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爷爷的腊八粥】
又是一年腊八。
我走在街上,寒风刮着脸。望着消散在空中还残留着体温的水蒸气,我抽了一下鼻子,不禁又把手往袖子里缩了缩。
远远的,我瞧见一家饭店,准备进去暖暖身子。我悄摸摸地进去,静得店长都没有察觉到我。坐下后,我环视了一下四周,店面不大。店长是一个高瘦的老者,身子还很硬朗。他手里忙活着,我便没有打扰他,独自看起了菜单。半晌,他似乎是发现了我,连忙把手在围裙上抹了两把,带着歉意的笑迎了过来:“抱歉啊,小姑娘,没听见你进来。要来点什么吗?”
“额……”我正犹豫着。店长友善地笑了笑,说:“要不来碗腊八粥吧?大冷天的,吃着暖和。”“好吧,麻烦您了。”他回到厨房,舀起了粥。不知为何,他的背影,竟和我记忆里某个身影重合了起来……
入冬,微凉。
五岁的我拉着爷爷的衣袖,嚷嚷着要吃腊八粥。于是爷爷起了个大早,赶去早市买新鲜的五谷。我睡眼惺忪睡醒之时,一座五彩缤纷的小山丘已经码在桌上了。大豆,莲子,红枣,绿豆,红豆,大米……凑近一闻,还有阳光的清香呢。爷爷在锅里加好了水,轻捧起一部分五谷,放入锅中。锅里一下就成了五彩世界,还散发着淡淡谷香。我拿起大勺,吃力地搅了几下,便满意地盖上锅盖,静等着它们煮熟。蓝色的火苗舔舐着锅底,不一会,大铁锅就受不了了,“咕噜咕噜”地发出了求救信号。爷爷揭开锅盖,白气首先冲了出来,随即而来的是阵阵揪着我味蕾的香甜。我在爷爷屁股后面转来转去,眼巴巴地瞅着锅里的美味,口水都掉半拉了。爷爷一勺一勺地把粥盛进瓷碗,白色水蒸气翻腾而起,迷得人睁不开眼。只能看见爷爷瘦高的身影在忙活着什么。一坐下,我不顾爷爷阻止,舀了一大口粥就塞进嘴里,但在下一秒我就后悔了,“呜哇!呸呸呸!”。那粥烫得我上蹿下跳,到处找水,仿佛刚刚喝进去的是岩浆。爷爷被我这滑稽样逗得哈哈大笑,还说我是“傻丫头”。尝到了苦头,我只好乖乖的待在一旁静等粥凉。“你这孩子,做事毛毛躁躁的。”爷爷一边往粥里放了一大勺糖,一边说着。我可不想再提起这个话题了,连忙打断道:“爷爷,你为啥放这么多糖啊?”爷爷笑了,连眼角弯起的皱纹也是温柔的弧度。“因为我希望我的宝贝孙女生活得甜甜蜜蜜啊。”我没在意,“嘿嘿”地笑着,抢过粥喝了起来。
“好喝吗?”
“哇!真甜!”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我们终究是抓不住时间的。
就这样,我喝着爷爷的腊八粥长大了。上了六年级,事变得多了,也就没太在意腊八节的事。晚上我正埋在作业堆里,爷爷就静悄悄地走过来,偷偷地朝我张望着,想叫我却害怕打扰到我学习,于是他就在门外等待着。不知过了多久,我写完作业想活动一下,一出门就看到了爷爷瘦高的身影。“荣儿,我给你熬了腊八粥,加了糖的,快来趁热喝!”“我这会有点累,您先放桌上吧,我一会喝。”“放着就凉了,凉了不好喝……”我因为不想让爷爷失望,只好敷衍地抿了一口。
“好喝吗?”
“额,太甜。”
而我不知道的是,那碗粥已经为我热了四次。
现在,我终于上初中了。爷爷却因为身体原因回到了老家,我们一年才能见到几天。我还会买腊八粥喝,却少了一份香甜,因为缺少那一勺糖吗?我也说不明白……
“小姑娘?你没事吧?”一只龟裂的大手在我眼前晃了晃。“啊?啊,我没事。”“那你慢用”。
难得空闲,望着眼前这久违的腊八粥,我却怎么都喝不下去。一抬眼,看见坐在我对面的一对爷爷和孙女,也点了一碗腊八粥。爷爷舀了一大勺糖在碗里。“爷爷,你放这么多糖干什么?”“我希望你以后生活得甜甜蜜蜜呀。”
猛然间神情恍惚。
那位爷爷又问:“好喝吗?”
“嗯,很甜。”
【篇二:童年趣事】
在我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就是棉花糖,虽然棉花糖好吃,但是也能让我狼狈不堪。
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刚好那个地方有一家卖棉花糖的小店铺,妈妈看我眼神一直
注视着那家小店铺觉得不妙,本想赶紧把我拉走,可是我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已经跑到那家
店铺门口了。
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棉花糖!"
“不行,要少吃糖!"
我发现我说不过妈妈,于是对老板使了个眼色,老板似乎懂了些什么,赶紧做了一个棉花糖递给了我。我接过棉花糖连忙咬了一口。这个时候妈妈拿我没办法了,只好付了钱,而我在旁边一边吃一边偷笑"万万没想到,这家店铺的老板还挺善解人意的嘛"!吃完后我还想再吃一个。于是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再吃一个棉花糖!"
"哎,你不刚吃了一个吗!不要太贪心了啊!"
我看了老板一眼老板只是呵呵的笑,并没有去做棉花糖。唉!没了老板的帮忙,我果然说不过妈妈。看来只好老老实实回家了。
回家后,我突然看见了我的一个破娃娃里面冒出了一些和棉花糖长的一模一样的东西,妈妈说:"这个是棉花。"
"棉花?对!嘿嘿!叫你不让我吃棉花糖,这你管不了我了吧!"。
我心里暗自高兴,狠狠的咬了一大口棉花。"额?这棉花糖怎么没味,感觉在怪怪的啊?哦!对了!棉花糖是甜甜的"。于是我在上面撒了一大勺糖,又咬了一大口,"呸!呸!呸!怎么还是这么难吃呀?"。
这时妈妈看见了我吃棉花的样子,哈哈大笑了起来:"我说的棉花和棉花糖是不一样的,棉花是不能吃的!"。听妈妈说完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哭着大叫说:"呜呜呜!你为什么不早一点提醒我呀!"
这就是我童年的趣事,现在想想我都会忍不住笑。
【篇三:母爱令我感动】
有一种爱,无私、伟大,令我感动,那就是母爱。
小时候,母爱是糖。那时,我的身体很虚弱,我总是感冒,母亲就给我熬中药。每天凌晨4点,母亲总被闹铃惊醒,然后起来熬药,家里就有了浓浓的药味。母亲在我喝药时,总是用勺子舀着一大勺糖,在我喝完后就喂到了我的嘴里。爱在洋溢着,就如同那绵白糖一样,静静的化在嘴里,变成糖水,滋润我的心田。我感到那苦涩的中药也不是很苦了,它仿佛是现把我于母爱紧紧连着。母爱是一勺糖,有苦有甜令我感动。
长大些,母爱是水。那时,我的嗓子不好,总是发炎,母亲就给我买了一个大水杯。每天都给我装上一大瓶水,去了学校,一整天都有温温的水。有时是冰糖水,有时是蜂蜜,有时是柠檬水。那水陪伴我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就好像母亲陪伴在我身边。每当我喝水时,就能感受到那母爱。母爱如水,浇灌我成长。每每喝水时,总会感到一分清爽,那夏天的炎炎烈日,就仿佛隐去。那时候,母爱是水,盛着满满的的期盼,令我感动。
而现在,母爱是目光。如今,我上了初中,而母亲越来越忙,没有时间送我上学,我自己去上下学。然而每天出门前,母亲总是一遍遍嘱咐:“慢点走,早点去。”她是因为担心我,才让我慢点走;又因为想让我早点去学校,赶快学习,才让我快点走。她趴在窗台上,望着我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我走出她的视线。而我也总是不时地回头。这从来没有变过。有对我的关心,也有对我的爱与期盼。这时候,母爱是目光,我被那目光的感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懂得感恩,幸福来自于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叮咛。母爱在点点滴滴中,感动着我,带给我学习的动力,前进的动力。
【篇四:体验舌尖上的中国】
不管是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的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与定义,既起自于饮食,有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
和全世界一样,汉字用“甜”来表达喜悦幸福的感觉。这是因为人类的舌尖能够先感受到的味道,就是甜,而这种味道来源于同一种物质--糖。
在不少即将消失的潮汕美食中,有一种甚至让人在睡梦中还会想念的香甜,它就是糖葱薄饼。在以前,可以在潮汕地区的大街小巷看到许多卖糖葱薄饼的摊档。每到春天,卖糖葱薄饼的老伯伯·老奶奶·大叔大妈走街串巷拉着长音吆喝着“糖葱薄饼~”
在潮汕的一个步行街对面,我曾吃到过一次糖葱薄饼。做糖饼的是一个看起来年过七旬的老人,他站在摊档前,在这片不大的地方,一边熟稔的糖饼,一边讲述着他的故事。从老人口中得知:这门做糖饼的技艺是从他祖上传下来的,早年他还不愿意学,可是后来家中变故,他又不得不靠着门手艺来维持生计。老人的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皱纹,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彰显无疑。
他一边说着,手边也不停的忙活着。他先在锅里刚一勺糖,慢慢加热后白糖变成了焦黄色,之后放在一旁等它冷却,等到温度合适后他才趁拉打。拉糖的动作很像北方拉关东糖。他将糖条中间往钉子上一挂,拉长后两股合在一起往上拉。这样不断重复拉打,不断将空气包在糖里面,直到变成白色的中空长方形糖条。然后是制作薄饼,他手里捧着稀面团往锅底一抹收回,被粘住附着在锅上的薄面层却凝固成饼,于是另一只手将薄饼揭起叠放在旁边。如此一抹一收,一揭一放,十分的快捷。把三张薄饼叠摆成品字形,中间放两块糖葱,洒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加上一根香菜,包起来,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葱薄饼了。
手中吃着入口即化的糖葱薄饼,能够品味到一个老人独自支撑起家庭的那份坚信。
除了甜,还有酸,苦,辣,咸等着我们去慢慢体验。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