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舌尖上的分享】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美食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爱。今天在小树林的课堂上,也在上演着一场饕餮盛宴。
今年是小树林的第二届美食节。到了现场,我们纷纷戴上了手套,如同一匹匹饿狼来到各班寻找美食,我也随着人群涌进其中一个班级。整个班级中充满了香气,有醋肉、鸡块、薯条……看得我目不转睛,如同狼入羊群,左边拣一块,右边挑一块,吃得不亦乐乎,口口都是大满足,整个人好似飞在云端,轻飘飘的,惬意极了。
而我最喜爱的还是那个小巧玲珑的芒果蛋糕。当我走进401教室时,眼神便不自觉地被那蓝色包装纸所包裹的蛋糕吸引了。上面是一抹耀眼的橙黄色,散发出的那一抹清香更是让我垂涎欲滴。我走了过去,用勺子切了一块蛋糕,放在嘴里,那冰冰的凉意和蛋糕的松软搭配在一起,仿佛一双冰凉的手抚摸着我的舌头,一种爽感在心中爆发。
其实,在今天的美食节中,老师想让我们明白分享的快乐,学会分享你才能献出爱心,献出爱心才能得到快乐。
在我们的小区里,居委会常常让我们捐出一些旧衣物,去救助贫困家庭,所以,这也让我懂得了分享的精神;在学校时,我会分享自己的知识,教同学们一些难题;在家里,我会分享自己的食物,让家人得到快乐……这些都是分享精神呀。
分享精神,只要你我用心,就能创造。分享,不仅可以是舌尖的分享,更可以是精神上的分享!
【篇二:学生作文】
秋天是位大画家,秋天里处处都有美丽的图画。
秋姑娘欢快地来到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串串紫色、红色、淡绿色的`葡萄轻轻的在树枝摆动着,就像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大宝石,美丽极了;金黄的柿子好像一盏盏小灯笼,挂满了整个树梢;火红的石榴此时也笑得咧开了嘴、撑破了肚皮。
秋姑娘又静悄悄地来到了田野上,那无边无际的金灿灿的水稻成熟了,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轻轻吹过掀起了一排排的稻浪。田间的农民伯伯有的手拿镰刀用力地割着水稻,豆大般的汗水湿透了他整件衣裳,有的一边大口口的喝水一边用毛巾擦汗;还有的开着收割机在田地间穿梭。
啊,秋天,你真是一位神奇的画家,画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画,我爱你,秋天!
【篇三:风筝与线】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家乡的风筝时节又到了,仰起头,透过新芽微启的枯树枝,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只冉冉升起风筝。这时,你肯定想知道那风筝究竟是何人所放?于是,你慢慢移起脚步,向那地方走去。近一点,再近一点,你的脚步加快了,眼睛时不时盯向空中,生怕那风筝会突然离开你的视线。
终于,你走到了一片空旷的田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再遮住你的眼。你的心开始沉寂下来,整个人感到无比安逸。渐渐地,渐渐地,你把心放开,让它像风筝一样肆无忌惮地逆风飞翔!
突然,有只风筝挣脱了线的束缚,想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但他却顺势掉落下来,一摇,一摆,一摇,一摆,充满了失败后的落魄和悲哀,直到紧贴地面。
我平静的心也泛起了涟漪。刚刚,我只顾欣赏那高高在天、绚丽多彩的风筝,却了它背后的那条长长的,长长的线。它没有靓丽多姿的外形;没有夺目耀眼的色彩,它只是一条再平凡不过了的线,可就是这样的一条线,却不知把多少风筝送上蓝天。都说绿叶是用来衬托鲜花的,风筝线可不是这样,它总是担心自己的丑陋给风筝丢脸,于是故意把自己变得黯淡,直至使人完全忽视它的存在。它就这样默默地工作着,付出着,即使没有人知道它们所做的一切。但等到它放起的风筝在空中越飞越高,被人们口口夸赞时,它也只能默默地倚在风中,为它的摇曳妩媚而感到骄傲!可谁又能看到这平凡中的伟大?
看,我们的老师多像那风筝线!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地工作在教育事业的一线,无私奉献,却不图我们任何回报;他们努力使我们高飞,希望我们像风筝一样夺目,却总是忽视了他们青丝中夹杂的白发。
看,我们的母亲多像那风筝线!她不畏世间一切艰辛,把我们养育成人,无私、伟大的爱融化了我们心中多少的冰雪。风雨侵蚀了她的手,她的脸,她身体的每一点,可她的爱依旧那么纯洁,不可摇撼。
自由的道路上,有多少浮云会遮住我的眼?有多少狂风会把我吹翻?但庆幸的是,我背后还有一条用师恩、母爱、友谊……编织成的长长的、长长的线。它牵引着我,使我在狂风中找到回家的方向;在云雾中不再迷茫;透过清晨的云雾,它使我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高飞,是风筝对风筝线、对蓝天的承诺,而托起风筝高飞是风筝线对蓝天、对风筝一辈子不变的诺言。这就是风筝与线。
【篇四:品味读书人生】
书像水滴,滴滴汇入我们的生命;书似绿茶,口口沁入我们的心田。
——题记
从古以来的文人墨客,诗人词家,无不浪漫潇洒,风流倜傥。其人其文,总是让我们津津乐道。可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辉煌成就,却很少去想他们那无数个漫长的青灯苦读。细细数来:屈原、李白、苏轼、清照,哪一个不是手不释卷的,饱读诗书的呢?
远处说: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等故事看了让人唏嘘。
近处说:鲁迅先生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别人在喝咖啡闲聊,他却在一边读书;毛主席长年在外征战,可一有时间,就捧着书津津有味的读起来;马克思一生颠沛流离,可只要有图书馆,他是一定要去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正是他们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设想一下,倘若没有书,人类灿烂的文明将何以呈现?倘若没有书,人们的灵魂将以什么为寄托?倘若没有书,我们人生是否还能五彩缤纷?莎士比亚的回答最响亮:“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
是啊,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了书,你可以不出门却知晓千里事;有了书,你可以不寻仙访道却能预知未来;有了书,即使困难重重你也能处之泰然。
有人向往仙池琼台,殊不知那并不是久驻之地。只有用阅读建立起的精神世界,才是真正的天堂。书能使我们在这个“以利为上”的社会中,不会迷失自我。
走进书本吧!在这个远离尘嚣的宁静世界里一起读李白的潇洒,品杜甫的沉郁,阅雨果的雄奇,听马克·吐温的幽默……
请牢记吧!不读书的人只是沉醉在物欲社会中不愿离去的人,只是行尸走肉。没有书的人生,淡无趣味的人生,永远享受不到书带给人的无限智慧与欢乐!
请牢记吧!只有读书,才能打开心灵的窗户,以一种睿智的眼光看世界!
那么,我们何不一起来燃一柱书香,续一段书缘,携手遨游知识的海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