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点甜】
有人说回忆是甜蜜的;有人说学习是甜蜜的;也有人说读书是甜蜜的,是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处不透着甜味,让人沉侵其中。
读书常常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总是沉浸在书的海洋中,在那里畅游。翻开书页,阅读惊心动魄或感人至深或幽默风趣的故事,我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采着新鲜的花蜜细细地品尝,让那一丝丝的甜蜜在我舌间回荡。
《哈利。波特》陪伴着我的童年,每每看到哈利与他的伙伴们一起经历的那些事,我都被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以及那些珍贵的友谊所折眼,看着他们的故事,我仿佛走入了书中,与主人公近距离地交谈,让我感到有点甜。
古筝是我从小学到大的艺术,每天的弹琴练习已是我的必修课。指尖划过一根根粗细不一的琴弦,美妙的声音从琴中传出,令我陶醉,一段段优美动听的音乐仿佛是一位曼妙的舞者翩翩起舞。真是令人享受其中,那时我感到有点甜。
一笔一划提按转行,一个个漂亮的行体跃然纸上,每一个笔划的起转收笔都是那样的独一无二别出心裁。我手握毛笔,继续在宣纸上运转,笔尖努力地临着赵孟頫的洛神赋。夜晚星星在空中眨着眼,注视着我,仿佛在鼓励我;继续练习更上一层楼,那一刻我感受到些许的甜意。
学习也是甜美的,课堂上,老师的孜孜教导,温柔的话语,就如一股暖流,温暖着我们的心田。攻破一首难题,柳暗花明的快乐也是甜蜜的,深夜妈妈陪伴着我,她眼角的皱纹,头上些许的银丝让人心酸同时也感受到母爱的甜味,久久回味。
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寻找生活中的甜蜜,让生活更美好。
【篇二:最美不过诗情牵】
华夏,泱泱古国,最引以为傲的便是那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文化,最引以为傲的,就是那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文人骚客们了。
三国,曹操的《观沧海》、曹植的七步成诗,《洛神赋》……无不散发着他们的野心。曹操想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曹丕承父位,娶了甄氏,曹植也慕其嫂,便写下了《洛神赋》,当然,《洛神赋》最始不叫洛神赋,似是川甄氏赋,被父兄所发现,遂改为《洛神赋》。
盛唐,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李白了,他文风雄丽,似带着九分令人折服的魔力。盛唐重臣与他喝酒,抵了金龟,看了《蜀道难》,直呼仙人也。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并不执着于权利,不然,已为他折服于文采的公主,数次推举于臣。再谈白居易,实话,对他印象并不怎么好,曾观过他的一首诗,似乎是在说妓子无情。所以,因为“离离原上草”的好感迅速瓦解。
哀唐,杜甫比不上李白好运,壮年之时正值乱年,皇亲国戚争夺皇位,兵戈戎马,战火乱飞。他游走于潼关、石濠、新安,写下了脍灸人口的三吏三别。暮年留于成都,因亲朋好友的帮助才得以存留。他的儿子被活活冻死。他悲从中来,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一名现实主义诗人,他所受的苦,所遭的事,炼就了他的毅力……
我所欣赏的女诗(词)人,除了李清照,只有鱼玄机了吧。最始初,是因为她赠于农女的一句“易得无价宝,难求有心郎。”她勾起了我的兴趣,又找了找她的生平,盛唐之时名满长安的女诗童——鱼幼薇。但她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温庭均,一名和尚。剧情很俗套,内容更狗血……但最后的下场。十分悲惨,她成了艳丽女道士,因争风吃醋,把情人的丫环打死,她能当众斩首。
唐后主李煜,被囚之时,把自己的生命全献给了词的创造。“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细腻的文风,似乎小山(宋)学习的也是他。”
词,一直延续至今,毛主席不仅精通军事,还精于书法与词的创造。我认为最突出的便为“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词、诗,一向能体现出人的心境。鱼玄机,对爱情的无望,最多是诗词所表现的,杜甫的《茅芦为秋风所破歌》,体现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李煜的词,莫名有一些凄凉;李清照,笔锋婉转,隐约有几分凄凉;毛泽东的词,大气洒脱。
诗情,连绵不绝,有时可激起游子对家的呼唤;有时又则无端的让人心中生出几分豪迈。这些看的皆是诗人加于此的情感。诗,可以带你领略大江南北的美景,古人把自己的心得,皆给于诗奴。由此,我可以真的说:“最美不过诗情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