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参拜的作文

【篇一:春节祭祖】

还未到大年三十,四处便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各家各户门上都贴上了火红的对联,就连小区门口也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而此时的我,却坐在返回老家的客车舒适的车厢内,听着轻松的音乐,畅想我未知的新年。

回家的路上,爷爷打来电话,他神秘地告诉我:“这次过年,我会带你和赵檬一起去祭祖,以后等我老了,走不动了,就靠你们了。”我不明白“祭祖”到底是要干什么?为什么要我们来继承爷爷的“衣钵”?带着满腹疑问,我回到了老家。

终于到了过年这一天,全家老老少少都喜气洋洋地开始准备,而我也终于找到机会向爷爷询问祭祖的事,在我的追问下,爷爷终于开了金口。原来,祭祖是农村非常隆重的祭祀活动,专在过年时举行,分为两个部分,即“祭祖宗”和“拜神”。爷爷讲完后,我和弟弟就带上四挂鞭炮,一大叠纸和一些香上山了,来到太爷爷太奶奶的墓前,我们虔诚地烧香、烧纸并跪地叩头。离开时还放了一挂鞭炮,意思是告诉祖宗后人来祭拜了。天空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我和弟弟完成仪式的时候,都冻得手脚冰凉,但心中却充满神圣和虔诚的敬意:所谓“祭祖宗”,不过是一种仪式,重要的是告诉人们不要忘根啊!站在风中,我忽然觉得心里很温暖,很温暖。

回到家里,满屋飘着肉香,我好奇地将头伸到锅边一看,原来煮着猪头。一会儿,只见爷爷拿过一个洋瓷盆,把猪头装好,并给猪嘴里咬上猪尾巴,把一双筷子插在猪头上,我恍然大悟:“爷爷,这是不是表示‘有头有尾’呢?”爷爷笑着点点头。

“拜神”仪式开始了。首先要拜家神,大堂上放着一尊庄严的家神像,爷爷将猪头放在供桌上,然后点燃三炷香,虔诚地拜三拜以后,便将香插在神像前,随后爷爷吩咐我和弟弟各点燃一支蜡烛,立在神像两旁。拜完家神,爷爷端起猪头,我和弟弟拿上香和纸,我们祖孙三人又分别到了大门、猪牛圈、灶、水井、路边和菜园等地燃香参拜。爷爷边告诉我们,拜大门是在拜门神,在灶、路边是拜灶神和路神,在猪牛圈、鸡圈求的是六畜兴旺,在水井边拜的是一年四季有水喝……

每到一处,我和弟弟都认真地烧香参拜。就在拜完路神回身之际,我看到爷爷温和的目光,他站在雪地里,眉发上都落了不少雪——他在微笑!爷爷额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望着我和弟弟爷爷笑了,笑得那样欣慰。

年过完了,每每想起爷爷的笑容,我的心都会为之一颤。我想,除了那温暖的笑容,我更不会忘记的,是过年的祭祖,它不单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要我们记住自己的根。

【篇二:神奇的灵隐】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到灵隐寺去踏春。这天去灵隐的人非常多,一路堵车堵得“天昏地暗”,妈妈说原本40分钟的路程我们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进入灵隐禅寺,映入我眼帘的首先是天王殿,里面有拿着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上缠着一条龙的西方广目天王和拿着一把雨伞的北方多闻天王,他们是四大护法,可以保护我们平平安安。走上台阶我们来到了最大的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的佛祖释迦摩尼,我看到有很多人在参拜,我也偷偷许了个心愿,就是我想吃冰淇淋,哈哈。如来的后面是一尊观音,她脚踏一条鲇鱼,旁边还有很多菩萨和天兵天将,同样也很多人在参拜她。在往上走就是药师殿,里面供奉的是药师佛和他的十二位徒弟,据说每个徒弟都会保佑各自十二个时辰里生出来的小孩子,我还特意拜了拜我的申时守护神。一路往上,我们经过了藏经阁、虎头泉等景点,来到了华严殿。华严殿供奉着“华严三圣”,左右为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分别代表了智慧与理德,妈妈说我要多拜拜,这样他们就可以保佑我学业有成,但妈妈又说了,他们只保佑努力地小孩子。

参观完这四个殿之后,我们就到里面的一家面馆去吃饭,品尝了这里最有名的素烧鹅,味道还不错。

吃完饭后,我们离开寺庙,来到了飞来峰景区,景区特别漂亮,道路两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而且溪流也特别清澈,我在那儿玩了好一会儿水。我还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看到了在晒太阳的乌龟,我用树枝捅了捅他们,他们缩了缩头,我觉得可好玩了。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们回家了,路上妈妈真的买了一个双色冰淇淋,没想到我的愿望这么快就实现了,这真是一段神奇的旅程!

【篇三:这样的人让我暖心】

北京的雍和宫,那是一座充斥着热闹而不失安谧的藏教寺院。我每年都会随父母去那里参拜。而每次参拜时,看到那高高在上的佛像,我的心中便时常涌起了虔诚的信念。而当我准备烧香礼佛时,总会看到周围虔诚的人们毕恭毕敬的双手合十,心中默念着期盼的心愿,对佛表达了尊重之情,让我领略了世俗中难以感受到的善良、慈悲的一面。但这些与我在礼佛过程中无意间发现的正在清理佛台的老妇人来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一进殿中,佛像温和而恭敬的神态便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昂起头仔细地端详着,佛像安详的脸上透露出慈祥,看着佛像高大的身躯,心底不禁有些感叹,佛祖啊!人们心中的信念!在人们的心目中高高在上,它的无私的慈悲,感化了多少的心灵,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地低下头来,却发现了另一幅画面,有一位老妇人,正在用布满了皱褶的手,拿着一块抹布仔细而小心地清洁着佛像台,我呆在了那里。

她佝偻着身体躲在阴暗处,像是很怕被人发现似的,小心翼翼而快速的清理着!透过大殿中昏暗的烛光,我隐约看到她穿着破旧的上衣,衣服上的补丁随处可见,她双手仔细地擦着佛台,脚下有一个装满了水的小桶,擦一会儿,她就弯下身子去桶中清洗抹布,她轻手轻脚的,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可能是怕惊扰了佛祖,还有那些虔诚的信徒吧!不时地有人从她身边经过,但谁也没有注意到她,她双眼紧紧的盯着佛台,除了投抹布的时候,没有片刻地移开。

这样的一位地位卑微的老妇人,她用她的双手不仅清洁了大殿,也赶走了人们心中的阴霾!她的行为不会被许多人知晓,默默的奉献也不会像佛像被人们虔诚的参拜,可在那一刻,她的无私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篇四:净土一方】

淅淅沥沥的雨在年初一便下起,空气湿漉漉的,使人有种说不清的烦躁。照旧,今日要去寺庙烧香祈福。

车程很长,七拐八拐终于来到阿育王寺的入口。随着人流移至寺内,视野就一下子开阔了。不得不感叹阿育王寺真的非常大,郁郁葱葱的树林在雨幕中愈发朦胧,佛塔被藏在林里,只露出尖尖一角和明黄的墙。走上林中小道,头顶的树枝缠绵交错,好似为游客撑起的伞。因为雨的刷洗,那翠绿浓得像是要溢出一般。

凉亭、篱笆、院墙,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副古色古香的画卷,带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再往里走,是一片面积辽阔的放生池,因池子整修的缘故,我没能看到那鱼翔浅底的景色,有些许遗憾。

放生池的一侧,便是大雄宝殿。殿前皆是烧香还愿的人,香灰随风而起,竟有些像鹅毛大的雪花,惹得几个小朋友惊呼连连。母亲在一旁的火炉中将香引燃,先是朝外拜了三拜,这是拜天地,接着朝内拜了三拜,这是拜佛祖。最后将香尽数投入香炉。

正式进入殿内,更是人满为患,排队等候许久,终于轮到我们参拜。抬头望着那巨大的释迦摩尼像,内心的浮躁竟退去不少,整个人都沉静下来,低头细细述说自己的烦恼亦或心愿。

在大雄宝殿的后面,便是天王殿,其所供奉的是弥勒佛与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以及护法神韦驮。照着脑海中留有的记忆观察他们,果真一如书上所描述的那样,母亲问我的时候,便得瑟地卖弄起来。

穿过天王殿,舍利殿就映入眼帘,据说阿育王寺正是因为藏有真身佛舍利而闻名。母亲依旧进殿参拜,这次我却留在了外边。目光所及之处,尽是虔诚的善男信女,双手执香,口中喃喃有词,像我这般闲站的人亦有,相同的是大家都尽量放轻声音,以免打扰他人。

我们顺着原路返回,雨不知在何时停了,心境也与来时大有不同。我并不是个信佛的人,但能在喧嚣尘世寻一处宁静禅寺,向佛祖吐露心声,使自己心态平和,实在是一件幸事。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与你共勉。

热门推荐
1难忘那失望的眼神
2我最爱的妈妈
3挖春笋
4规则
5光焰万丈长
6江湖女侠
7五味母爱
8不要摘花看图写话
9我的青春我做主
10左右
11雨,落在校园里
12珍惜在学校的生活
13今天我当家
14
15长大了,我想当上一名侦探
16热爱阅读的妈妈
17春天里的那场雪
18心酸
19快乐的一天
20妈妈的饭盒
21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22杨柳青青
23情系四季
24读你的时刻
25童话故事作文
26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27人工智能·社会·智能人工
28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29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30画一幅室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