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锅头的作文

【篇一:茶马古道】

他面如古铜,戴着草帽,草帽周围有花纹,后面的草穗成鸟尾形。他身穿狼皮坎肩,身材魁梧。这,就是我们茶马古道的向导——马四爷。

我们先赶到马四爷家的院子,入门便可看到马厩,上方存有干草。马四爷祖上都是马锅头,就是马帮的带头大哥。我们随着马四爷上了二楼,参观马帮使用的器具。

其中有个很特别的大铃铛,足有成人一拳大,摇起来声如钟鼓,会让人不自觉地捂住耳朵,那是头马佩戴的铃铛,铃铛上有一根粗绳,便于挂在马脖子上。

参观完马四爷家的院子,我们便乘车到茶马古道下的村口,走上铺好的石板路,脚上觉得不舒服,心中却有自豪感:我终于走上在大理千盼万盼的茶马古道啦!

我兴奋不已地迈着每一步,很快到了有马蹄印的土坡。我慢慢地走着每一步,不想放过任何一个马蹄印,可是一无所获。

突然有人叫道:“这里有马蹄印!”

“这里也有,这里也有!”

我沮丧极了,但还是冲了过去。只见一个巨形的马蹄印,足有半尺余深,配着小马蹄印,简直像一口小井。我仔细地观察它,并在回到石板路后将它画了出来。

在上山的过程中,一个佛像面孔涌入眼帘,只见它是一块巨石自然天成的佛头像,闭目,眼长浓眉,高鼻梁,栩栩如生。

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山顶,张老师告诉我们:“这条路可以直通四川、西藏、青藏高原,远至印度、尼泊尔,还与丝绸之路相连呢!”

哇!我才爬了这么几百米高都已筋疲力尽,可想而之,马帮的人们是多么辛苦。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更别说开辟茶马古道的人有多艰辛了。

茶马古道之所以历史悠久,扬名海外,缘于那些坚韧坚持的人们!

【篇二:小城故事】

有这么一座城——

缓缓流淌的小河水倒映着万里无云的蓝天,把白墙黑瓦上爬满的碧苔映衬得翠绿欲滴;古老的三眼井旁,身着朴素的纳西服饰的妇女们在井旁说着家长俚短浣衣洗菜;慈祥的老人穿着羊皮马褂闲坐在门槛上悠然地吸着旱烟……

这城,便是承载着爷爷的记忆也是存活在我心中的大研古城!

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从明清时期一直绵延到了现在。岁月从青石板走过,石板光滑如镜。沿着石板穿街而过,家家户户临水而居,土木瓦房,参差错落,古树苍天,垂柳低拱,绘就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纳西族人家的生活情韵。

清晨,马帮的铃声从街头穿过街尾,唤醒了睡梦中的老城。袅袅炊烟在朝阳的映衬下悠然飘串在老城上空,男人在火塘旁煮上一罐酥油茶,女人烙上几张丽江粑粑,一天的生活便开启了。

“喝暗含噜”(纳西语:买凉粉喽——)“米线滋噜”(纳西语:吃米线喽——),熟悉的吆喝声在老城小巷里回荡。临街的小屋,勤劳的阿妈在屋里摆上几张方桌,算是在家做起生意了。说是做生意,其实也就是为远行的人们提供小憩的地儿,给劳顿的人们提供一点口腹之需。一间小屋,一个窗口,一个世界。“芝虑古”(四方街)也开启了繁忙的一天。纳西阿妈斜挎着竹篓从田间小路赶来,青白小菜、土鸡蛋,能交换的农产平充盈其间。来来往往的行人,你一言,我一语,与同伴说着各自的事。马锅头牵着马儿穿梭于人群,他们把沿途带来的新物件交换给大伙……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带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渐渐隐去,马锅头收拾行囊,牵着马儿,走向下一个地方。东巴老人诵经的声音伴着水磨的运转声把老街白日里的热闹带到了神奇的玉龙雪山,这座城又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

我爱枕着爷爷的双膝听爷爷讲关于老城的人情故事,喜欢听故事里马帮清脆的铃铛声,那声音将我带到遥远的地方“传说中有一片净土,住着古老的民族,每个人都能歌善舞,他们从不孤独……”

热门推荐
1洗菜记
2那令人陶醉的春
3英语作文加翻译
4我在生活中学语文
5最害怕的事
6乌镇之旅
7原来,我也很渺小
8孤单的滋味
9他教会了我两个字
10人工智能
11邢台大锅菜
12关于代沟的作文
13不该丢失的自尊
14给哥哥的一封信
15一次相逢一份暖作文
16当时只道是寻常
17我爱画画
18感谢对手
19反思我们在碎片化时代中的种种
20成长的灯塔
21了不起的妈妈
22共度美好时光
23放弃
24和书香同行
25吃水果
26我的文具盒
27欢度元旦
28童年趣事
29快乐的六一
30他在雨夜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