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村容村貌变迁记】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这是每个人都喜欢的生活环境。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生活环境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因为生态环境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但是,我们村的村容村貌,或是说生态环境,这几年确实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以前,我们村乱扔垃圾,浪费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每到雨季,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苍蝇、蚊子乱飞;还有到了秋收时,玉米收获后,玉米秸秆无法处理,那怎么办呢,广大村民就想了一个“高招”,就地焚烧,当时就在秋收的那几天,尤其到了晚上就不敢出门,因为焚烧秸秆大多在晚上进行,焚烧秸秆是产生了大量的烟气,特别的呛人,眼睛也无法睁开,简直是生活在雾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引发了很多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村民都对这样的环境深恶痛绝,都在盼望改变这样的环境。
春雷一声惊天地,在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下,在建设“生态中国”的春风中,我们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村西头修建了一个生活垃圾倾倒点,有专人负责运输生活垃圾,再也没有了垃圾乱倒的现象;前几年秋收时烟雾缭绕的情景也一去不复反了,现在我们村的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从种到收都是用农业机器进行,现在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叫“秸秆还田”,也就是用秸秆粉碎机直接把玉米秸秆打碎还田,用作肥料,这得益于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
地球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吧!让天空更蓝,环境更美。
【篇二:家乡新貌】
我的家乡在文索村,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可你知道吗?以前的文索村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然而,现在与以前不一样了,它在扶贫政策春风地吹拂下,正在腾飞。它那贫穷落后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记得以前我们村房屋破旧,道路泞泥,而且到处都是乱石子,一到雨季石子夹杂着泥巴,非常难走,路面上的石子非常乱,只要一不留心人就会从车上摔下来,每一次放学回家都要提心吊胆的。有一天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去叔叔家,因为没有路灯,再加上石子比较乱,所以车子倒了,弄得我满身都是泥。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路面扩宽了许多,不仅铺成了水泥路面,还安上了路灯。现在放学回家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两年前,我们村还在县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新建了村民活动中心。两年来,这里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晚上,人们在这里载歌载舞,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享受着无限的乐趣。每当看到这些,我的心里总是会油然出一种自豪感。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农村养鸡养猪,杂物乱堆乱放,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有点脏乱。就在我为过暑假发愁的时候,村里来了工作组,召开村民动员大会,会议的主旨是:为保障脱贫摘帽工作顺利实施,切实改善农村面貌,有效治理农村卫生环境,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会后,村民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我们中小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我们先清理自家庭院内垃圾、鸡粪、污物,乱堆乱放的物品。做到地面干净整洁、杂物堆码规范;房前屋后无杂草、无垃圾;室内除尘去垢,物品分类摆放,柴草堆放有序。然后集中村民整治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清理沟渠、路面的淤泥,铲除道路两旁杂草。我们每天出写作业外,都积极参加劳动。通过近两个月的整治,如今我们小组路面干净,环境整洁优美,变成了和谐宜居的新农村,住在家里,走在村道上都非常舒心。
如今,我们村最穷的人家也住进了小洋楼,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路通财通,为了发家致富,村里的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事,就连我们这些天天在家里享福的孩子也有忙不完的活了。我想,这应该是丰收在望的繁忙景象吧!
我坚信,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引领下,家乡一定会蒸蒸日上,未来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