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绒花的作文

【篇一:那年芳华】

在绒花中的花开花落,是那群人最美的芳华。

那该是他们的芳华,他们燃烧着青春和热情,携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他们从未想过放弃,生命结束之时唯一想见到的,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那才是他们的18岁。他们的生命,绽放在鲜艳的红旗之下,绽放在那颗散发炽热光芒的红星旁,他们无私奉献了青春。未说掌控世界,却是那时代的千古绝唱。

至今无法忘怀的,是小花在睡梦中隐隐约约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了自己的哥哥,她挣扎着,心中呐喊着,有千千万万句话想对眼前的亲人说,但只化为一句悲痛中带着激动的“哥哥”。随后,在飘飞的白花中,小花的生命,结束了。

或是那一瞬间的无望,又或是那一瞬间的回眸。小花带给我们的,是只属于那个时代的纯真,属于那个年代的经典。不论是多大的悲伤,只要亲人的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便又能露出那发自心底的笑颜,可惜我生不逢时,未能看到那时最清澈的眼眸。

我不知道他们为何而哭,又为何而欢笑。我只知道在大屏幕上看到的,是那笑颜,是那一缕缕此起彼伏的欢笑声。我竟一时无法分辨出他们究竟是何感何情。刻骨铭心的,只是那永不泯灭的笑颜罢了。

他们又或许是那些心中充满斗志的革命青年们,运用着属于自己的肢体语言,舞出最绚烂多姿的人生。那一次次的悲欢离合,都无法打压他们对生活的期望,都无法打压他们心中的梦想。多么热血沸腾的青年,多么令人敬佩的革命意志!就算他们的肉体消失,他们的革命精神依然会永存于世。我想,这大概就是芳华吧。

【篇二:家乡的古塔】

有的人喜欢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有的人喜欢历史悠久的北京故宫,还有的人喜欢风光迷人的桂林山水,而我最喜欢我家乡的古塔。

古塔它是为收藏皇后所降的“舍利子”而建的,高约57米,特别高大,也十分威猛。塔身八面,每面都雕刻着活灵活现的佛胁侍,三个宝盖和两个飞天,样子十分雄伟。

传说锦州古塔下面镇压着一条吃人蛟龙,西海龙王说等铁树开花就把它放出去。一天女孩去井边挑水,她把头上戴的绒花放到了井沿边,蛟龙见了,要出去。龙王三下五除二把蛟龙吓得缩了回去。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古塔下。你看,塔尖儿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剑,塔身犹如一个巨人,又像一个守护神一样,守护着古塔人民的安宁。你瞧,塔上有无数个小巧玲珑的风铃在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儿,真是棒极了!一幅幅佛胁侍有的居高临下俯视众僧,有的稳坐泰山眺望远方,有的凶神恶煞地瞪着双目……一个个、一尊尊令我目不暇接,赞叹不已!整个古塔像一棵通天树一样,藏在云彩里若隐若现。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辽代。

古塔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锦州人民的标志,更是当代社会的骄傲。

我爱你!古塔。

【篇三:合欢花】

六月天的风,是暖的,太阳也失去了对春天的那份温柔。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人们的脸颊被晒得通红,豆大的汗如雨般,总在不经意间滑入人们的衣襟处;北风带着些不容置疑的气势,向着暑意难耐的人们吹来,吹得绿树笑弯了腰,吹得人们露出了忍俊不禁的笑,像一泓泉水,安抚了躁动不安的心。

午后的阳光像是最灿烂的笑容,慵懒的合欢花在校园的合欢树上酣然入睡,无虞的享受着初夏的温暖时光;被风掀起的层层麦浪在校园后面的田垄里泛着铂金色的光,像极了金色的太阳;被风吹醒的合欢花,匿笑着挂在树梢,幽幽转醒的她们矜持娇憨的样子,像极了一位巧笑嫣然的姑娘。合欢花与麦穗遥遥相望,他们互相攀谈,絮说着夏日的炎热,不曾歇息的暖风则充当他们的传话员。不复往日肆意张扬的河水变得温润无害,吹来的暖风像只轻捷的云雀掠过水面,漾起阵阵涟漪……

今天的风有些格外的大,镶嵌在黑幕中的星辰被狰狞的云遮去了身形。狂风呼啸着吞噬了半边的天,风中夹杂着凛冽的雨刃扫向大地,毫不怜惜。伛着身子的合欢树似在思忖着什么;摇曳着的合欢花,迎着纷至沓来的雨滴收起了往日慵懒的笑,敛着花蕊的她躲进了生命的绿叶下。

东升的骄阳把人们的思绪正从睡梦中抽离,走在青春路上的少年人肩上背着书包,眼里溢满了对今日时光的期待。被风雨蹂躏了一夜的合欢也依旧不改往日的乐观,已经疲惫不堪的她在树叶的庇护下小憩了一个夏日的午后;水泥地上只伶仃的躺着几朵绒花,无人问津……

合欢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桂花的醇香浓郁,没有玫瑰的爱情寓意,亦没有腊梅的冷冽清香,她有的只是朴素无华,却别有一番春天的滋味。她不似其它的花那样有片片饱满的花瓣,她只是条条花丝簇成的一朵小小的绒花。

河岸边“惆怅彩云飞”的云雀,直叹“碧落知何许”;夏日的凉风却不见合欢树上如彩云簇锦般的合欢花,只得“空倚相思树”。

合欢花是我国的吉祥之花,屈原亦是战国时期的吉祥之人。我们抓住了只有两月光景的合欢,可当历史丢失了屈原时,却是丢失了一个时期……

时间就如过江之鲫,稍纵即逝。初夏的夜不再寂静,时间的脚步不曾停歇,历史的炯炯目光却仍在寻找。

合欢,合欢,古人不在何来欢?

【篇四:美与丑】

我们见到了一座美轮美奂的绒花作品。

屋内的一角,不高的架子上一个五彩斑斓的手工艺品端正地摆在那里。竖直的枝干上小而密的尖刺排列着,叶片上的脉络丝丝缕缕明晰可见,大小叶片掩映间,一朵红花昂然露出,向上微扬,花药中,花蕊花丝团集排列,一片片花瓣抬出花心,欣悦地红着,由花边至花心,由酡红至淡粉,颜色渐变,似要引人生出幻觉,刚舒未舒的枝芽和花丝仍留的莲蓬分布其中,栩栩如生,只单说这幅荷作的色泽,它也已是绝了,可等我扭转头去,看过了窗外水池后的荷花再回头看来时,不禁大吃一惊,这件作品真是太绝了!

看这幅作品的时候,架前椅子上,它的创作者赵老师,正专心致志地注视着手上的绒花活计,双手微微捏动修改着。面前的长桌上满是材料与工具的堆积,在这大厅里倒是少见。那边空竹地方正传着“嗡嗡”的响声,那里的人已围了一圈,正中的那一个正上下翻飞地抖着竹竿;另一旁花灯的地界,人也在柜台后面,举着一盏向面前指指点点。做式样,人去的就多,人多了,买的人当然也多,大厅里的各传承人正各显神通招待着顾客,老赵却默在一旁,一声不响地精心制作。

老赵不说话,不张扬也不好看,他的面容普普通通,在这个“鲜肉”光鲜靓丽的时代里,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他的脸因为老态而松弛不匀称着,比起上半年同是文化技艺传承人的王新,实在无法太如何赞扬。手粗大着,几个捏丝的手指上磨出了茧子,小拇指也因总是弯曲拧物半弯着,谁能想象这么一个不好看的,没有显著特征的老头子,能做出这样精美的绒花?

我站了有些时日了,老赵依然没有向我说话,他的心思正悉数倾注于手上的这项活计,他略显粗大的手掌灵巧地动着,制作出细微的,绝妙的手工。临边的柜台人仍攒动,声音喧嚣着,他独守一份安静,依旧不动如山。

我依然在站立着,枯树已半成形,他终于抬起了头,“好看吗?”他问。

“好看。”我回答着。

“怕是过几年这好看就消失喽。”他说。“如今的人们不知怎地,再没人来我这儿来做学徒呢,现在没人肯学这个啦。”他感叹着。

他又告诉我,绒花的学习制作其实并不难,只二三年便可出师,但却既不像空竹一样不仅为工艺品,也不像花灯那样被世人关怀,把它学成也无人问津,连艺术生也不来学习,到是那些宣称要七八年的“热门艺术”被人们追捧。

我忽然明白,美是出自于丑的,它其实蕴藏于丑。外貌不佳,双手茧生的老人,竟可以制作出如此精妙绝伦的作品,他埋头于工艺品默默无闻,不张扬,不招徕,他坚守着文化的传承,坚守着这纷繁逐利世闻真正的匠心。

外貌丑的老赵才是这里最美的存在。

热门推荐
1校园一角
2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3八年级作文
4猫和老鼠看图写话二年级
5走过青春花季
6第一次骑自行车
7爱如暖阳
8参观南京博物院
9感恩与青春同行
10我与同学有个约定
11雨滴在心灵上的声音
12西湖游览
13流淌在生活中的温暖
14寻路
15关于风的作文
16成长的蜕变
17我的老师
18人总该有一种坚守
19因为亲近所以美好
20谈孝顺
21元旦晚会
22糖画的味道
2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4春节优秀作文
25我学会了跳街舞
26同学小传
27大学班长竞选演讲稿
28春节趣事
29那缕阳光最美
30美丽的秋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