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防霾的作文

【篇一:天空】

“口……口罩。”我前脚刚踏出家门,就被一阵浓烟呛得说不出话来,我赶忙从家里拿出了一个防霾口罩,便匆匆赶去工作了。

外面人很多,车也很多,但却见不到一只鸟、一棵树、一枝花。我来到公司,才过了一个晚上,桌子上已经铺满了灰尘,我用手轻轻一摸,手上就全是灰尘。我带着口罩,将桌子上的灰尘扫走。哎,我只能带着口罩工作了吧,我想,我看着桌面上的照片,天是那么蓝,花草是那么茂盛,那还是四十几年前了……我不再想下去。

下班后,我回到家,摘下口罩,原本纯白的口罩已经变黑了,我打开电视,调到CCTV-1,见到了一个大标题“环境污染只是暂时的!”只见国家主席在发布会上说:“我们现在正是发展中国家,以后的环境会好起来的。”说完,他便走了,我不禁有一些厌恶,用一些借口来为自己的失误打掩护,不,不行。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我想。

我在手机上发了一个说说,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不久,便得到了很多人的回应,明天就是周末,我与我的很多朋友来到一个地方,我们将垃圾捡起来,全部装进袋子里,我们一直在打扫着,但是一天过去了,我们才将一块地方打扫干净,但我们没有放弃,日复一日地打扫着,将每天的成果与别人分享,不久,许多人加入了我们。每天为家附近的地方打扫卫生,保持它的干净。

或许一开始效果并不是很显著,但是每次翻开自己的劳动的分享,心中都有着一丝成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抬头看着天空,有一群小鸟飞了过去,又过了几年,我身边又出现了一些小花小草,终于,天蓝了。

天空蓝了,我的心也净了。

【篇二:雾霾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雾霾。2012年我来到英国伦敦,那里很“美丽”,非常适合我们同类居住。但是几个月后,我们被无情地赶出了那里。

我们躲在角落默默地注视大地,突然发现中国这块地方非常适合我们居住,于是我们又相继来到了北京、上海、杭州,最后又欣欣然来到了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西安,在这里我们大显身手,把西安人打得苦不堪言,防霾口罩一时成了热卖品。

我们来到蔚蓝的天空上,飞翔在高空的我们自由自在。从此这里再也看不见蓝的天,白的云,陪伴我们的是工厂冒出的滚滚浓烟,我们一起聊天,一起散步。

我们来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浮在大气中的我们随风飞扬。从此这里空气污浊不堪、令人窒息,陪伴我们的是各种粉尘、沙粒,我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

我们来到清澈见底的小河里,畅游在河水里的我们无拘无束。从此小河浑浊一片,自由自在的小鱼也消失的无影无踪,陪伴我们的是各种垃圾以及“清新”的气味,我们一起嬉戏,一起玩耍。

西安成为了我们梦想的家园。我们虏获了丰厚的战利品回了家。

第二年,我们又向那美丽的家园再次进攻。咦!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怎么一切都变了?

原本雾蒙蒙的天空如今变得蔚蓝蔚蓝的,工厂冒出的浓烟也已然踪影全无,站在郊区,一眼看得见连绵起伏的秦岭山脉上的青山绿树。

原本污浊的空气现如今变得清新淡雅,我们喜爱的汽车尾气也越来越少了,环城公园的绿化令人“心旷神怡”。

原本浑浊的小河现如今变得清澈见底,水面漂浮的垃圾也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小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

这是怎么了?难道西安人会法术,把我的同伴都赶走了?当然不是了,原来是西安人大力整顿工厂废气排放,而且连汽车都实行了单双号限行。我懊悔、我郁闷、我生气,我只好灰头土脸地离开了大西安,去寻找下一个“美丽的家园”。

【篇三:绿色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

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周围环境良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可是看看我们的生活环境:空气污染十分严重,人们出行都要戴着防霾口罩;土地遭到破坏,树木被砍伐,森林面积减少、温室效应向人们逼来,生物多样灭绝……人们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

现代社会,几乎每家都有车,排出的废气不但污染了环境而且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在绿树环绕中,人们可以镇定神经,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降低血压,解除疲劳,还能杀死由粉尘带来的各种病菌……除此之外,树本还可以调节气候、防风降噪、蓄水防旱,是人类的最好的朋友。可是人们却乱砍乱伐,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我们要珍爱树木,在植树节的时候多多种树,加强绿化。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不破坏生态资源等等。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建设优美的环境。

树木参天,小草嫩绿,鸟语花香,空气无污染,湖水碧绿,鱼儿自由的游着,从此再也看不见干涸的湖水,矮小的树桩,遍地的垃圾,河上漂浮的鱼骨,被人折断的树枝,被摘的光秃秃的花茎,浑浊的水源,塑料袋在天空中飞舞……如果我们能爱护生态环境,那么这些美好的愿望都会实现。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建设绿色生态环境!

【篇四:幸福如此简单】

幸福无处不在,也许是老师同学的关心,也许是父母的爱护。它们就像一束束温暖的阳光,洒遍我心灵的每个角落,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记得那是一个雾蒙蒙的周四,我终于熬过了社团活动,天已漆黑一片,我飞似的往校门口跑去。突然我的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动着两个字:妈妈。“孩子你在哪儿呢,都7点多了,怎么还没到家呀,出什么事儿了吗?”妈妈焦急的声音传入耳中。“我刚刚放学,马上就回来,您放心吧!”“哦,没事就好,饭已经做好了,快回来吧。”妈妈听到我的话后,语气明显缓和了些。幸福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话,简单却温暖。

我加紧脚步赶到了校门口,透过浓浓的厚雾,我依稀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带着3M的防霾口罩,穿着厚厚的白色羽绒服,在校门口来回地走动,焦急万分。我愣住了,是妈妈!可能是自己在路上和同学聊天,耽搁了些时间,妈妈算好了时间,发现我没到家,才不放心地出来了吧。她正在往校门内望了望,看到了我,向我招了招手,我冲了出去,进入了她的怀抱。我抬起头看她,她的眼眉之间因焦虑而产生的“川”字沟,两眼中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那练得已经发红的面颊,我感觉嗓子像被堵了快东西似的哽住了,眼眶边也湿润了。幸福就是在校门前的一份守候,普通却温馨。

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转过头看我,眉头又皱了起来。“你怎么没带口罩?”“哦,我……”没等我说完,她已经摘下口罩,要为我带好,我连忙推住她:“您给我了,那您用什么呢?”“乖,带上,我还有围巾呢。”边说边指了指自己脖子上的围巾。她用手为我带好口罩,突然感到一阵冰凉从脸颊传来,一双冰冷且粗糙的手将口罩的带子挂到了我的耳朵上,可以想到她每日辛苦与劳累。我紧紧地抱住了她。幸福就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平凡而感动。

父母每日辛勤地工作,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对我们的爱无微不至,无论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份坚定的守候,一个温暖的拥抱。哪怕是每日无数的唠叨,都可以看得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对你最无私的人。可是请记住。幸福虽简单,但请一定要珍惜它。不要等突然失去,才后悔当初的行为。

【篇五:为“人”】

起雾霾了,天空是一片压抑的苍青色。有孩童的笑语打破了这片沉寂,他们都处在最蓬勃的年纪,脸上的笑容是上天最美好的赠礼。他们嬉笑着走远了,徒留身后戴着防霾面具的女人,眼中有着怅然若失的色彩。

这是日本电影《世界奇妙物语》中的场景,所描绘的就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将来,人们大多选择定制一个人工智能作为自己的孩子,他们美丽、机敏、坚强,就如上文中的孩童,而真正在雾霾天需戴防霾面具的“人”,则变得越来越少。

这听起来不错,成为了人工智能的“人”不再惧怕伤痛、不再畏惧衰老,他们甚至更加精通技术创造,整个社会在物质和科学层面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愈加完善,他们在神情姿态上都与人类相差无几。似乎,人工智能已变成了真正的“人”。

但我们都应知晓,两者总是有差别的。影片中有这样一幕:人工智能的女孩在雨天蹦跳着走在路上,路边有残存的真正的人类老奶奶摔倒,她连短暂的犹豫也未有就离开了,脸上还是那样一派天真无邪的微笑。面对这样的场景,我甚至失去了用言语品评它的能力,我无法苛责,因为这是人工智能的程序既定;我更无法赞同,因为我想,如果那样的场景成真,那定是对真正人类的天真而残酷的刑罚。

在信息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里,人们所追求的境界与几千年前大相径庭。我们渴望、追求着更高深、更智能的境界。我们追求着计算机的精准计算和超强能力,却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过得越来越像计算机。

周国平先生曾提出过人的三大要义:身体、头脑和灵魂。身体掌“力”;头脑掌“智”;灵魂掌“情”,这三者互相合作,便成就了完整的“人”。毫无疑问,计算机在前两者的能力上有着人类无可企及的优势,他们钢身铁骨,脑力超群,那么“人”和“计算机”的差别便落在了第三点上。

灵魂,是人区别于计算机的第一要义。

人生而为人,就是因为有灵魂,有“情”。这个“情”,不仅是指“情绪” 、“情感”,更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是“晚来天欲雪,能饮几杯无”,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是“存者且偷生,逝者长已矣”……这种“情”,让“人”有了对世界最基本的准则和观念,有了对万物最真实的反映,有了对他人最本心的态度。我认为,这种“情”是一种人文精神。它赐我们喜怒哀乐,它允我们对待人生最基本的价值观,它予我们对万物的悲悯和同情,它赠我们瞻前和顾后,它给了我们“人”不同于计算机的一切。

人是用心和脑在思考的,故而有难以回避的主观性,“我思故我在”,我们惯于以自己个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认为它可怜便心怀同情,我们认为它虚无便固步不前……“人”有着绝对的主观性,但正是这种主观性造就了人类世界的灿烂和多样。

而计算机则截然不同,它们是用主机在思考,故他们有绝对的客观性。它们遵从着程序走每一步,对无关程序设定的一切漠不关心,没有个人判断,没有个人情感,没有犹豫和停断,走的每一步都是严谨无错、落子无悔。机器绝对的客观性让一切井然有序,但亮丽的外表下都是程序的驱动,计算就是计算,说话就是说话,甚至程序设定杀人就是杀人,他们甚至没有最基本的道德观念,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人之成“人”,机之为“机”,全都是灵魂的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怀着对世界本源的价值观,怀着对万物的悲悯,怀着人文精神的独一性,生之为人,成之为“人”。

热门推荐
1奇葩的名字
2中考满分作文
3一个夏日的故事
4八年级我想让自己的性情变得更好
5家乡的夜景
6我们班的篮球高手
7美妙的遐想
8中考之后作文
9童年趣事
10小草的歌
11经典诵读比赛
12写给朋友的一封信
13春天的公园
14教师节作文
15便利生活,你我共享
16这就是我
17永不褪色的生命
18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19尊敬的普通人
20品竹之德,与君共勉
21巴国城生态公园
22记忆中的风筝
23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2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5我发现了不经意间的美
26纸牌争锋
27灿烂路,平凡心
28七年级作文
29轮回
30自省与宽容让世界更美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