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吉尔伯特的作文

【篇一: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利用课余的时间,最近我读了一本世界名著――《绿山墙的安妮》。读了此书,我脑海中浮现了一个个精彩的情节:安妮阴差阳错来到了绿山墙农舍,安妮在学校发生的趣事,安妮获得了艾伟里奖金……

这本生动、感人的小说诞生于加拿大作家蒙哥玛利之笔。作者从小便在爱德华王子岛长大,美好的田园生活培养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作者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融入到了她的作品中,于是《绿山墙的安妮》便诞生了。

《绿山墙的安妮》世界闻名,从出版到现在,得到了许多的肯定及追捧。书中的主人公叫安妮。雪莱。她自幼父母双亡,是一个孤儿,也是一个极富个性的女孩。她曾被两户人家收养过,后来被卡思伯特兄妹收养。

安妮有一头红头发,满脸的雀斑。因为少女的虚荣心,她因此十分自卑。林德太太说她的头发颜色像胡萝卜,被安妮听到了,安妮在林德太太面前大发雷霆。吉尔伯特说安妮是个红毛鬼,安妮甚至用石板去砸吉尔伯特的头。为了使自己的头发变成褐色,安妮更是将头发染成了绿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妮终于明白:善良的内心比外表重要多了。安妮不再在意自己的外貌,放下了虚荣心。

安妮还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安妮将巴里的池塘称为“闪光的小湖”,将林阴道取名为“白色的欢乐之路”,将一片桦树林想象成“闹鬼的森林”……也正是因为安妮丰富的想象力,安妮在困苦之中也能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她的想象丰富了她的生活。

在逆境中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在学习中保持一颗好胜的心,在生活中保持一颗热情的心,在交际中保持一颗理解的心,在大自然中保持一颗纯真的心,在学业丰收中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这便是我从中学到的。

安妮身上虽然也有缺点,但她敢于去面对,去改正。她乐观、好强、热情、善良、勤劳、率真、懂得感恩……这些如金子般闪着光的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赞颂、去学习吗?

【篇二:愤怒与感动——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知恩图报”这是一个很平常的词,但是却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在我读完《绿山墙的安妮》,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的脑海里面就涌现出了“知恩图报”这个成语。

安妮——本文中的主人公。一开始,马修和马瑞拉兄妹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安妮因为小时长相丑陋而不被人都喜欢,马修兄妹不嫌弃安妮收养了她,安妮在绿山墙快乐地和马修兄妹生活在了一起。后来,安妮上了女王学院,马修去世了,只剩下马瑞拉一个人生活在了绿山墙。安妮为了陪马瑞拉,放弃了上大学,选择自学,并且教书。

这本书的内容很简单,但是在这同时,又可以触发我们的多种情感。

11岁的女童安妮,满头红发,满脸雀斑,而且会经常沉迷于幻想之中。但是,安妮心地善良,心灵纯洁。可是,雷切尔。林德太太却说安妮长得非常非常的丑。这让我很愤怒。因为雷切尔太太说安妮长得非常的丑,她并没有顾及到安妮的自尊心,伤害了安妮。

安妮一开始的时候,总是给马瑞拉惹祸。到了后来,学习就变得特别努力,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安妮知道马瑞拉和马修对自己的期望,所以,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为马瑞拉和马修来争光。

第二,是因为安妮在学习上面决心要超过吉尔伯特,所以,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超过吉尔伯特。正是因为这样,安妮努力学习。终于,安妮没有辜负马修和马瑞拉对她的期望,考上了女王学院。但是因为后来,马修突然去世,马瑞拉的眼睛也花了,并且,马瑞拉要卖掉绿山墙。因为马瑞拉和马修收养了安妮,把安妮养大,对安妮有了养育之恩,而且,在安妮的眼睛里面,绿山墙——这个美丽的地方,也早已成为了安妮的家,所以,安妮决定放弃考大学,留在家里面一边照顾马瑞拉,一边自学,还可以去教书。读到这里,让我很感动,一抹眼泪流了下来,滴到了书上。

《绿山墙的安妮》,这是一本有着多种情感的书,十分的吸引人。读完后,让我感到十分的惭愧。父母和家人对我那么好,我却还总是惹他们生气。我以后一定也要像主人公安妮一样,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篇三:废墟】

“在富于浪漫色彩的废墟中蕴藏着一种令人激越的魅力。”这句话出自于吉尔伯特。“废墟”二字,于世人看来,充满着颓废的气息,一副残恒断壁破砖碎瓦的衰景。可对于吉尔伯特,则是另一番别样的风景:废墟之中,拥有着灵魂,充满着精神。蕴藏着的魅力即是传承的动力,于是有了最美的景致。

废墟之美,是一种精神的沉淀。余秋雨先生在《废墟》中写道:“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废墟”之美,是因为它接受过历史海洋的洗礼,有着前人精神的寄托和向往,是一切文明精神的零点。人类的思想赐予它灵魂,自然的双手造就它的躯体,让它成为了建筑的黄叶。就如罗兰说道“没有一个真正新的社会不是建立在以前存在的旧社会的废墟上,而这废墟不是石块,而是有血的肉体”。我们站在废墟上,我们回望历史,我们把握前人的精神实质,我们展望未来。

然而黄叶,却是格外脆弱的,当圆明园在英法联军放的熊熊一把火中变成一堆建筑垃圾,我听到了圆明园无声的抽泣;当人们肆意破坏古墙,用刀和笔无知地刻上自己的羞耻,我听到了长城无助的呐喊;当王圆箓打开一个洞,里面的经卷被取出,散落到中国之外的国度,我听到了敦煌的哽咽。废墟不仅仅是一座经历历史沉淀的“破房子”,更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它们的每一块砖瓦,每一拢沙石,都是无法用钢筋水泥所取代的。它们,决不同于现今所谓的废墟。现今的废墟,缺乏内在的寄托、传承的动力,即使外表富丽堂皇,却只是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这是真正的废墟,甚至连废墟都算不上,只是一堆转眼即逝的尘芥。

为什么一些废墟会拥有灵魂,为什么废墟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都是因为其有着属于自身的那一份精神沉淀,那一份无法磨灭的历史烙痕。

如果没有八国联军的洗劫,如果没有王圆箓发现裂墙后那个隐藏的洞穴,如果没有匈奴的入侵,那么它们到现在也可能只是一座园林,一个洞穴,一道围墙。现在由于这些原因,它们俨然有了自己的灵魂,它们向世人显示着它们的沧桑,向人们的诉说着他们的历史的种种,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清醒地前进。

故而,“废墟”的代言词绝不是残恒断壁,也绝不是破砖碎瓦。“人类在废墟中得到教化”,拥有灵魂的废墟是需要我们去珍惜,去传承的。斑驳沧桑的千年长城,伤痕累累的敦煌文明,这些“废墟”就像吉尔伯特所说的那样,蕴藏着一种令人激越的魅力,一种传承的渴望,一种精神的寄托,这不仅仅是废墟,比起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景致,它就是中华文明的灵魂与黄叶。

热门推荐
1更重要的事
2缤纷暑假作文
3快乐梅园游
4声音的作文
5不一样的春天
6乡下美景
7我穿越到了火星
8新学期新目标演讲稿
9一个可以令我陶醉的地方
10学国学经典做美德少年
11那一次我哭了
12如水月色
13秋之语
14我与图书馆
15如果我可以自由自在的飞翔
16时尚的阴影
17不负青春
18纳米变形衣
19祥林嫂读后感
20帮助他人,帮助自己
21我们的学校,变了
22旧时光的那扇窗
23名字的由来
24淘气的弟弟
25眼泪流过之后
26幸福的味道
27勤俭节约
28我和同桌的较量
29狐狸和乌鸦新编
30谁不说俺家乡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