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耶胡的作文

【篇一: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江奈生·斯威夫特所写。全书通过描写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奇异的游历而展开描写,并且批判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以及人民受到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格列佛游记》中最令我欣赏的情节是格列佛在小人国观看皇宫中的大臣和贵族们在为皇上在绳上跳舞的特技时大臣们被摔断腿和腰,甚至面对危险时,还要上去表演,只是为了不同颜色的丝绒来提高自已的身份。这一情节深刻揭示了小说所要表現的主题。

格列佛在游历慧骃国时,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几作下等动物耶胡。这深刻反应出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

格列佛游历飞岛国时,见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发明,比如厸黃瓜中提取阳光﹑把粪便还原成食物﹑把冰制成火药等这些游历让我感到很新奇。也台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

《格列佛游记》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我从中学到不少知识,这本书中旳深刻内涵也颇有历史足迹,让我更加了解英国的历史。

【篇二:《格列弗游记》读书笔记】

乔纳森用简练朴素的文笔,引导我穿行在天马行空的字里行间,格列佛怀着满腔热血,带领我遨游四国。跌宕起伏的情节在无形中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矛与盾。

主人公格列佛在“羚羊号”中遭遇风暴而开启了他奇妙历险的第一站——小人国。在这里,朝廷通过跳绳选拔官员,两国之间会因鸡蛋先吃哪一头而持续苦战。格列佛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仿佛都充满了幻想与不可思议。但这并不能让不甘寂寞的格列佛停止冒险的脚步,他在经历过一波三折后,来到了大人国。“珍稀动物”的他在洋洋得意地介绍故乡时却遭遇到制度古朴的大人国国民们的质问。他们厌恶格列佛口中的卑劣政客与流血的战争,三年后,格列佛在惊险中离开大人国回到故乡。但他那刻在骨子里的热爱冒险让他登上“好望号”,再次开始历险。这次,他所在的船只竟遇到了贼船,格列佛侥幸逃脱,被一座飞岛救起。在这里的人们穿着怪异,相貌异常,整日沉思默想。

怪诞的教学方法与荒谬的思想令人瞪目结舌。后来,格列佛再次受聘成为“冒险号船长”,却不料被囚禁,接着被放逐到慧骃国,这是我和格列佛都向往着的地方。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牲畜。格列佛一心想留在这里,却因慧骃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议消灭所有耶胡而无奈离开。从此以后,格列佛决心与马为友,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书中,乔纳森利用高超的讽刺艺术,通过具体情节,含沙射影地指出当时英国各种制度以及政教措施的黑暗和愚昧。这不禁让我感叹祖国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条件,也让我学会珍惜与感恩,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与自豪。同时,乔纳森所极力宣扬的“人们应脚踏实地的活着”,令我陷入深思,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受益匪浅。

【篇三:格列夫游记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完了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是一本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这是我以后才知道的)。

开始读的时候,我以为这是童话,或者说是想《鲁滨孙漂流记》一样的书籍,但是我读完后,才发现这是一本讽刺小说,一本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童话色彩才是局部的,尖锐的讽刺才是这本书主要的灵魂。

我觉得大人国和小人国被描写的惟妙惟肖,让读者身临其境,无法自拔。随然作者没有亲身经历,但是还是描写的十分优美。但是后面的《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印度(飞岛国)游记》和《慧国游记》却没有大人国和小人国的生动有趣(我个人认为),觉得枯燥乏味,但是极度的讽刺了当今社会,和对当今社会腐败,无能的痛恨。

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十二之一”形象的写出了那些人与作者的差别。

在小人国,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的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

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

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身份的互换,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

飞行的岛国,奇葩的人民,这里的人十分奇怪,似乎对乐器有种莫名的喜爱,各种物品都做成乐器的形状,无不体现出了那里人民对乐器的热爱。格列佛在这里见到了许多的奇人,了解到了许多奇怪的事。

在岛国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格列佛航行到格鲁伯杜得雷伯,去接见那里的首脑的时候,那个首脑让死人复活。让格列佛亲眼看见了历史的重现。明白了一些事实,弄清了一些误会。

聪慧的骃,愚蠢的耶胡(那里其实就是人)。我觉得这个章节很无聊。在慧骃国里,格列佛跟他的主人讲诉了他自己国家的社会。当他讲到法律和律师是,他的主人却认为律师是“生来就学会颠倒是非,他们把白的说成是黑的,黑的又说成是白的”。而又当他讲到战争与士兵时,他的主人又认为“一只杀人不眨眼的耶胡,他杀死他的同伴越多越好”

慧骃的理性和团结,使得格列佛不想回到英国,他痛恨当今英国的社会。但是后来慧骃国的人要杀死那里的耶胡,于是,格列佛就被迫逃了出来。无法实现永驻在慧骃国的愿望了。

在书中我非常喜欢作者的一段话,那也是他的人生所得,值得我们去体会,我也会把这段话当做我的做人标准。“人人都能拥有真诚,公正,克制自己等等美德。如果人人都能实现这些美德,再加上经验和善本之心,人人就能为国家尽义务,只不过还需要学习一段时间罢了。如果一个人缺少德行,即使他具有卓越的才能也于事无补……”

【篇四:《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讽刺文学家斯威夫特,同样,《格列佛游记》也是一部十分杰出的讽刺小说,它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勒皮他和慧骃国的种种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书中描绘的慧骃国的旅行使我最印象深刻。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富有理性,公正而诚实的马,供马驱使的耶胡却是一群丑陋龌龊、贪婪淫荡、残酷好斗的畜类。耶胡好吃懒做,贪得无厌,特别喜欢在田间寻找一种发亮的石头。为了争夺石头,它们就会搏斗起来,甚至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它们喜欢吮吸一种草根,吃多了以后就相互搂抱、厮打,丑态百出。它们也有自己的头目,头目还有宠臣。这些宠臣被主子抛弃以后会受到全族类的凌辱。耶胡的种种特性,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罪恶者诸如贪财好斗、酗酒荒淫,这些都集中在耶胡的身上。斯威夫特所创造的耶胡无非是对当时英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恶劣风尚的集中讽刺。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格列佛游记》不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比较完美的术形式。斯威夫特的艺术技巧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借鉴的,首先,斯威夫特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手法刻画了当时英国的现实,同时他也是根据当时英国的现实才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幻想世界,斯威夫特的幻想和现实是和谐统一的,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马国的遭遇各不相同,但都安排得合情合理,毫无破绽。他每到一个幻想国度都受到不同的待遇,绘声绘色,使作品具有艺术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强烈的讽刺。

《格列佛游记》以其杰出的讽刺而垂名于世界文学史,深刻的揭露了社会的丑恶现象和矛盾关系,指出其本质,在这个假期中,让我深刻的的记住了这个有着强烈正义感的人。

热门推荐
1我多了一份
2努力了就是幸福
3进化与退化
4我的青春摆渡人
5我渴望成功
6寒假趣事作文
7与君书
8特色班的一件事
9强者乎?弱者乎?
10孝顺父母
11碎片化的隐私权
12校园夜色
13第一次卤牛肉
14优秀作文
15冲动后我才懂得
16我喜欢这样的你
17养蚕真有趣
18野炊记
19精彩的运动会
20吊兰
21森林审判大会
22不变的是那份痴迷
23参观奶牛场
24七星瓢虫
25我的父亲
26会唱歌的猫读后感
27这就是我
28剪窗花
29我是小小美食家
30我爱家乡的贺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