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全面性的作文

【篇一:留学只等于金钱利益吗】

近期有报道称数据统计出国留学起始工资平均值并不比国内大学高多少,这边引发了社会舆论,关于出国留学值不值得成为了大家议论的话题。海外留学单单只是为了金钱与利益吗?

在我看来,留学不只是为了就业的资金回报。首先,学习本无国界,在国内读在国外读各有千秋没有好坏,我觉得应该纯粹的看待,不能单单只是因为出国留学就一定要深究未来就业是否能够回本,也不应该一味追求胜过国内大学毕业生。其次,我觉得出国留学亦或是国内读书都本着学习的态度,学习知识并不代表直接关系金钱收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关系到个人涵养与内在。再者,我没有崇洋媚外的看法,我认为在哪学习各有各的好处,何必为了那点多几千少几千反复琢磨?

那么出国留学如果不能直接等同于金钱回报,这还有多少意义?

在中国学习生活了十来年出去看看体验体验生活,感受不同的人文气息,再学点外国语言也未尝不可。不是说中国大学不好,只是各有各的长处,在有些方面人家确实走在前沿,学习这方面知识,出国变得有必要性。对于知识的纯粹性,本着对学习的渴求,我觉得出国留学没有什么不值得。

在我看来,这种留学关乎金钱的问题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我们不是不在乎金钱,也不是单纯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工资不是一时的,不能单从起始值看待,调查应该更加完备,应该从几年许多年跟踪来比较。我觉得一切事物没有完美的,出国留学也并不是处处都令人满意。因为金钱的缘故,不得已出去外面看看世界,在国内也不见得多么落后而低下。

我不赞同出国留学不值得的看法,也不完全否认。很多事情量力而行,从不同点出发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不影响根本的便是对自身最合适的。

【篇二:当整体遇上部分】

如今的21世纪,互联网充斥着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人手都有手机,在发光的一小块屏幕上点点划划是我们最熟知的动作,这种习惯导致了近乎大部分需求都寄托在手机互联网上,生活也逐渐被碎片化。我们在手机上看书、购物、聊天,有人抨击着这一现象的出现,认为这是在逃避着现实生活的表现,可是碎片化的生活虽然确实是在影响我们的认知,可却也在帮助我们。

看待这一问题,得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它的本质。从一方面来说,碎片化会影响我们认知的全面性,尤其是在阅读方面。据调查,在北京的晚高峰地铁上,拿出实体书放下手机的人寥寥无几,书还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吗?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与手机的年代,书是学者们最渴望的精神食粮。在萧红的笔下记录着的鲁迅,经常半夜开始写作并且直至凌晨,鲁迅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环境下,用一个个字去改变那时的中国,一写便是大半辈子的时光,不急不躁。由此可见,不仅仅是互联网影响了我们,更是快节奏的心态推动着我们急匆匆地向前跑着、追着。

可从两一方面来说,碎片化也确实在“填充”着我们。无论是在上班或者是上学,时间总是一个整体,是无法拆分开的,唯有在走出这个整体时,我们才能在这碎片化的时间内得到喘息的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着挤着就多了,我们就靠这一点水,似乎就可以获得和海绵同样的重量。像是网购,手指轻轻一点,想买的东西就会送到,虚拟货币在网络中来回穿梭,平心而论这让我们的生活的品质更方便和精致了。

这样分析下来,碎片化的出现不仅是作为问题的出现也为平常的细小琐事提供帮助。碎片化的永远不能代替日常生活的本身的,它作为时间的一小部分或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是为了补充整体而存在的,所以不必太过于紧张、批判这一社会现象。当然,过于依赖网络,把互联网凌驾于生活本身是万万不可的,利用好碎片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心态与认知才能变得不急不躁和具有全面性。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如今,“碎片化”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社交……

平日随手划过的动态中包含着无数支离破碎的信息,而我们真正得到的却不足百分之一。这种碎片化问题严重地影响到了我们的习惯,特别是阅读习惯。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说:“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当我们习惯了阅读小段的碎片文字,就再难以静下心来阅读长篇大段的文字。况且,碎片信息这种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缺乏上下文的信息,再加上偏激的、带有情绪的解读,往往会引导信息接收人走向误区。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无数的信息,而我们不能盲目的信任,而是要用辩证的思想判断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样碎片化的生活中,微小琐碎的时间被充分利用。碎片化阅读也有好的一方面,我们能不受地点、时间的制约,随时拿出手机亦或是电子书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虽然肯定比不上专心阅读的感悟与效果,但效率确实是很高的。第一遍泛读时没什么所谓,可以读完后再抽时间仔细阅读。毕竟一本好书是值得读两遍、三遍的,而每一遍需要投入的精力和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

无论我们是否已准备好迎接信息碎片化时代,这已经成为一个发展大趋势,也是现阶段我们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每天我们的时间都被切割成无数小块,手忙脚乱。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过快了,资讯更新也太过频繁了。我们时常陷入紧张、焦虑中,神经崩的如将断的弦,一不小心就要达到临界点。此时我们需要的是慢下来,品一杯茶,晒一晒太阳,度过一个慵懒的午后。我们应该学着去过“慢”生活,而慢生活,不是工作的效率慢下去,不是说话的速度慢下去,也不是消极怠工,更不是吊儿郎当地对工作生活抱有不负责任的态度,而是心态,是处变不惊的心态,是波澜不惊的生活态度。慢下来,给自己的一些轻松和享受。

从前时光很慢,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

热门推荐
1感悟
2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3成熟的标志是有责任感
4游关山
5竟班长演讲稿
6公交车上的“变形记”
7生活中的碎片化
8意外的遇见
9老师夸我真能干
10采蘑菇
11我长大了
12我爱关心我的妈妈
13就是这么简单
14我选择了诚实
15读《父与子》有感
16期待下一次
17写一个场景运动会
18保卫家园
19路灯的一天
20读完一本书的时间
21难忘的元宵节
22牵牛花
23难忘的跳绳比赛
24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25个子矮的烦恼
26下雪了
27品茶
28参观岭南印象园
29童年的小伙伴
30开学感受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