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触摸间隙风景】
有一种美,存于世间各种黑暗或光明的角落,有些只需挪动一块石头或树叶便可观赏到,而有些则需要大量财力与物力探索而来。
好奇心这种天性,是人类历来存在的,它探索了古文明,创造了新文化。你可以不拥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却不可以失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正是前者与后者的相得益彰,间隙风景才宛如陨落沙漠的陨石一般,散发出比钻石更璀璨耀眼的星芒。
曾经有一位倾慕齐白石的外国留学生到中国画廊参观展览,他特别喜欢齐白石画的河虾,不同于外国浓烈精致的色彩渲染,齐白石的中国画更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饱满的墨汁伴着茶香在宣纸上晕染开来,笔起,勾勒,旋转,轻点,动作一气呵成的完美。学生情不自禁地伸手,仿佛那富有神韵的虾子,正嬉戏于他眼前,尤其是那淡而不重的两点,更像是虾的灵魂,吸引他的也正是如此,那也许不被人重视的细节。这时,画廊老板一脸凶恶地走来,挥手拍掉少年半空中被画吸引而情不自禁伸出的手,一股浑浊的口臭气卷进学生的鼻腔,他不自觉地蹙眉,脸上却有点惊慌,他犯了什么错吗?只见画廊老板摸着自己的将军肚,恶劣地开口道:“摸什么摸啊!这画能摸吗!把玻璃摸脏了谁还看得清里面的画啊!谁还会欣赏这……这艺术啊!这玻璃还花了不少钱呢!”老板的目光瞟了瞟四个镶金的小角,“走吧!走吧!别再呆这儿,这画,不,这玻璃也珍贵得很,快走。”学生被迫去欣赏下一幅,远处传来老板不以为然的声音:“啧啧,我咋就没看出这虾子画得哪好啊!灰不溜秋的,还不如酒店里活的呢!”
学生笑了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被金钱渡过魂的人怎能理解那幅美中取静的古风之朴呢!
没有用手,触摸那幅名画的目光也开始清澈明亮起来,那沉寂沧桑的两点,透过画中虾,给了自己最宝贵的发现。
阳光自树叶间隙中洒下,照射在一个树洞旁,长老的树根古褐色的树茎在树洞中弯曲缠绕,一只通体金黄红宝石般的眼眸的松鼠机灵地四周瞧瞧,飞快地爬上去津津有味的吃着松子,而另外树洞下的石头下,一队蜗牛缓慢地移动着,阳光照在他们影子上,留下一条透明晶色的液体,被牵牛花摇曳地身影遮挡住。
有一种品质,叫细心,它在间隙中探索,描绘着别样的风景。
【篇二:我的碎片化“画画”生活】
五岁那年,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画。看着美术老师在纸上快速地画了一只灵活的小鸡,十分可爱。年幼的我想,要是我也可以画出来那该有多好呀!那时我就想要学画画了。可是直到两年级的暑假,我才正式开始学中国画,不过能学画画我真的很开心。
之后的每一天,我都中午会画一张画,晚上也会画一张。一天又一天的反复练习画法画风让我开始觉得枯燥乏味起来,也越来越无聊了。但是,我凭着我的毅力还是坚持了下去。
我为了拿到证书,8月一直到11月我天天练习画画,画完一张就再画一张。有几次我真的想过放弃,可是妈妈却对我说:“当初可是你自己想要学习画画的,现在碰到困难你却想着要放弃。这样半途而废是不对的,你必须坚持下去。”我点了点头咬一咬牙,又认真地开始练习画画起来了。
最后到了11月底,我步入了考中国画考级考场,看着妈妈在远远的大门外朝我挥着手做着加油的手势。我想,我不能让妈妈失望,一定要拿到证书。最后我还是凭着我的意志力拿到了中国画考级证书。我真的开心极了。
时间一点一滴在不经意间慢慢的流逝。我练习中国画的四年内陆续拿到了六级,五级的中国水墨画的考级证书。现在我已是一名中学生了,对于我的未来我有个新的目标,就是拿到书画9级的考级证书,虽然这个对我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随着现在文化课学习的繁重,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还是会坚持一有空就画画练习,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的。
我画画生涯的点点滴滴,把它碎片化便是一幅我生活中最美最丰富的图画。
【篇三:我爱国画美】
我是一个喜欢绘画的孩子,别看我年纪不大,可我已经有五年的画龄了。每周一次去少年宫学画画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最近我开始学习画国画了。从第一次上国画课,老师让我们欣赏了几幅国画作品开始,我就深深的喜欢上了国画,因为我觉得国画和以前我学过的油画棒、水粉画、线描画都不同。简单的几笔勾勒出的小鸟就栩栩如生,浓墨淡彩下的山川河流大气磅礴。盛放的红梅就在几点之间,傲然于枝上。我深深的陶醉在了中国画如此美的意境里。
国画美,美在文化——中国国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因此在世界画坛自成一个体系。国画美,美在“意”——无论是灵动的写意还是华丽的工笔,都讲究一个“意”字,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些独特的审美思想。国画美,美在绘画材料——画国画所用的毛笔、墨、宣纸、颜料,不仅是文化遗产,而且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发明创造,用这些材料画出来的画当然是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
我怀揣着对中国画的热爱,在每一次的国画课上都认真学习老师的下笔用墨。现在我笔下的国画虽然还很生涩,中国画讲究的“神”“能”“妙”“逸”我也只是领略一二,可老师告诉我们,学习画国画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身上重要的使命。我会一直学习中国画,我要用我手里的画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美丽的花鸟,还要描绘我心中的美好世界。我爱中国画,我爱国画美……
【篇四:我爱国画】
戏剧、医学、国画、被人们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我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国画,一直学到现在,有将近八年的时间了。一提到这个数字,我就觉得很骄傲,因为我的毅力不是很好,而我学国画一直坚持了八年真是不容易啊!
妈妈跟我说,我在幼儿园学习国画的时候,特别认真,也许是那时候有好奇心,几乎每一次上课都会被老师表扬画画得很好,而我因此也与国画打上了交道。
我小时候只知道国画就是用颜料画画,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关于国画的许多知识,比如:文房四宝有笔、墨、纸、砚;还有国画,是世界东方画中的主要画种,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中国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东晋顾恺之的《洛神》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明代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到清代郑板桥的《梅竹》;从近代吴昌硕的《花鸟》到张大千的《山水》,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等。
现在我画的最令我骄傲的一幅画是《山滨虎啸》。那是一张工笔画,老虎身上的毛都是我一根一根描出来的,画完之后感觉好漂亮啊!当时还没有画的时候看见那张老虎的时候,感觉如临大敌,这得什么时候才能画完啊!而且这毛一根一根的,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啊!否则老虎就不完美了!这老虎是我眼看着“一点点长大的”。可是当他“长大的时候”,我却觉着他的变化好大好大。我已经完全不认识了!
我还画了其他好多好多幅国画。其中有:荷花、蝴蝶花、鸽子等。绘画已经成为我的一项爱好。每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会想起画画;每当我累了,我就会画画;每当我烦闷的时候,画画会使我忘掉烦恼;每当我遇到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画笔……绘画带给我的是轻松、喜悦、充实和智慧。
我很开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国画都能陪伴我。无论怎么样,我都不会放弃国画。
【篇五:中国化】
盘古开天的一个霹雳,冲天的光焰辉耀苍茫的宇宙,在世界的东方呼啸奔流。纵横五千年的阡陌,挟裹三山五岳的雄浑壮阔,美丽的文化浩如烟海。永不消逝的风景,你就是不朽的中国文化。
中国话,文字的背后别有洞天。
“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每一个汉字都蕴藏着独一无二的内涵,都可以改写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它那独特优雅的造型,圆润的发音,都是祖先智慧的结晶。飘逸灵动的草书,端庄秀丽的楷书,方折平直的隶书……一笔一画都篆刻着古老的文明,折射着汉字特有的韵味。之乎者也,仄仄平平,每一句诗文都散发着文化的气息;伯仲孙季,长幼尊卑,每一个称谓都彰显着礼仪之邦的温文尔雅。中国话,是一片幽深的丛林,是一方纯澈的圣水。文字背后,隐藏着山高水长、柳暗花明的天地。
中国画,用笔墨渲染的诗篇。
或浓墨泼洒,或淡笔轻描;或描摹烟笼寒水,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或勾勒渔舟唱晚,云蒸霞蔚的旖旎风光。青花瓷上律动着祖先智慧的脉搏,莫高窟壁画绚丽的色彩熠熠闪烁……中国画不像西洋画那般精致,却用抽象的线条,朦胧的意境引人遐思,别有诗情画意,色彩朴素却不单调,留白慷慨而不空洞。就像中国人的性格,深沉内敛,不张扬,温和中透着威严。美丽的中国话,不仅是情感的流露,志向的表达,也是另一种文字,是用图画书写的诗歌。
中国化,古老民族的内生力量。
女娲补天演绎美丽神奇的传说,夸父逐日循环生生不息的执著,精卫填海传唱坚韧不屈的品格……中国人用幻想凝结了一个个故事,也彰显了这个东方民族原始的品质:勤劳、勇敢、担当……鸦片战争的炮火灼烧疼痛的心窝,八年抗战的浴火煅烧不屈的你我,团结一心携手抗洪魔,地震面前共赴危难从容不迫……中国人的文化绵延五千年,顽强的精神世代相承,团结一心的中华儿女用不屈的双手书写多难兴邦的传奇。
中国化是璀璨的文明,不变的信条,铭记在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中国化是简单的语言,朴素的问候,渗透在黄色土地的一隅一角。中国化,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古老的国度生生不息,激起无限的骄傲。
【篇六:湮没在历史中的传统文化】
翻开历史的尘封,时间的车轴早已行进了许久,悠久的岁月,悠久的历史,悠久的中华已存在千年,回想在千年的岁月长河里,炎黄子孙以他们无穷的智慧,共同创造了不朽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如同奔流不息的大河,在广阔的神州大地上,流经千年的岁月,中华文化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以奋斗铸就辉煌。然而,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受到巨大的冲击,在网络文化泛滥的波及中,我们的传统文化却被推进了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命途堪忧!
清明扫墓,这是怀着对祖先的崇敬,中秋赏月;这是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当圣诞的钟声敲响时,许许多多的人都沉浸在这西方的欢乐中,他们忘记了古老的中国似乎也有这样的新春祝福;当情人节在中国兴起的时候,他们似乎忘了在七夕的夜空下,牛郎和织女那千年的等待,他们忘的是悠久的中华文化。
琴棋书画,这些中华文化辉煌的见证,可是如今又有多少人了解这文化的瑰宝呢?虽然如今在校园里掀起了一场“艺术热”,学习美术和音乐的人很多,但是学美术的并非是中国画,却是西方的素描;学音乐学的并非是中国的古典乐,而是西方的流行音乐,难道他们忘了中国画的神韵之美了吗?难道他们不懂得中华文化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吗?
汉字,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与其相伴而生的便是书法,但是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我们的书写能力便慢慢地退步了,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写出古人那样刚劲、潇洒的书法呢?恐怕当需要手写时,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蹩脚的符号,中国汉字的那种形体之美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又有多少人在意过呢?现今写错字,提笔忘字更是常有发生,作为一个中国人,连我们自己的文字都无法书写自如,这又能怪谁呢?一切都只不过是我们自己不注意罢了。
央视曾播出《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它所讲述的是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这让我们更深地了解了中华文化,然而在西方“快餐文化”的冲击之下,人们似乎渐渐地忘了真正的美食文化,就此而言,他们忘的不仅仅是美食文化,更是包含美食文化的传统中华文化。
当西方掀起一场“汉语热”时,当“孔子学院”在世界兴起时,当中国国学走向世界时,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却对国学漠然视之,只觉得国学难懂、难学,便放弃学习的信念,留下的只有于丹等国学大师在那里孤独地呼唤,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该做的吗?从不曾想到,许多人已经将祖先的历史忘得一干二净了,他们难道真的忘了屈子在汩罗江边深情呼唤,忘了子美在浣花溪畔忧国忧民,忘了东坡在赤壁之下豪情壮志,忘了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吗?
中华文化正一步一步地被我们推向历史的长河中,朋友们,都快点清醒吧!保护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文化净土,莫要让中华文化湮没于历史之中,因为中华文化正是辉煌的时刻,它所需要的是我们对其传承与弘扬。
【篇七:回忆画画的日子】
看过《大鱼海棠》电影的人,一定都觉得画面很美,很有意境吧。没错,那就是中国画风。我爱好中国画,学习中国画已经一年多了。中国画,简称国画。让我先介绍一下国画的来源吧!最早的记录是画在岩壁上陶瓷上,到了汉代,成了气候,可以画在帛布上,画在宣纸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设计画。近年来国画已经进入全世界。
我的国画老师郑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我最喜欢看他在画室里作画。大画室里面有一张很大很大的桌子,墙上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画布,画室里有很多老师大型作品。这些画里,还有我和郑老师一起合作的呢,画中的小山,竹子和树叶可都是我画的呢。
记得我刚去学画的时候,不认真,一不注意,毛笔落笔时,掉个大圆点在宣纸上,老师就耐心讲解,会从大圆点画出一幅美丽的画,让我重新再画,每一幅画,我会画个几张,老师选出来,指点指点,铺在地上,让我修改,选一幅自己认为好的画,带回家。妈妈就贴在我房间的墙上。
“这次好好画,让你参加童年童画绘画比赛。”老师说。真的吗?老师让我参加比赛。那我可要好好努力了。我在画室里,画了一天,画了一幅大熊猫画,六只各具形态的大熊猫,有的吃竹子,有的在玩耍,有的在走路。但是有两只大熊猫不太传神。老师就让我从电脑上看熊猫,观察有什么不一样。后来,我又画了两次,老师帮我选了一幅画,拍照片,上传给比赛组委会。一个月后,作品获奖了,虽然没得到一等奖,我已经非常开心了。我把证书给老师看。郑老师说:“你是很有天赋的孩子,以后国画的传承,要靠你来接力!”老师的话语重心长,我听在心里,很是感动。其实我的获奖作品里,有您修改的笔墨,您耐心的指导。
我喜欢去郑老师的画室,不仅仅因为学画,我还可以看许多书,听他讲故事。今年郑老师忙着年底的画展,我暂时要等三个月才可以去继续画画,郑老师说:”你已经能独立完成一幅画,就自己每周送一幅画给我看看。”我太贪玩了,两周没有画画,其实我特别想去您的画室。特别怀念和老师一起画画的日子,希望我也能像老师您一样,画出更好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