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锅壁的作文

【篇一:寓言故事两只螃蟹】

一天,螃蟹兄弟俩正在河边散步。

他们发现,离他们不远处有个用石头堆起来的炉灶。虽然在他们出门前,妈妈叮嘱过,不能到危险的地方玩耍。但是他们没有听妈妈的话,兄弟俩抱着巨大的好奇心,悄悄地接近了炉灶。

他们先在起伏不平的石灶上走,然后又爬到锅沿跳舞,可是一个转圈还没完成。只听“扑通”一声,兄弟俩双双掉进了装满水的锅里。

兄弟俩惊慌失措地在锅底四处探寻,希望能找到一处缝隙挤出去。可是锅里根本没有缝隙,水还满满当当地装着,一滴不漏。他们只能改变逃跑路径,沿锅壁向上攀爬。可是,铁锅实在太滑,他们刚爬了两步,便重重地跌了下去。兄弟俩拍拍钳子,爬起来,重新往上攀爬。不一会儿,他们又重重地滑落下来。5次,6次,10次……

有那么一两次,眼看就要爬到锅口了,一阵风吹过,他们又前功尽弃。

哥哥对弟弟说:“看来我们要困在这了,壳再硬也……”“不会的,刚才就差一点点了。”弟弟说完又重振旗鼓,一钳一钳地向上移。只见他一上一下不断来回,终于,抓到了锅口的边缘。弟弟用尽最后的力气,爬出了铁锅。

这时,哥哥还在锅里望锅兴叹。“别怕,我去找绳子救你。”弟弟气喘吁吁地去找绳子。

这时候,一群穿着五颜六色的人回来了,他们在锅里放了一些东西,加了点水,添了几根柴,点燃,盖上锅盖。

弟弟回头望着那升起的炊烟,心中充满无限的悲伤,垂头丧气地越爬越远了。

【篇二:我是一片茶叶】

雨后初晨的茶田上空弥漫着雾气,刚升起的太阳慵懒地散发着光芒,天地茫茫。我睁开眼睛好奇地端详着四周:经过昨夜如细丝般的淅沥小雨,小山坡上的茶田更加碧绿,一排排茶树在雾气中朦胧,新萌芽的小叶看不清也数不尽。

阳光轻轻悄悄地挪移着,雾气也几乎散尽,但空气的湿润似是未变。茶田的那边,三五成群的少女说笑间翻转手腕,左臂上挎着的竹篮内己铺满薄薄一层茶叶。一个着蓝布衫的女孩来到我的这株茶树边,指间一掐,小露珠从我身上滚落,一阵钻心的疼痛从我的柄处传来。我掉入了竹篮,风拂过伤口,我禁不住疼,昏迷过去……

再次醒来是在一口大锅中,周围的姐妹们告诉我:“这是最重要的一场磨炼——我们会经受高温烘烤和铁铲的翻搅,只有通过这场考验,我们才能去梦中的远方。”我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身下的锅壁已经变得灼热。本能使我想远离,可我除了微微卷曲无法可施。既然没有退路,那就背水一战。随着锅壁渐渐升温,水分也在不断流失,我咬紧牙关,默默忍受。

我似乎达到了传闻中的“脱水”状态,眼前发黑。周围有很多小伙伴都难以为继,叶面开裂,意识全无。我也并未好到哪里,勉强保全叶面,意识即将涣散。我要离开了吗?要不然,放弃吧!不!不可以!我要去远方,散发馨香!一种信念支撑着我坚持……终于,我感到锅壁的温度一点点降低。当我被捞起放入密封盒中时,我疲惫的身心推我进入梦乡,我失去了意识……

几天后,一方木桌旁坐了三四个青年,桌上一套蓝纹梅兰青瓷壶盏,三四本淡墨飘香的书。“你们看这里。朱红玛瑙簪金钗,百褶留仙素绿裙……曹先生不仅刻画人物生动,这细节也未曾疏忽。可还记得大观园的描写?“一位青年指书细品,似是唇干,低抿一口青瓷盏中的新茶,我看见他双眼一亮,咂咂嘴又道:“这龙井今年格外地受捧,原先本是些许不屑的,今日可算开了眼界——果真有先苦后甘,回味无穷之妙!”其余人也都附合。

这一切被我尽收“耳”底,心中十分甜蜜。不禁回首感慨:“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只不过是百炼成钢”。

青瓷盏中我打了个旋,沉至杯底。

我,一片龙井茶叶,以我的付出换回梦的远方,于此,结束一生。

【篇三:记忆中的味道】

“咚,咚,咚”我用力地敲了敲这锈迹斑斑的朱红大门,门两旁的石狮子威风不如当年,绿幽幽的青苔一茬一茬长在石缝中,生命力顽强。门开了,先窜出来一只黄猫,一阵阵芝麻香弥散在院里。接着,一个略带惊喜的声音传来:“小乖,你来了!”我径直走进大门,顺着芝麻香。

一间不大的小屋,却承载着我味蕾的整个回忆。奶奶坐在一把上了年纪的矮凳上,在做芝麻饼。我轻车熟路地从一隅端出一个灰扑扑的铁桶,倒扣着放在奶奶身边,坐了上去。奶奶认真地擀着面皮,嘴角噙着笑容,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我知道,奶奶在做我最爱吃的芝麻饼。微风从奶奶银色的发隙间掠过,与时间嬉戏。一张张擀好的面皮直挺挺地躺着木色的桌面上。面粉纷纷扬扬地抖落,飘到地上,消失不见。奶奶揉搓着面皮的大手,长满厚茧。

芝麻香一股股的浓郁了,仿佛浮在了空中,一大团。我不用奶奶招呼,起身走向大炉台,一下子掀开了木板排成的圆盖,白雾扑面而来,暖暖的,像奶奶的手在抚摸着我的脸颊。我从炉台中拿出一碗熟芝麻,拌上白糖,用力碾压。

“小乖,拿来吧,让奶奶来。”奶奶接过碗,开始包。她一手托着白面皮,一手握着勺,长勺伸进碗里舀了满满一下,又是一下,全塞进面皮里。放下勺,两手齐上,一边转皮一边收,黑乎乎的陷撑满了皮,在奶奶手中一颤一颤的,一不小心会破似的。“多包点,小乖多吃点。”奶奶自言自语。一个个芝麻饼被送进了大锅,一壶桂花油顺着锅壁滑进来,一时浓香四溢。我依偎在奶奶身边,默默地看着火苗忽上忽下,忽明忽暗。

收起记忆的闸门吧,毕竟往事不回头。芝麻饼的味道已经成了用不愿忆起的终点。就这样停下吧,让记忆里的那个小女孩可以陪奶奶一直看火明火暗,直到天荒地老。

【篇四:春节趣事】

一年当中有很多美好的节日,而我最喜欢和难忘的就是春节。在春节可以贴春联,穿新衣服,走亲访友,吃饺子,而我觉得最有趣的就是包饺子。

一开始我还不会包饺子。于是妈妈就教我怎么包,她说:“首先把小面团擀成中间厚四边薄的面皮儿,然后将面皮儿两边一掐。把馅儿紧紧包在里面,一个像小船儿一样的饺子就做好啦。”我说包饺子还有这么多步骤啊,于是我就包了起来,包了几个也没有成功。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继续练习,虽然包的饺子像吃不饱饭似的,但总算成型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接下来,妈妈对我说:“饺子里还可以放糖,谁吃到这个糖饺子,谁就在新的一年里甜一年,于是我们坐了起来。”首先把红糖和面混在一起拌均匀,取一个面皮儿,放上拌好的红糖。面皮对折后再将两边包紧,在向中间挤一挤,糖饺子就包好了。我举着我自己包的糖饺子给妈妈看,妈妈看见我哈哈大笑并说:“你去照照镜子吧,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哇,镜子里的我被面粉弄成了大花脸,看到后我也笑了。”包饺子真有趣呀!

饺子全包好时,煮饺子的水也开了,一个个饺子像一群群白鸭子,兴奋地跳进锅里,等水再次煮开时,饺子全都浮了起来,只见妈妈用勺子贴着锅壁是在锅里转动,防止饺子粘在一起。大约20分钟左右,饺子变得又白又胖,锅里飘来一股浓浓的香味儿。

香喷喷的饺子上桌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爸爸说饺子的谐音交子,寓意辞旧迎新。我边听边想着,真想吃到那个糖饺子。我一边津津有味的吃一边振振有词的说::今天我非吃到糖饺子不可。突然我感觉嘴里甜蜜蜜的,定眼一看兴奋地叫到:“我吃到糖饺子了。”爷爷奶奶笑眯眯地看着说,:“祝我大孙子在新的一年里玩儿的‘甜’,吃的‘甜’,学习更甜’。”我也举起饮料,祝我的家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我们一家人沉浸在春节的欢乐中,真是其乐融融。

【篇五:为家人做一道菜】

今天,老师交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的任务——烧一道菜。我既紧张又期待。

到了晚上,全家人都饿得不行了,我赶忙行动起来。我烧的这道菜叫葱油文蛤。先烧上小半锅水,为什么要烧水呢?等会儿再告诉你。在水烧开前,赶紧将葱、姜、蒜洗好、切好。水终于烧开了,我抓了一把文蛤就往锅里扔,沸腾的水马上溅了出来,我直喊:“疼,疼,好疼啊!”我的声音惊动了妈妈,妈妈一个箭步冲到我面前说:“放文蛤时,一定要沿着锅壁慢慢放。”我按妈妈的方法做了一遍,发现水还真不会再溅出来了。所有文蛤终于成功入锅,过了一会儿,它们竟然全都张开了大大的嘴巴,好像在大声地喊着:“热死了,热死了,谁来救救我!”现在知道烧水是什么作用了吧!可以将文蛤内部的沙子清理干净。

我要开始烧了,在锅里倒上一些油,然后将彻底洗好的文蛤放进锅里,它们就像是在热锅里的蚂蚁,东跑跑西跑跑。妈妈说:“将文蛤翻一翻吧!”我翻了翻,没多久,手就酸了。放入老酒、生抽、盐,水马上又溅出来了,我害怕被烫伤,马上退到了离锅三米远的地方,踮着脚尖,伸长着脖子,费力地翻炒着。手也酸了,脚也酸,整个人都酸了。原来烧菜这么辛苦、危险,以后我要多体谅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尝了我做的菜,说:“嗯,像你这样的新手,已经很不错了。”听到了爸爸妈妈的赞扬,我满足地笑了。

【篇六:煮馄饨】

元旦最后一个休息日,我早早地起来,看见爸爸妈妈仍然在睡懒觉。我忽然有了个主意,想给这正在有节奏地打呼噜的两人一个惊喜。

这惊喜是什么呢?当然是今天的早餐咯!今天,我打算煮二十来只馄饨做为早饭。

于是,我拿出在冰箱里被冻得雪白的馄饨,数出25个,放在一个大碟子里。接着,我将一大盆水倒进锅里,把火开到最大。水差不多全开了的时候,我就将馄饨一个接一个地沿着锅壁滑入锅底。我用铲子轻轻地拨开馄饨,防止馄饨皮粘在锅底,然后就盖上盖子。两三分钟后,水开了,该加冷水了。我用碗盛了许多水,倒了进来,原本沸腾的水面顿时安静了下来。就这样,我加了三次冷水。最后一次水开了,只见那些馄饨随着开水一起翻滚开来了。既然馄饨都已经浮上来了,颜色也变得透明了,馅里的荠菜的绿色又显现出来了,说明馄饨熟了。

我把馄饨盛了出来,放在客厅的桌子上。大概是馄饨的香味唤醒了两位熟睡中的人,睡眼惺忪的爸爸妈妈出来了,惊喜地看到桌子上摆着热气腾腾的散发出玉一样光泽的馄饨。我看到他们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们三个人品尝了一口,果然很好吃,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正如克雷洛夫所说,“只有劳动换来的面包,吃起来才是最香甜的。”

以后我回想起这个元旦假日的早上,肯定还是最香甜的!

【篇七:老家的汤米粉】

今天,我打算试试做老家的汤米粉。我和爸爸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我老家的汤米粉叫做牛丸鲜虾米粉汤,要买新鲜的草虾和正宗的汕头牛肉丸,还有芫荽、瑶柱等配料。

一回到家,我赶紧把草虾,汕头牛肉丸洗干净,然后盛了一碗清水把瑶柱放进碗里让瑶柱慢慢泡软。我把水瓜削了皮,切成条状。我开始准备配料,把姜片切成丝,把蒜头捣碎,用刀背把葱头拍裂开来。接下来,要给虾做做“小手术”。我把虾头、虾身和虾尾的壳一一剥掉,把剥掉的壳装进碗里。虾壳可是宝,含有许多钙,可以帮我补身体,可不要扔掉浪费了。光溜溜的虾背上,爬着一条细细黑黑的线。啊!好古怪,那是什么?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说那是虾线,是虾的排泄物,要清除干净。我用刀尖沿着虾背把虾剖成两半,用手指把虾线慢慢地挑出来。挑虾线真费工夫啊,所谓“慢工出细活”,我们需要一点耐心才能做出可口的美食。

准备完毕后,我开始煮米粉了。一想到火,我紧张得不知所措,爸爸让我放心。点火后,我小心翼翼地倒花生油,我的手抖得像秋天里满苞的稻穗一晃一晃的。我赶紧把姜丝、葱块和蒜头倒进锅里,油在锅里滋滋滋地响,像是晃动手脚在做伸展运动。接着,我把洗净的虾壳倒进锅里炒,等虾壳炒到变色后再倒一勺水,然后把锅盖盖上。爸爸让我煮5分钟后再揭开锅盖,可锅里传出来一阵阵咕咕咕的响声,我哪里忍得住啊。我偷偷揭开锅一瞧,一锅水变红色了,那是虾壳的颜色啊!啊!锅里的水起泡泡了,一串串的,咕咕响,是不是有金鱼躲在水里悄悄在吐气练功呢?5分钟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盖,一股鲜甜味道扑鼻而来。我把虾壳捞出来扔掉,然后把米粉顺着锅壁慢慢“滑”进锅里。爸爸告诫我千万不能因为害怕把米粉丢进锅里,那样会被开水溅到烫伤。虽然明知开水不会溅,可我依然紧张得满头大汗。下完米粉后,我又把瑶柱、炸蒜蓉、鸡粉和高磷虾粉倒进锅里和米粉一起煮。等水重新沸腾后,我又把汕头牛肉丸顺着锅壁慢悠悠地“滚”进锅里。等牛肉丸煮熟浮出水面换气后,我又把草虾放进锅里,然后加一小勺子盐,再撒上一把白胡椒粉和芫荽。

出锅了,厨房里盛满了鲜甜的香气,真有“春风花草香”的味道啊!我第一次做老家的汤米粉,虽然有一点害怕,但下次一定会更加努力!

【篇八:第一次煮汤圆】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如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第一次学做包饺子,第一次踢足球……然而最让我难忘的是第一次煮汤圆。

欢天喜地的春节结束后,家里的冰箱中却睡着许多白色的小汤圆。为了给冰箱减肥,在一个春暖乍寒的早上,妈妈决定煮汤圆。我得到情报后立刻毛遂自荐:“妈妈,这汤圆让我来煮吧!”妈妈阻止不了兴致勃勃的我,只好千叮万嘱:“栋栋,锅里先放冷水,等水煮开了再放汤圆,要让汤圆从锅壁滑入水中……”妈妈滔滔不绝地讲着,看着满脸写着不放心的妈妈,我笑眯眯地看着妈妈说:“儿子邀请你当顾问如何?”妈妈被我的话逗乐了。

说干就干,我小跑着先把冰箱中的小汤圆请到了厨房食物料理台上,然后心急火燎地往煤气灶上的黑色铁锅中注入小半锅的水,结果厨房地上、煤气灶上留下了许多水的痕迹。顾问一边擦水迹一边柔声细语地说:“不要着急,这不是参加比赛,安全第一。”我边答应着边打火,并把火调到中等,转身把冻得硬邦邦的小汤圆的外包装三下五除二拆了。突然发现锅盖还静静地等候在锅旁,连忙小心翼翼地给锅戴上安全帽。静静等待了几分钟,透过锅盖的玻璃窗发现调皮的火焰将锅中的水吹出了许多泡泡。这时,我急了,连忙问:“老妈,汤圆能下水了吗?”

“可以让汤圆赴汤蹈火了”。接到指令,我连忙揭开锅盖,手忙脚乱地让“小白球”沿着锅壁滚落到水里,这些“小白球”一点也不畏惧水的温度,一个个都沉入水底,而且你挨着我,我靠着你,好像聚在一起取暖似的。我可看不下去了,果断地把火调到最大,大事不妙,锅中的水发怒要出逃了。正在我六神无主时,顾问及时往锅中加了小半杯水,又将大火调回到了中火,成功镇压了想要出逃的水。经过刚才的险情我也懂了大火适合快速翻炒食物。过了几分钟,锅中的水又开始吐泡泡了,但是那些“小白球”仍纹丝不动地躺在锅底。不能用火功,那我就用锅铲给你们挠痒痒。我拿着锅铲轻轻在锅中翻动,在水中翻动几下后小白球又沉入了水底。顾问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轻摸着我的头说:“你再往里面加半杯水,看看会怎样。”听了顾问的话,我把刚才剩下的半杯水又倒入了锅中,再把锅盖盖上,当锅盖周围冒白气时我打开锅盖,米白色的汤水中“小白球”半沉半浮着。我又重复了一遍第二次的步骤,几分钟后,固执的“小白球”终于完全浮上了水面,而且比原来胖了许多,身体也变得软软的,滑滑的,亮亮的。

“妈,吃汤圆喽!”我端着汤圆出来,递给饭桌前妈妈。开始品尝汤圆了,顾问给我竖起了两个大拇指。我们共同享受着劳动的快乐,笑声充满家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次虽然有很多,但是这个第一次使我明白:共同体验、彼此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篇九:煎蛋记】

下午妈妈出去了,我的肚子却在这时轻轻地叫了起来。看来,今天的点心只能自己解决了——我要做煎蛋!

我跑到冰箱前,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鸭蛋,又从碗橱里翻出一个碗,把蛋在碗边敲一下,扒着裂缝把蛋清蛋白倒进碗里,拿一双筷子把蛋打碎,当然,我没有忘记加一小勺的盐。可是,当我用筷子打两圈之后,我忽然想到:“也许我能在蛋里加点什么!”我又在冰箱里翻了一会儿,找到了一些可以加到炒蛋里的食材——香肠、鱼丸和蟹肉棒。我用锅接了些水,放到灶上,打开煤气烧起水来。我把一颗鱼丸、一根蟹肉棒放在一边准备,把香肠去掉包装这时,水正好开了,我打开锅盖,把鱼丸和蟹肉棒放了进去,盖上锅盖。我又把香肠切成一片片的,打进放蛋液的碗里,端起碗来打蛋。

又过了一会儿,水再次烧开,又闷了半分钟,我把火关了,把锅盖打开,将鱼和蟹肉棒夹了出来。它们冒着丝丝的热气,好香啊!我把它们切成丁,放进碗里,把锅里的水倒了,开火把剩余的水烧开,把油倒下去。送油瓶“回去”后,我就把待在锅底的油左右晃晃,让它们“走过”锅壁。把锅放平后,我用左手把蛋液放了进去。锅里顿时发出“呲——”的声音。我左手不动,让剩余的蛋液一点点地滴下去,右手晃动锅,让蛋液像刚才的油一样“跑过大江南北”。我估计底部的蛋液已经熟了,就把蛋翻过来,让顶部的蛋也煎到。又过了一小会,顶部的蛋也熟了,我就关了火,把蛋盛出来。

当我准备大口开吃时,突然,妈妈开门进来,一进门就说:“嗯,什么东西,真香!”我颇自豪地说:“我煎的任氏蛋饼!怎么样?”她迭声说:“不错不错,给我也来点!”哈哈,这位“素食小姐”也被我的蛋吸引了!

热门推荐
1潇洒走一回
2我的老师
3暑假趣事作文
4门外与窗前
5我和嫦娥的一天
6那一刻我长大了
7可贵的弯腰
8美丽的秋天
9第一次当小店长
10盛夏,晚霞,我们
11我的暑假生活——新加坡之旅
12我的春节
13爬山
14第一周作文
15那天,雨一直下
16门外与窗前
17我的心爱之物
18美丽的雪乡
19有你真好
20关于雪的作文
21雨中的小草
22军训心得
23记第一次篮球课
24爱心在人间
25你就是一道风景
26最悠闲的人
27家乡的美景
28吃饭众生相
29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30最近比较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