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避世的作文

【篇一:我心中的陶渊明】

陶渊明是一位我非常喜爱的古代文人。到目前为止我对陶渊明的了解仅限于课本和一点零星的课外读物,所以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陶渊明是一个正直、率真、洒脱、有个性的人。他的真性情总能吸引我,同时我认为陶渊明的洒脱和诗仙李白也有所不同,他的洒脱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脱俗清幽的感觉,而李白带给我的更多的是豪爽仙侠的气息,相比之下我更要喜欢陶渊明。

有些人认为陶渊明消极避世,周敦颐把他定位成无为的隐士,我一点也不认为陶渊明是无为的。下课和同学讨论时,有人为了反驳我,将只知道种豆采菊的陶渊明和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以及范仲淹作对比。我认为有必要从他们所处的朝代与他们的身世经历去深究一下:

陶渊明出身在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也算是名门了,按理说从政应是一路绿灯。可是无奈晋朝官场实在太过黑暗,贪污、腐败的情况远超《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陶渊明这一小股清流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整方田地的污秽,再说了因为为人正直、率真,反对贪污而碰上几个大贪官的利益,可怜的他,官只能越做越小了。毕竟侯亮平存在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的小说里,他在书中所作所为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放在晋代的陶渊明身上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陶渊明就算把栏杆拍遍,发出无限的感慨想尽无限的办法也无法改变沼泽一分一毫,于是乎,就只好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山林,寻找自我解脱的道路。

至于滕子京和范仲淹,他们被贬因为在朝廷推行新政而被守旧派谗言污蔑。就算被贬,也是太守官职,将落后贫穷的东晋时代的芝麻官-陶渊明,拿来与大宋天下的太守作比较,就好比将普通的大学生创业者和王思聪作比较一样,前者的创业资金只有几千,好一点也就几万,至于后者,创业资金也不多,就两个亿。这结果不用猜想。

再来谈谈陶渊明的喜好——菊花。在我看来菊花的傲骨,坚韧,不与世俗争奇斗艳的精神都是无可比拟的,为何因陶公喜欢就平白无故被扣上隐士的帽子?周敦颐自夸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陶渊明又何尝不是一朵莲花呢?如果他所在的官场不是污泥,也没有那个官场是泥潭了;如果他出淤泥有染,那也不会被后人扣上消极避世的帽子了。他能做到“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正是他的洁身自好的表现啊!至于他的《桃花源记》恰恰是他归隐多年一直牵挂天下百姓的证明,正是他心系天下才画出了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的宏伟蓝图。

这么正直,忧国忧民的伟人无奈被逼出官场,本想着退出那污秽的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让后人知道自己的一身正气,现在可好被后世人说成消极避世!实在让我为陶公深感不平啊!如果当时不退出,死撑着,后人只会说他跟所有的官员一样无能腐败同流合污,这真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嗟夫!无从可乐耶!”听到后世如此评价自己,陶渊明也是欲哭无泪啊!

【篇二:爱莲说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读点经典》里的一篇文章,名叫《爱莲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宋代的周敦颐。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的周敦颐对莲花的喜爱。周敦颐先写晋代的陶渊明独爱菊,因为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再写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因为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而周敦颐独爱莲,因为莲花是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周敦颐通过莲花与牡丹、菊花的对比,表现莲花的高洁,表达了周敦颐独特的的审美情操,以及对人云亦云之流俗的厌恶。周敦颐将自已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也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会象莲花一样不与百花“争先恐后”以怒放,不嫉妒牡丹的富贵娇艳,静静以在池中过着自己的生活,高洁、谦虚、自信,这份平静的美丽让所有人折服,“中通外直”,“心胸宽广”,“不蔓不枝”,不攀附权势,确实让人产生敬意——“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相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人总会赢得所有人的尊敬!

我应该像莲花一样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有爱心,要乐于帮助别人,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们,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团结同学、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社会很复杂,我要先做好一个学生,长大后进入社会才能做好一个社会的公民,做一个莲一样的人,高风亮节,清雅脱俗,花中君子,她的美好形象,是“美”的化身,相信莲教给我的品质,定能让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莲的品质是我一生的箴言,我要象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社会多做贡献,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让我从我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吧!

【篇三:桃源人,我想对你说作文】

【篇一:桃源人,我想对你说】

多少年前,五柳先生一支超脱世俗的仙灵之笔点墨渲染,勾勒出一片令人向往的世间仙境——桃源。桃源望断何处觅?身居桃源的人啊,可知外面的多少流年变迁?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想对你说大千世界里的无穷故事,想对你说世人对你们的不倦探求。

桃源人,你们可知道,你们的屋舍俨然,池塘桑竹是多么令人向往,以至后世多少人甘心归隐农园。你们可知道,你们的鸡犬相闻,黄发垂髫也是多么叫人歆羡,引得无数人告老还乡只为那一份难得的悠然。不管乱世盛世,你都拥有最令人羡慕的物质家园。

桃源人,你们可知道,你们的与世隔绝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使太多名士一如你们出世独居,你们可知道,你们的悠然自得羡煞了多少人间劳碌客,让经纶世务者也忍不住为之抛弃浮华。无论寒士大夫,你们都拥有最叫人向往的精神城堡。

谁能让时间为之止步?桃源人,历史在你们面前不能推动一秒,你们不仅有安适的生活,更有悠闲恬淡的心境,不随桑田沧海动,不为乾坤日月移。这得天独厚的梦幻之境,多少年来,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从文人雅士到目不识丁,使任何人都向往、着迷。桃源人啊,这样的你们是多么的幸运,与貌似威严的皇帝相比,你们才是真正的精神之王。

可是,你们又是何其不幸。

与世隔绝的你们也许避开了俗世的纷争,可难道真的不想在乱世中有一番作为?生活淳朴的你们,也许富足的享受着衣服与食物,可难道真的不想同外面世界一同发展?封闭了与外界的交流并不可悲,可悲的是禁锢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再看一看,哪些与你们一样企图把自己隔绝的人吧:林和靖纵有梅妻鹤子的无限风流,终不过是梅枯古书,鹤死荒林;近代多少避世的官员们隐而不仕,却仍不免在日寇的铁蹄下遭人凌掠,消极的避世不但得不到自己的解脱,更使时代无法进步。一味将自己与世隔绝,就只能一代一代重复着先人的秦汉生活。你们只是徒把曾经演绎了一遍又一遍,实则只是行尸走肉般不见自我。

如今,又时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偶尔需要闲坐桃源的宁静,但不可放懈的是永远前进,不息奋斗的心。桃源人啊,你抬头看一看吧,如今的世界多么万端变化,多么更加美好。

桃源人啊,我想对你们说,坚守故土的纯朴与面对新的世界间,路在你们脚下。

【篇二:桃源人,我想对你说】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你或许可以出来走走,外面的世界鸟语花香,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秦汉时期的封建统治已经一去不复返,多少个王朝已经升起又降落,之后,离我们渐行渐远,现在没有王,因为我们的所有人都是自己的王,现在没有压迫,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哦,你或许会问现在是什么社会,我告诉你,现在是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你可以走出这个洞天了。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现代社会是和平安宁的。没有战争的硝烟弥漫,没有兵戈铁马的铮铮响声,更没有因战争而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的家庭,所有人都其乐融融的生活着,我们的祖国正笼罩在一片祥云之下,沐浴在一片暖光之中。这里仿佛就是一个桃源之外的桃源,不,这里比桃源更好。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

哦,你问我们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桃源人,我想告诉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的人们会相处不融洽吗?在你们古代的思想伟人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熏陶下,人们温文尔雅,在现代社会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人们积极向上,又沉浸在如此之多的文豪的精神食粮中,受之熏陶那会浮浅?

人们礼让随和,亲切不已。行走在路上,时常看见尊老爱幼的同学,看到拾金不昧的大人,看到保护环境的老人,人们都为这个世界发现着自己。

哦,你又问这个世界有没有坏人?当然,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和谐的人和事。就像每一首交响乐演奏中都有不熟练的琴手的声音,就像每一个苗圃中都会长出杂草,这不足为奇,但我相信,在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国度,所有人的心都会变得澄澈和明亮。

桃源人,你出来走走吧,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在变。即使山河依旧,却不再是原来的风景,也不再是原来的感受。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走出这片山之间的缝隙,走出这夹岸数百步的桃林,你会感受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气象万千,这里令你心旷神怡。或许,你会以为你走进了另一个世外桃源。

【篇四:安于现状非所宜】

同是一源头出发的两条小溪,一条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的现在,一条则依然是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我原做的,则是前者。生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前者,一种则是后者。前者,行程多艰险也多磨难;后者行程则平坦也安适。可前者的经历丰富多彩,动人心弦;后者的故事像一杯白开水,寡淡无味。

我愿意的,是做个迎风破浪、直济沧海的生命勇者。安于现状的避世之人,除了明哲保身,什么也没有。

孔子的灵魂本就散发出一种不安于现状的气息,万方多磨难的他,宁愿在乱世之中为人民谋幸福,却也不甘做长沮、桀溺那般避世之人苟且活着。他扬起漫天的尘土,同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两千多年,一直受人敬仰。他绝没有安于现状的意思,即便仕途窘困,毅然十四年周游列国,改变一潭死水般的现实。

若是安于现状,也无精彩可言。轻轻地缓缓地流着,拒绝外界的接触,到头来还是老样子。做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多精彩。为了眼前的井口的光景,放弃一整个海洋,实在愚蠢难耐。海伦?凯勒没有安于现状,战胜了疾病的困绕,做杰出的女性。海明威没有安于现状,一身弹壳碎片,证明了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曾轰轰烈烈地存在过,激起千万丈高的大浪,撼动远方的天空。

尽情大胆地流淌,会发现有许多从未听闻的美妙。春天,努力挣开坚硬的束缚的破土而出,绿绿的生命奋力地往外,未曾料到柔弱的生命,竟是如此的坚硬。芽上或有泥土,那也是可爱的。因为没有沾上泥土的,都腐烂在了黑色之下。夏天,有勤奋的蚂蚁在一片骄阳下搬动食物,等待的是接下来的美味与饱餐的兴奋,尽管大汗淋漓,却要比饥肠辘辘来的痛快来得洒脱。秋天,花瓣落叶纷纷落下,不惧死亡与身葬何处,漫天的纷纷扬,是多么令人惊叹,令人难忘。安于现状固执地守在树枝上的,枯黄而丑陋地逃离下来时,冬天也来了。

安于现状,着实出淤泥而不染,但不安于现状在淤泥中也会收获意外的惊喜,或美丽的风景,或难忘的经历,或淤泥的养料,只有敢做出改变,才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两条小溪,一条清澈平缓,一条浑浊激荡,我愿意做的是浑浊激荡的那条。平缓的,也许没流到大海,就干涸了。?

【篇五:隐居不应被提倡】

提到“隐士”二字,人们都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古道仙风、看破红尘的高人形象。然而对于社会来说,我们真的需要那些隐士吗?他们又为这个社会、国家做了什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堪称隐士之中的代表人物。陶渊明外出为官,后因厌恶官场的险恶,于是解印辞官,回乡隐居。他走的洒脱,但是他回乡之后除了饮酒采菊之外,又为国家做了什么?他一走了之,但是百姓还在继续受苦。他看似洒脱的背后,有着消极避世的心理。

同样的看破红尘,同样的厌恶官场,但苏东坡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苏轼满腔的报效祖国的热血被一群小人破坏。他被一贬再贬。从京城到黄州、到密州、到杭州、到惠州,甚至是遥远的海南。而他却在贬谪之路上感受了百姓生活的不易,于是被贬何处,何处的百姓就会受益。他在位兴修水利,抗灾救民。杭州有苏堤,惠州有苏公祠。他的爱民之心会用被世人所铭记心间。

我认为一个人即使如何遭受打击,都不应该被打倒。真正的强者就如同苏轼一般,尽管上天待他不公,他也不会消极避世,反而以更热情的为一地之官,护一地之民。如果世人都如渊明一样,你也隐居,我也隐居,那当天下有危难之时,何人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我们可以看破红尘,看淡名利,但一定要去做一个对集体有用的人。尽管我们不在乎那些名利,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才是真的值得我们去高兴的。如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

隐居不应该被当今社会所提倡,我大中华儿女都应是心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让我们共同构建一个强生的国家,以吾辈之青春,换万世国泰民安。

【篇六:寻找心灵的南山】

《菜根谭》中有言:“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人生于世,不过一场百年的造访,何必拘泥于高度的延伸,而不得开心颜?

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开阔了视野,却也产生了更多的欲望,人们追求利益、物质,不断想要攀登到更高处。而这过程中,人们与自己的初心渐行渐远,于是人们又开始悲春伤秋,叹息良辰美景虚设。可是他们又何曾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荡?不断地追求高度,却忘记了宽度的拓展,导致根基不稳,结局终是轰然塌陷;涉猎于各个领域,却在任何方面都无所建树,不甚悲乎!

反观那些能够淡泊于世、不为高度所困的人,大多能达其所欲。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就是这样的人,无数个夜晚的冥思苦想,甚至深居避世,只为潜心研究,最终证明出了庞加莱猜想。然而,当人们将镜头聚焦于他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淡出人们的视野。他拒绝了学术荣誉,因为他所追求的并不是高度,而是出于对数学的热爱,只想证明自己。他选择了继续深居避世的生活,潜心一志完成他所热爱的工作,他是意气虔诚的守护者,拒绝高度的大智者。

纳兰容若,从他降生在王府便注定了极不平凡的一生,可是他所追求的并不是名利。他享山珍海味,却思粗茶淡饭;他处红墙绿瓦,却慕竹篱茅舍,他始终保持淡泊心境,一首《饮水词》更是给后人留下了无数感动。他在人群中享受着天真,坚守心灵的纯粹,在诗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生的意义不只是在高处才能得以显现。孔子在杏坛讲学,李时珍在山间品药,苏格拉底在闹市讨论,他们都不处于让世人仰望、难以企及的高度,却能名垂青史,原因是他们都在既有的高度避免了倾轧,释放了精彩。

攀高,是对自身的超越,而非欲望的化身,邪恶的附丽。前者指向光明,后者则通往万劫不复的深渊。一味地追逐高度会让人遗失初心,在有限的高度将生命绽放到极致才应是我们的追求。寻找心灵的南山,停下追名逐利的脚步,如杨绛先生所说,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篇七:由庄子思想说开去】

庄子,中华大地上诞生的文化奇人。庄子在处政、为人处世、文章、思想、生活智慧等方面独具高格、与众不同。

庄子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相反。儒家思想更强调积极入世、服务社会、报效国家,而庄子则强调人的自然天性,人在自由和精神层面上是绝对独立的。在今天,庄子的思想仍具有很强的教育与启发意义。

提到庄子,我们先想到的必然是庄子的《逍遥游》,而提到《逍遥游》我们先想到的就是“北冥有鱼”。所以,《逍遥游》可谓是集中代表庄子哲学思想的一篇杰作。本文以大、小事物相对比,说明了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自由,而是相对的自由,任何事物都要遵循其本真规律。而在文章的构思上,采用了文学上的形象思维的写作手法,大量运用了浅近的寓言、神话、对话,其文资多彩丰富。庄子的想象就好似一匹骏马驰骋于宇宙,通过妙趣横生的题材,表达了自己鄙视高官厚禄、否定现实,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在将宇宙万物集于一张纸上,得万物于一文充满生机和遐想的《逍遥游》中,我想,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读者都会被这富有艺术魅力的文笔所吸引,同时,这篇文章也在中国寓言史上画出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全文的构思之中,围绕中心安排了比喻、阐理、表述三个部分。在设喻中,以鹏和鶠都无知地借助风力而飞翔之事,各自显示出傲慢得意的形态;转到第二部分,从政的高官贵人们并无过人之能却展现出自己所谓的能力,最后都如同鶠一样渺小又可怜,文章最后提出靠豁达、无欲无求来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自由虚无的境界。

整篇文章构思精巧,善于将想象与现实结合起来,善于将设问与讽刺相结合,吸引读者们边读边思、边思边读。第一遍读完后觉得不痛不痒,只觉得想象力丰富,但待你一遍又一遍的去品读之后就会惊觉“这真是直击灵魂啊!”,使人过目难忘,而这正是庄子这篇著作的构思特点。

除了《逍遥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也是庄子的经典辩论,文中两位好友一起游玩于濠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文本以对话形式展开了一场人能否感知鱼儿的快乐的辩论,其题虽小,但其旨甚大。用以子之予陷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将主题层层深入,二人在辩论之中所展现出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谈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以怡情益智的曼妙享受。

呆若木鸡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而这个成语就出自于《庄子》之中。这则寓言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同时又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而在庄子看来,真正的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艺与能力的人表现出来的或许看起来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认为胆怯,但在非常状况之时,他们却往往展现出非同寻常的强大能力。而庄子借用这个寓言故事正是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会互相转化的道理,这也正是他特有的辩证思维,正是他的文章迷人之处。

庄子的主要思想和哲学体系既继承了老子的主线,又以此为基础加入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道即是宇宙中万物的本源。而在人与自然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天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他认为“道的自然规律是无边无界的”,冥冥之中没有任何能够操纵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之中自然演化的。庄子的处世思想主张淡然阔达,要从容地面对一切祸福衰乐,不为万物及自身的变化而欣喜悲欢,人生在世要追求自由。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庄子一生不追求做富、不用功名利禄来束缚自己。他主张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对欲望的追求是无限的,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很危险的。

在政治思想上,庄子主张推崇古代的圣贤。他认为万物平等,不应该将人划分等级,出现君臣百姓的阶级之别。他还认为“人为”是没有必要的,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发展自然出现致德之世。

庄子的思想也有一部分避世的思想,有些独善其身,有些自我、自私。我们作为自然人处于社会之中,拥有社会属性,要对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而庄子是不理世事的,他独处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之中。若人人避世,社会又怎能进步!勇于创新、勇于质疑,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更好,社会才能得以进步。总而言之,庄子的思想可独善其身,但不可治国平天下!

虽然庄子的避世思想有不可取之处,但其它思想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借鉴与反思并用。

热门推荐
1词韵绕梁味浓情更浓
2难忘恩师
3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教养的味道
5军训日记
6描写石头的作文
7别样的考试作文
8我的新老师
9接受
10同桌印象
11我身边的好老师
12嘱托
13状物作文
14碎片的记忆
15种糖果
16家乡的井
17成长中的脚印
18换个地方跑操
19我的读书故事
20魔术厨房
21我们班的活雷锋作文
22游小南海
23可爱的小仓鼠
24虫鸣
25亲爱的少年
26这样的我
27我们的新校园
28残芳
29狐狸医生
30我爱我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