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阿帕网的作文

【篇一:碎片化生活,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自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之日起,人类便开启了计算机技术和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短短23年后,便有了美国的阿帕网问世,作为现代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的出现注定了21世纪人类社会的日新月异。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变的越来越便捷,只要你身处地球上网络信号良好的地带,你便可以在区区几秒内将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发送给你的亲人朋友。这样的即时交流方式,必然是两百年前孤身一人来到美洲大陆求学、和母亲通一份家信需要整整一年的容闳先生所无法预见的。但是互联网的“速度”,真的百利而无一害吗?

从最早席卷全球的iPhone4,到悄然崛起的国产品牌小米、华为,智能手机的出现以及日益加速的城市节奏,使得人们的生活被分割成了小碎片。欧阳修的《归田录》中曾提到:“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显然,早在宋朝,人们就有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意识,更别说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通勤时、饭桌上、睡觉前、甚至是厕上,依靠手机利用起了碎片化的时间,或阅读,或聊天,或了解时事热点。

但当这种现象过了度,其结果也会与目的背道而驰。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上海市共发生致人死亡交通事故690起,其中由开车接听电话、玩微信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违法行为”引发的死亡事故高达204起,占29、6%。而一直为市民所诟病的“酒后驾车”导致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为19起,仅占2、8%。这类人过度利用细碎时间的行为不仅没有达到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的目的,反将自己置于生死一线,忽视了远比碎片时间更长的未来。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发明,本该是服务于人类,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便捷的,绝非为了断送自己的幸福,乃至性命。

再反观碎片化时间这件事本身,就真的只有好处吗?郑燮曾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提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碎片化的阅读时间短而分散,要深入研究文本难度极大。这样对于书中的内容匆匆而过,除了消遣,又能给读者留下什么呢?不只是读书,社交也是如此。不同于从前的书信往来以及电话短讯,现在的人们更倾向于通过“朋友圈”这种方式来交流生活,所谓的朋友也只是“点赞之交”,倘若真的遇上了什么麻烦,试问又有几个人会对你伸出援手呢?

互联网的存在,着实让生活变得便利了,但是“碎片化”的天平究竟是偏向了利还是弊,一切还是掌握在人类自己的手里。

热门推荐
1小学科幻故事
2种糖记
3故乡的河
4捉蝗虫记
5我的高考梦
6描写小商贩的作文
7回忆小时候
8蝉和乌鸦
9我爱美丽的树叶
10书籍退化的思考
11秋天的树叶
12学骑自行车
13夺走幸福的尖刀
14六年级新学期作文
15美丽的荷花
16善待生命
17从此我不再懦弱
18有一种风景叫文明
19变忙碌的妈妈
20妈妈,您辛苦了
21读《小飞侠彼得潘》有感
22我的母亲
23我是一朵雪花
24一堂难忘的课
25一段不同的旅行
26我会变
27妈妈的爱
28课间抢书
29红色的青春
30我读书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