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定义一个学生的作文

【篇一:根与本,虚与实】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人贵为高等动物理由有许多,但最为重要的的理由是因为人类有喜怒哀乐、有价值观、有是非观念、同情心以及善良各种复杂情感,也正因此,人类有了掌握支配地球的主权。

随着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AI技术愈来愈成熟,同时它也一下子在工农业、教育等领域为自己打出了一片天下。AI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快?其理由有二:第一,人工智能相比血肉之躯的人类而言有着更高效的工作效率。只需要给予它们最基本的能量,它们便可以废寝忘食的工作。再者,它们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人类所有的认知领域,小到家庭生活大到科学研究。这么看来,人类的优势微乎其微,但为何人工智能无法代替人类智慧呢?人工智能归根结底只是一项技术,一堆数据再不济的就是一堆废铜废铁,而人类有着情感有着更活跃的思维。

然而,现实却是惨淡的。

人类似乎正在摒弃自己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根本。

著名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达知识,使用知识以及获得知识。而知识是为人类所拥有的。”由此可见我们并不用担心人工智能会使得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进而取代人类的地位。

清朝有着摧残文人才子的八股文科举考试,现如今有着语数英等诸多科目对于孩子思维的框限。一成不变的教育体系局限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国内大多读数人以成绩的优良定义一个学生,慢慢的孩子也在这种环境下形成一种除了学习其余一切都是不务正业的错误价值观,可怕的是他们又会将这种思想传递给下一代。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习固然重要,但以知识学业水平定义一个学生就像是以貌取人一般浅陋。对于不懂学习究竟是学什么的学生而言,这无疑不是一种摧残,得不偿失的,人类不会因此进步,知识不会因此被内化,相反的却促成了一个思维古板、一举一动被外界所限制的虚拟人物——他没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取而代之的莫不过是一种负面的习惯。

人类似乎总是在利益面前选择抛弃同情心。关于马路上的老年人究竟要不要扶这一话题在社会上掀起了不小的争议。“一女子扶了一位老人却遭碰瓷”“耄耋老人倒在马路上半小时内无一人给予帮助”等等。是什么造就了这种局面的发生?是行人们在利益面前抛弃了自己的善,是上述老人在“天降之财”面前丢了理智。于行人而言,他们或许愿意施于帮助但他们害怕了,害怕自己的同情心为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渐渐地他们便默认了这种自保的想法而选择闭上耳朵无视自己的所见;于老人而言,这是他们对于中国传统“尊老爱幼”美德的道德绑架,他们丢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从而促使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不幸遭遇。

由于AI强大的功能,人类已开开始放弃思考,而更依赖于AI逐渐忘了人的价值与存在。令人着实担心的是:一部分人会忘记技术应服务于人而非人被技术奴役,就比如隐私与安全。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总有不知名的电话信息联系到你甚至准确无误地报出了你的各种详细信息?

人类要做的是发展自己的思维从而创造出更智能的科技使人类再度获益,达到更有效的成果取得更显著的进步,但绝不是学习计算机毫无感情的工作、思考。如果一个人抛弃了七情六欲达到“忘我”的境界,大脑时刻计算着事物的利弊比占,高速运转如同一台高配计算机,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是个不实在的人,他只是一种知识的血肉载体,会呼吸需要进食。

人因情而特殊,世事因情而不同。人不能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同情心的人的结局终归的消亡。

热门推荐
1一份特殊的礼物
2有趣的活动
3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什么样子
4生鸡蛋和熟鸡蛋
5这个夏天
6人生可以更加灿烂
7做香水花瓶
8妈妈,我想对你说
9论人类与计算机
10猪八戒办学续写
11我的新自行车
12大熊猫的自述
13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14和平中国我的梦
15有奥赛陪伴的日子
16彩云湖公园
17最美
18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19《活着》读后感
20一路芳菲尽是情
21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
22难忘的故乡生活
23我的小侄子
24聆听
25竹海游记
26说茶
27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28游千山
29我爱家乡
30我要如何读懂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