的语言带领读者进入5000年的精彩世界。
作者用聊天说话的方式,加上现今社会的网络流行用语,把历史事件放在我们熟悉的现实场景中,结合漫画的表达,把历史讲成了活生生的小段子,仿佛就在眼前。读者在爆笑中慢慢记住了那些艰涩难懂的历史事件。例如其中有一段,作者将春秋列国比喻成一个班级,把周朝比喻成班主任,十分诙谐幽默。让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时,知道了很多成语的真正来源,如秦晋之好、朝秦暮楚、退避三舍等。
正如诸多历史学家所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为读者,我认为正确解读历史,了解历史,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世接物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使国家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篇二:读《地球的红飘带》有感】
读了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地球的红飘带》这部长征史书,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书中那一幕幕血战的场面不断地在我脑海中浮现。我仿佛还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着的血腥和硝烟味,还有那大渡桥横的铁索,覆盖着皑皑白雪巍峨的雪山,一望无际满目苍凉的茫茫草地……它们有如一幅幅沉重的水墨画卷在我眼前晃动。
《地球的红飘带》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全过程。1933年9月,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结果使红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1934年夏季,中央苏区由原来的纵横千里,缩小到300余里,敌人重兵压境,形势日趋危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至此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在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明领导和指挥下,英勇的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经历了湘江血战、四渡赤水、抢渡乌江、飞夺泸定桥,沿途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他们还征服了空气稀薄寒冷刺骨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辗转了10余个省,行程25000里,最后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可以说,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就是中国人民的史诗,也是世界人类的史诗。这部史诗是由中国人和中国共产党人用脚步,用生命和鲜血镌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它就象一条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上,给世人,给人类留下了永远的纪念。
读了《地球的红飘带》,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中国当代史上的这段英勇的历史,同时对长征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正是这种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使英雄的红军打败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强敌,战胜了人间罕见的艰险,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天的我们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不再亲自经历那样的长征了,但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努力!
【篇三:纪念是一座桥】
大约总有这样的时刻:不经意间,一张旧时照片闯入视野。心中陡然涌起一种空泛虚渺的情绪,这情绪将整颗心都悬在半空,晃晃悠悠。索性翻箱倒柜地找出相册,一页页地翻过去,不时地笑起来,或者沉默。
我们是这样地痴迷于纪念。明知照片留不住风声水响、草气花香,还是执着于挽留指尖的匆匆;明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然而,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还是甘愿怀人怀事、几番叹惋,换一点时光停驻的错觉。珍重的心意的确比形式重要,但我们也需要真切的事物以寄情思,是以有古今诸多凭吊尘迹的作品,有无数树碑立传以彰先人遗风的事情。那些故事随风辗转、真假不明,但通过它们,我们得以亲见情感的传承,寄托对生命的敬意。
纪念是情感的桥梁,却笼于驱不散的薄雾之中。木心先生曾说:“‘三百篇’中的男和女,我个个都爱,该我回去,他和她向我走来就不可爱了。”总要有段距离横在其中。现实与过去遥遥相望,才好。我们固然不知道,那汩罗江在两千年前究竟是什么样子,但碧绿的粽叶所包含的优美凄凉之意味,我们到底可以识得一两分。照片会泛黄、失真,但这既有“时间征服了整个世界”的残酷,亦含着一份岁月沉淀的温柔。“一切历史是当代史”,以个人独特的见解,对过去的事情作出解释,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小小的偏移,不也很好吗?唐太宗以史为鉴,陈子昂念天地悠悠。若承认自己的渺小,因着流水落花般逝去的古事,承认生命短暂如灼目电光,那生命本身的广度也得以拓展,佛家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也。
纪念的方式可繁可简。这座桥,不论是匍匐着垂首向前,还是轻捷地一跃而过,我们每一个人终究可以到达彼岸。也许是庄重肃穆的仪式,也许是亡者墓前的鲜花,也许是墙上幼稚的图画,也许是一首简单易懂的歌谣,也许是一笔一划地抄下很长很美的一篇文章。但若是流于形式,甚至悖其初衷,这座桥便悬于半空,可望而不可即了。“凡是认定一物或一事,赋之,咏之,铭之,讽之,颂之,便逐渐自愚,卒至愚而不及。”这类事是常常有的。《围城》中方鸿渐的父亲,正正经经写着空谈大道的日记,打定主意要流芳百世,这种想法作为也并不鲜见。
纪念连通着过去与现在,使我们更勇敢、更审慎地面对未来。但是,唯情感深挚于心,以行动发乎其外者,才能收获这一份勇气与慎思,并将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