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龙纹的作文

【篇一:走进婺剧文化】

婺剧,是金华的地方戏,它拥有古老神秘的文化气息。今天,我们来到天姆山存去了解婺剧,去感受它的魅力和文化气息。

首先,我们和一位老爷爷进了婺剧服装的放置处,听爷爷讲啊,穿龙纹黄袍的是皇帝,穿绣了鹤的绿袍的是丞相,同样也穿龙纹黄袍的还有皇后……

接着,我们参观了许多的脸谱,老爷爷说,红脸代表忠勇的人,如关羽,赵匡胤等;黑脸代表正直,铁面无私的人,如张飞,包拯等;白脸代表善于用心计,阴险,奸诈的人,如曹操等。婺剧的脸谱真是有好多含义和文化内涵呢!

我们还跟着钱老师花了脸谱,我画了一张红脸,因为我喜欢忠勇耿直的大英雄,最后大家拿着自己的作品一起拍了合影。

通过这次研学,我了解了许多婺剧知识,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研学。

【篇二:我家里的一件珍品】

我们家窗台上现在还放着一个绘着龙纹的鱼缸,那是五六年前爸爸买来的。

那年我上学前班,爸爸迷上“古玩”,几乎每天都从电影院那儿买东西,平均每天买两三个瓶呀罐呀之类的东西。不知是社会流行还是别的原因,那年头几乎每人都去买“古玩”。又一次老爸带着我去,到了那里发现人山人海,原来这么多人都在买这些破瓶烂罐,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我放学回来,爸爸说要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他和妈妈拼尽力气,将一个绘着龙文的大鱼缸抬进家里来,将它放在了我家的大窗台上。爸爸接着想妈妈保证他以后再也不乱买“古玩”了。

古玩风波总算过去了,但爸爸又开始买小鱼水藻类的东西了。经过了这五六年,爸爸对养鱼有了许多知识。鱼缸在爸爸的精心经营下已经不单单是一个鱼缸,它早已形成了个生态系统。这儿有假山,它们是妈妈从田野里拎回来的奇形怪状的石头堆砌起来的,山上栽种着绿油油的文竹和小草,有时爸爸还会捉来不知名的小虫子放在草丛里。水里自由美丽的小热带鱼在水草间穿梭,水蜗牛飘在水面,它的蠕动常常吸引着我们全家人。爸爸还会买来小虾和小龟,可是总是养不好,有时小龟饿死啦,小虾又吃小鱼啦,惹得爸爸伤心。这个鱼缸至少五六年没换过水了,爸爸只往里加水。里面的下鱼很少被喂养,它们自生自灭呢。

这个鱼缸,虽然不贵,但有这样长的历史,也就算得上是我家的一件珍品了。

【篇三:中国龙】

龙是非常神奇的动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数千年来,龙的影响延伸到中国文化的多个领域,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

龙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目前,我国内蒙、河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原始社会晚期遗址中曾出土一些与龙有关的文物,诸如龙纹彩陶罐、彩绘龙纹陶盘等。不过,当时龙的形象同秦汉以后龙的形象相距甚远。有的身躯粗壮,长吻平鼻,有如猪形;有的昂首弓背,眼眶和鼻端向上突起,取象于鳄;有的身躯弯曲细长,无足无爪,近似蛇形……在龙的发展历程中,这些龙属于"前龙"阶段,也就是说龙的形象正处于起源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甚至同一地区内龙的形象都有较大差异。

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龙的形象得到初步规范。甲骨文中的"龙"字,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观念中龙的形象,而青铜器、玉器上的龙纹也同甲骨文中的"龙"字相似。像安徽阜南出土的一件商代盛酒器——"龙虎铜尊"上龙的形象已不同于自然界中任何一种动物,而是从鸟兽鱼虫各类动物中选择某一部分重新组合,融成一个有机整体。当时,龙的形象主要包括头、冠饰、角、目、耳、鼻、嘴、眉、足、鳞(羽毛)、尾和躯体等部分。我们称之为"真"。

通过龙的形象的变化,我们去追寻龙起源的原因,可以看出重要的一点,即龙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中国是世界重要的农业起源地之一。早在一万年前,中国就有了原始农业。湖南道县玉蟾岩曾出土有距今一万年的稻粒。大家知道,水是农业的命脉。原始农业时期没有灌溉工程,必须依赖雨水,更怕河水泛滥,于是我们的先民渴望有一种控制水的能力。但当时,他们实在难以具有这种能力,便将希望寄托于他们所创造的龙这种神话形象上。前龙阶段的蛇、鳄、蜥蜴等爬行动物均与水有关,甚至有的就生活在水中。在陆地生活的人看到能潜于水中的鳄、快速在水中游动的水蛇、无脚而能自由运动的蛇,无不产生神秘感,由神秘而敬畏,而神化。进入真龙时期,人们干脆给龙在水中安了家。人们让龙生活在水中,为的是使其统领水域,以便农业上需要水时,敬请龙王兴云降雨。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都是中国人。

热门推荐
1春暖花开
2记一次小组活动
3我与学霸的差距还有三个毛病
4文明带给我的幸福生活
5“忠”——民族魂
6写给山区朋友的一封信
7我是你怒放的笑容
8我收获了坚持
9快乐的连云港之游
10六月交响曲
11开在小寒的茶花
12简单的美
13怦然心动
14观察日记作文
15辉煌灿烂七十年
16有一种记忆值得被珍藏
17汉语的魅力
18老师不在的时候
19梧桐天堂
20给爸爸的一封信
21祖母
22他触动我的心灵
23网络之酸甜苦辣
24我的自画像
25成熟历经青春的洗礼
26健步如飞的蜗牛
27图书馆
28开学作文
29最珍贵的财富
30挤眉弄眼吃薯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