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勤奋与懒惰】
勤奋与懒惰是对立的两个极端,如果说勤奋是明亮的白天,那么懒惰就是昏暗的夜晚;如果说勤奋是一团热烈的火焰,那么懒惰就是一盆无情的冰水;如果说勤奋是十五的一盘圆月,那么懒惰就是初一的弯月;如果说勤奋是一个纯净的精灵,那么懒惰就是一个恶劣的魔鬼;如果说勤奋是让人走向成功的兴奋剂,那么懒惰就是让人落入失败的催化剂。
勤奋可以让人的心灵变得丰满,精神变得饱满,灵魂变得充实,懒惰却会叫人的心思变得混沌,叫人的精神变得萎靡,叫人的灵魂变得颓废。勤奋就像是一个可爱的天使一样,它会慢慢培养你的才智,渐渐锻炼你的能力,然后一步步把你送向成功的彼岸,一步步帮你攀上成功的顶峰,让你整日都在自信中成长,在希望中生长。懒惰就像是一个可怕的魔鬼一样,它会慢慢吞噬你的志气,渐渐蚕食你的信心,然后一步步把你关进绝望的牢笼,一步步把你推入无望的深渊,让你整天都在痛苦中挣扎,在悔恨中煎熬。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勤奋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华夏儿女的高尚德行,一直备受人们的推崇,深受人们的赞美。“文学家说勤奋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而政治家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对于这些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我想我们并不陌生,可是我们真正记在心里的却没有几个人,真正能够践行的也是寥寥无几,而造成这样结果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缺乏一种坚持,缺乏一种行动,缺乏一种毅力。
勤奋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之一,作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勤奋的事例不胜枚举,勤奋的名人数不胜数,而王羲之就是这样一个把勤奋溶于生活,刻入精神当中的伟人。王羲之是一位东晋的大书法家,他每天都坚持练习书法,每次练完后他就在一口池塘里洗笔,就这样持之以恒、日复一日,他竟然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对于王羲之造就的这一个“洗砚池”,人们更多的是一种钦佩,一种敬仰,一种歌颂,可是对于我来说,这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坚持,一种毅力,一种勤奋。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勤奋使人进步,勤劳使人高尚;勤奋使人成长,懒散使人落后;勤奋助人成功,懒惰害人失败。但愿每个人都可以丢掉懒惰的帽子,做一个勤奋刻苦的人!
【篇二: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人曾经说过:“不努力,就没有成功,想要成就番事业,就要下苦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正确的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世界上谁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却不知道为了使千家万户都能用上电灯,他足足试了一千六百多种材料。爱迪生开始以白金做灯丝,但成本高,而且寿命很短,仅仅亮了八分钟。他觉得如果使用白金,这电灯还不如不用。于是他放弃了昂贵的白金,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经过反复的试验与研究,终于找到一种好材料:竹丝。他惊喜地发现竹丝灯泡的寿命居然长达一千二百多个小时。他大喜过望,却仍然继续研究。最后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材料:钨丝。爱迪生的不懈与努力,让他成为了电灯的发明者。
正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就了爱迪生的愿望,王羲之亦是如此。他为了练好书法,用烂了许多毛笔头,积起来足有十石,这难道不是成功的必需吗?他每天都勤习书法,常常带着笔和砚台去一个池里洗。冬去秋来,寒来暑往,池里的池水都被染黑了。王羲之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他为了练好书法,专心致志,用手模仿笔在衣襟上划,结果连衣襟也划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练了一手好字,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书圣”。一次,他在木板上写了祝词,木工打算刻出来,却发现墨已深入木板三分,可见王羲之字之刚劲有力!
不努力就不会有收获,比如方仲永,天赋好,五岁无师自通可作诗,但因为没有读书,没有下苦功而“泯然众人矣”。
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是否想到下一番“功夫”呢?只要你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成功。就好像雨果说的那样:“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如果没有努力,就不会成功。成功只会给坚持不懈的人,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具有毅力的人。
【篇三:两只小蚂蚁】
从前,有一群小蚂蚁,一天,它们跑到了集市上去闲逛,突然,前面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打鼓声,仔细一看,原来正在举行举重比赛呢!蚂蚁王王羲想:既然人类可以举行举重之类的比赛,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呢?于是,就回到窝里,向所有蚂蚁宣告:“现在,我们要像人类一样比赛举重,谁觉得自己力气大的,就可以来报名参加!”
可是过了一个多月,只有两只小蚂蚁报名,蚂蚁王无奈,只好宣布开始比赛:“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小朋友们,我宣布,第一届‘蚂蚁杯’举重比赛预赛现在开始!有请选手上场!它们是贵族的何世,还有搬运主动工黄琳!”
它们翻着筋斗,帅气登场。
“现在有请何先生挑战。”何世抓住扛铃,使出吃奶的劲儿,“一、二、一、一、二、一、呀……”就这样重复了很多遍,扛铃还是纹丝不动,但是黄琳就不一样了,他的双手紧紧抓住扛铃,嗬,没使多大的劲儿,就把扛铃给举起来了。看了黄琳的表现,何世伤心得都快哭了。蚂蚁王王羲赶紧说:“我们还有决赛,让我们期待决赛时它们的表现吧!”
从此,何世每天坚持锻炼,汗流浃背,连拿筷子的力气都没有了,经过常年累月的锻炼,它的身体变得非常强壮。而黄琳呢,它整天得意得不得了,连走个路都大摇大摆的,还一点都不锻炼,说:“我要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决赛时,所以我才不炼呢。”他到处接受人们的邀请和追捧,天天大鱼大肉,身体也像吹了气的气球一样鼓胀了起来。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决赛的那一天,何世和黄琳都及时到场、跃跃欲试。“现在,我宣布,第一届‘蚂蚁杯’举重大赛决赛现在开始!”随后,它们都一一入场。
黄琳想到自己预赛时杰出非凡的表现,不禁得意了起来,说了一声:“嘿,我先来!”说完,它就用力抓住扛铃,“呀……呀……呀……!”使出了这辈子前所未有的最大力气,唉,可惜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伤了元气“呀”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搞出来,扛铃还是像平常一样稳如泰山。这时,轮到何世了,它小心翼翼地抓住扛铃,轻轻一抬,只用了一只手,就轻轻松松地举起了扛铃,场下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黄琳在一旁傻眼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第一次失败了,不要紧,只要努力一点就能成功,但如果成功之后一点都不勤奋,那就会像这只小蚂蚁黄琳一样,最终失败。
【篇四:我的拿手好戏书法】
小时候看爸爸练字,我既羡慕又崇拜:啥时候自己也能写一手好字?等到懂事开始学写毛笔字,我才知道,要想写得一手好字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点点滴滴努力的积累,书法成了我的拿手好戏。
刚开始我写的字东歪西倒,像台风过境后的行道树,妈妈看得实在没有办法,就带着我去隔壁邻居陈老师家学习书法,我印象最深的是刚开始练“永”字,老师说,永字包含汉字横竖撇捺折五种基本笔法,但是几节课下来,我好动的性格一直静不下心来,笔在手上也不听话,在纸上横走直冲,一个个字歪歪扭扭,大小不一的印在纸上。回到家,妈妈给我讲了王羲之小时候练字的故事。一次,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然不假思索地用馍馍蘸墨吃了起来,边练字边吃,满嘴墨黑,竟然还觉得吃得津津有味。王羲之练字给了我很大启发,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
成绩是有效学习时间的积累,学习书法也一样,不仅需要大量反复地练习,更要掌握方法要领。陈老师首先教我“运腕”,就是写毛笔字时,腕部随着运笔的上提下按、轻重徐疾而作相应摆动的方法,使得写出的笔画有强弱、厚薄之分,活泼、呆滞之别。后来我也慢慢领悟到,练字基本功不行,很难临摹出帖意,于是我从简单笔画练习,到字的间架结构,再从楷书写到行书、草书。同时写字如做事,须心静气和无杂念,只有心到才能意到笔稳。
现在,我只要一有空,就会静下心来拿起毛笔在宣纸上练起字来,慢慢的掌握了一些笔锋,这时候感觉字帖里的字在我眼前栩栩如生,横画如千里阵云,又像强弓硬矢坚挺有力,一个个字随意布势,风姿翩翩,慢慢地发现中国汉字是那么的美丽,隶书的端庄,楷书的方正,行书的潇洒,草书的飞动,无不显示着汉字的灵性与飘逸,书写时,笔锋或蹲或驻,或跳跃或徐行,就像足尖在纸上的舞蹈。
如果说练字后自己有什么变化,我觉得是我的心更有力度,更有宽度,更有厚度了,每日的书写让我内心笃定,用心去一笔一画地临摹,它对我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使我沉醉在墨香之中,陶醉其中。
现在,我不仅是学校里的书法小达人,更获得了不少奖状和友谊,这就是我的拿手好戏,在毛笔字的世界里我乐在其中,且会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