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洞庭的作文

【篇一:八百里洞庭】

听别人说,洞庭湖方圆八百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孟浩然在他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感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刘禹锡也写下千古名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可是,洞庭湖真的有那么美丽吗?

有人说,远眺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夜晚时,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其实不然。今年国庆节,我来到洞庭湖,看到的却是这样一幅景象——洞庭湖的水已经浑浊如黄河,泥沙不时地被冲到岸上来;垃圾如猛兽般侵蚀着洞庭湖旁的水洼,楼梯上已经有“小心血吸虫”的警告牌。虽然水势不如黄河一般急,但是已经少了以前的那一股澄澈。假若湖面上有几叶小舟,悠然自得的躺在洞庭湖的怀抱里,安心休息着,也不失为一种风雅。但是,我所见到的船,大都是运沙子的,有的在船上开移动餐厅。而真正有闲情逸致的却寥寥无几,就算仅有的一点也已经被喧哗彻底覆盖。范仲淹所言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美好洞庭,已不复存。

有因必有果,那么,这是为什么?什么让原本花枝招展的洞庭湖黯然失色?是人们的不注意,导致了垃圾的蔓延。我站在护栏旁边,正看着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时,有一个人把一张吐过痰的卫生纸向洞庭湖扔去。随着纸的坠落,我的心也在坠落。恍恍惚惚间,我的心似乎坠入谷底。那一刻,我痛心疾首。忽然想起,泰国清迈餐厅里悬挂有用简体中文写的“请勿吸烟”,法国巴黎街头有“请勿喧哗”的中文标识,美国纽约地铁站悬挂着中文“请勿插队”……这些标语的确让中国人感到十分尴尬。

八百里洞庭,是映照中国人素质的一面镜子,它给我们以赤裸裸的警示;八百里洞庭,是打开大家心扉的钥匙,让大家不再夜郎自大,开始清醒;八百里洞庭,是国人改正的起点,它将成为高素质的我们的起点!

希望洞庭湖能再回到那个“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时候,让我们再来努力,再来共享……

【篇二:罗汉谷公园】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风轻飘飘的,仿佛连一张白纸都吹不动。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找到了罗汉谷公园。远远望去,罗汉谷公园的大门就像一般人家的大门一样小。走近一看,罗汉谷公园的大门很高很大,全身上下都是白色的,像一名战士穿着白色的军服站在那,保护着这美丽的罗汉谷公园。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几条窄窄的山路,我走上小路,路的旁边是一整片湖水,清澈见底,湖面无风,平静得就像未经打磨过的铜镜一样。看见这些,我不禁吟起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望洞庭》中的一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我深深地陶醉其中。

湖的两边又高又大的树站里在那,就像在列队欢迎我们。时不时有几片落叶飘下来,像蝴蝶一样在空中舞蹈。落叶有的落在地上,被蚂蚁拿去当被子;有的掉进了小河里,就像一条条小船,向遥远的天边驶去;还有的竟然落到了我的头上,被我拿到树妈妈的脚下去睡觉了。

可能是罗汉谷公园的位置比较偏僻,一路上没有碰到几个人,没有嘈杂的谈论声,只有“哗哗”的流水声,还有我踩在落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和轻轻的微风吹过的声音,一起演奏出了大自然最动听的音乐。

好一副美丽的山水画,好一个美丽的罗汉谷公园啊!

【篇三:七年级作文】

正因我们中国最著名的经典之一——茶,因此中国有很浓厚的茶文化。中国地广物博,因此我们的茶的种类也就是必须很多的,下方就让我来为大家说几种名茶吧!

第一种名茶:西湖龙井。这种茶居中国茶之冠,生产在杭州西湖畔的高山之中。在杭州,不仅仅西湖美,这种茶更美。西湖龙井有四百年的历史了。龙井茶外形扁平俊秀,泡后香气清高持久,喝后令人回味无穷。第二种名茶: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就是我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它产于冬暖夏凉、空气清新的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条条纤细,卷曲成螺,穿着一层茸毛,泡后清香芬芳。第三种名茶:安溪铁观音。它就是茶中之王,出生在雍正年间。如果想得一壶好的铁观音,就务必经过晒青、凉青、做青(摇青一摊置)、炒青、揉捻、初培、复培、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才制成成品。

这些名茶让茶文化诞生,茶文化就是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完美环境、领略等多种品茶过程。茶文化不仅仅就是中国的经典文化,在世界其他国家影响也很大,每年都有超多的外国游客到中国品茶。你想呀,全世界的人一齐来品茶,大家会彼此更了解并且成为好朋友。

我们有那么好的茶文化就是正因有勤劳智慧的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就是世界上最机智的人。因此我们中国也就是四大礼貌古国之一。正正因这样,因此我们更加要好好学习,继续传承并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

【篇四:望洞庭改写】

秋日,我(刘禹锡)被贬逐南荒。次日,乘着一方小舟随波南下。微风中,我独立船头,心中有那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仿佛天空、湖面也都是那么得凄凉。

太阳下了山,我泛舟来到了洞庭湖。天空是那么得寂静,只有一朵淡淡的云在空中慢慢地飘动;夜空中的星星是那么稀少;那轮皎洁的明月在深蓝的夜空中是那么明亮,宛如美人起舞。这是中秋的夜空,明月虽美,但为何如此凄凉?广寒宫中的嫦娥啊,你也是孤身一人吧!不如你跃身而下,与我船头共饮一杯,如何?

淡淡夜幕下的洞庭湖是那么寂静,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点波纹,宛如一面没打磨过的镜子;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着银光,像银白色的盘子。夜晚的天空陪伴着银白的洞庭湖,那景色那么融合,使我分不清哪个是湖,哪个是夜空了。湖面上,只有几叶小舟漂过,给平静的湖面带来了一丝动态的静,似乎没有人能打破这片静。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湖光和月光相辉映,都是那么得清冷。眺望岸边,一座座山峰连绵不断,仿佛一位温柔的母亲怀抱着孩子。在湖中央一座君山矗立,山上山花烂漫,草木苍翠,像给君山披上了一件墨绿的风衣。此时,船渐渐远去,远看洞庭湖,青青的山加上平静的水,真像白银盘里装着一颗青螺啊!

洞庭湖是那么幽静,没有一点烦燥的音符在晃动,无忧无虑,一切是那么自然和谐,那一抹跳动的绿令我的心情舒缓了许多。我不禁提笔作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尽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篇五:一次月考】

今天下午要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月考让人超紧张。

语文单项测试时,我前面的题答得都很快,可是有一道题把我给难倒了。这道题是:我们曾在之前也学过一首带有牵牛织女的诗那首诗是《》,这句诗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__。我看了这道题,想了《嫦娥》等等一些古诗。可都背完了,也没有牵牛,织女。我绞尽脑汁也没想起来。最后我决定先往下把阅读题给做完。在想这道题,省的浪费时间。我把下面的题快速的做完了。马上就回来,认真仔细地回想我们之前学过的古诗《忆江南》,《望洞庭》。不对,都不是。不知怎么,我突然在一个不经意间想到了一首七夕,但是我不确定到底是七夕还是乞巧。因为我记得好像没有七夕这首诗。但是想一想,牵牛织女七月初七情人节。牵牛织女才能看见对方,不是吗?所以应该是七夕吧。我把七夕这个答案小心翼翼的写了上去,虽然题目是写上了,但是诗句是什么呀?这时,老师问还有几个人没写完试卷让我抓耳挠腮起来,因为当时我记得什么什么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我拼命的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我想起来啦,七夕今宵看碧霄,我快速的写上,并交了卷。终于答完了,可是不知道答案对不对,总有点忐忑不安。

这次恼人的月考结束了,真让人超紧张呀。

【篇六:风景作文】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的风云,谁能说清!华夏河山壮美秀丽,其中的风景,谁能看尽!朝代更迭,文人墨客,斗才斗勇;大江大河,烟雨小桥,赏风赏月。古诗是它们最好的证明。

古诗的`演变标志着历史的变化——四言、五言、七言,直到今天的文章,都是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变故所造成的。

我曾对古诗没有兴趣,可后来我改变了以前的想法。为什么呢?原来古诗中也有这么多历史事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情景色啊!

《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我读了这两首诗,既被《已亥杂诗》的作者龚自珍的真情所感动,又被《望洞庭》中那美妙的山水景色所吸引。

老师告诉我们,写诗也有尽界,比如这首《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中没有出现“风”这个字,却写出了风的特征,这就是一个很高的尽界。

祖国的文化多么丰富,诗中的奥妙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让我们了解历史,欣赏诗中那美丽的风景!

【篇七:我的建议】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年一度的春游了。这次春游,我建议大家去余姚市的浙东小九寨,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它之所以叫做“浙东小九寨”,是因为它与九寨沟一样,山水都十分美丽。去年国庆节,我到浙东小九寨游玩,那里的景色也有一番情趣,如今仍然历历在目。

那里的水源于山上,从上游往下游流淌,就像一面模模糊糊的镜子;那里的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旁边如诗如画、令人陶醉的景色。看到这,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望洞庭》一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浙东小九寨不仅水很美丽,那里的石头也形态各异,多种多样。大大小小的石头散布在河岸旁,我想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吧!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块,就像一只巨大的青蛙望着天上皎洁明媚的月亮,正在思考人生呢!于是我把它称为“青蛙望月”。

浙东小九寨的美景实在是太多了,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还是请大家亲自去欣赏一下吧!希望我的建议能被大家采纳。

【篇八:夏游东平湖】

在山东泰安市辖区中,最有名的莫于过泰山,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有个“东平湖”。

我虽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但并未来过,尽管它是水泊梁山的遗存水域,历史上早有“小洞庭”之称,现在为南水北调的重要枢纽。却常常听去过的人说感到失望,因为那儿的水不甚清澈,鸟鸣声不再悦耳,湖心岛碰不到名士,景象更是不再繁荣。所以外人说东平湖不是湖,只是一条死气沉沉的河水,只不过湿地宽广些,夹岸长满了芦苇……

这次长假,让我有幸见到了这传说中的“小洞庭”。一阵阵凉风拂面,夹杂着淡淡的水草腥味扑面而来。抬头只见芳草萋萋的长堤里,一湖碧水与天相接。到了东平湖的湿地,爸爸租来了一条小船,一位老渔民撑一根长篙,载着我们全家向深处滑去。湿地两侧,满是芦苇,两耳里,尽是桨声、水声和人们的谈论声。

这时,妈妈有点不满地说:“走了这么久,怎么一朵荷花、一条鲤鱼也不见啊!”老渔民说:“种荷花的人怕游人摘荷花,就培养了‘苇墙’把荷花藏了起来,鲤鱼自然躲进荷叶里去了!”我告诉妈妈:“荷花虽然看不见,但荷花那浓郁的花香岂会被高高的‘芦墙’挡住呢?”

突然,一只飞鸟鸣叫着飞过,老渔民告诉我这是野鸭子。我惊异极了,鸭子还会飞!终于穿过湿地,来到了湖中央。面前那一望无际的湖面,白帆点点,绿水滔滔,芦花飘飘,由于正值枯水期,湖水不算浩淼和壮阔,但东平湖的水安静、朴素、含蓄,并没有多大的声响,由于南水北调,湖中渔民大多上岸定居、生活、创业。

东平湖,你在我心里市最美的。

【篇九:一片秋叶】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证明书中的知识很多,而石头也刻上了人类的历史文明,当然树叶也有。

拾起一片秋叶,细细端详,它的叶脉仿佛似一条条奔流不息地小河,在大地穿行,绿色的部分便是国土,它还暗示了这块国土枝繁叶茂。并且它的南端,有一点淡白色,有一位老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如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上方有一点点紫红色可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也有可能是万里长城吧!中间可能是它的首都吧!这儿不知有没有悠久的历史。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儿的风景美不胜收,西边全是红色,但也有一点绿色,可能是一座岛吧!而在这边也有一些文人坐船在湖上创作诗集,也有的人在苦吟。这个湖对面是座楼,如巨人守护此地,湖中心便是君山岛,有很多人去游玩,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留下千古传诵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末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便是树叶给予我们的东西。

生活处处是一个未解之谜,只有我们努力观察,探索,这些谜便会散开,人类便是如此渺小。

【篇十:我的缺点】

【我的缺点】

作者:武佳硕

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干什么事情都很磨蹭。以前在英语考试的时候我就因为自己写的很慢,所以没有写完。现在我依然还有这个缺点。

今天第三节考我们在教室里进行了语文考试,在考试的时候我一边做题一边想题,但是有的题我不会了就一直在哪里想,这时我才发现快下课了于是我赶紧拿出写作文的纸,快速的写开了作文,这次的作文不难所以我写的很快但是很快就下课了,于是我就开始拼命的快速写,但是由于我在答题的时候浪费了许许多多的时间,所以已经来不及写完作文了,这次的卷子我的作文只剩下7行就写完了,但是老师已经把卷子收了,现在我想不也来不及了。

我一定要吸取这次的教训,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有了不会的题就先写别的题,这样可以节省也些时间,等把所有会的题都写完了,然后再回来思考这个题怎么写,要不然这有写不完卷子。我不会的可以写错,但是我会的一定不能写错。

干事很磨蹭这就是我的缺点,我一定要改正我这个缺点,我在考期末的时候不能再因为我的缺点吃亏了。

【我的缺点】

作者:贾金博

每个人都会有学习上的漏洞,也就是学习缺点。我的学习缺点就是——不细心,不认真。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我做一道算术题,竟然把20·32看成了22·32,因为前边也有22·32,我就认为成了是乘法分配律。从而导致这个题错了。还有一次最后得数算错了,还有一次没有算完……这些错都是“不细心”、“不认真”这些小怪物搞的鬼,我以后一定要改正他们。

还有一次阅读考试,有一个判断题。有一题是遥望洞庭山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我给打钩了。实际上是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其实我们都背的滚瓜烂熟了,只怪我没有认真读题了。虽然这回我考了第一名,可是我还是觉得很愧疚。

还有一次英语单词竞赛,我把clever(聪明的)写成了clver了。满分60分,我却得了59分。只有满分的才可以得到“记忆小达人”这个奖状。唉!还遗憾呀。这些错都是“不细心”、“不认真”这些小怪物搞的鬼,闯的祸。我以后一定要改正他们。

这回的奥数考试,我一定要考到45分以上,或50分。

热门推荐
1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2等我来懂你
3我的建议
4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5静的魅力
6仿佛是昨天
7黄士陵公园
8我和弟弟的秘密
9游南京
10一本有魔法的书
11风景这边独好
12感恩母亲
13我又想起了曾爷爷
14难忘的第一次
15难忘的青石板路
16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17半截尺子
18我喜欢的季节作文秋天
19美丽的翠华山
20值得坚持
21美丽的尕护林
22的作文
23收集污点
24令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25妈妈生气了
26纯洁的天使
27中国在成长
28让信任永存
29面对挫折
30那感人的瞬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