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忠恕的作文

【篇一:假如可以重新来过-】

你所浪费的今天,正是昨日死去之人苦苦期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正是未来的你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假如可以重新来过?

假如可以重新来过,我会怎样?记得小品《不差钱》有一段经典台词:“眼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随着一阵大笑,有的人就在思考中产生哲理。朱自清说过:“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是啊,在时光的流里,除徘徊外,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但是,如果有人能给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一定会……

忆往昔,几度春秋中,好像只有一件事令我难以释然,抛弃那些无用的大道理,我要把我这个遗憾吐露给我遥远的朋友——小忠恕。

“二月春风似剪刀,冬风像把青龙偃月刀。”在那个极其寒冷的冬日,从小学教室中传出一阵稚嫩的吵闹声:“你快承认吧,你再不承认,我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我与忠恕正在吵闹,有人会问了,你们为什么会吵架呢?这还要从一开始说起……

我的好朋友——忠恕,他本名不叫忠恕,只因为当时我们才二年级,却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一句出自《论语》,直到现在我还一知半解的,但那时却被他常常挂在嘴边。后来,我便送给了他“忠恕”这一名号。

从稚嫩的三年幼儿时代到朦胧初知的小学时代,我们一直就是好朋友,用一个流行词来说就是“小伙伴”但我后来确实被这个小伙伴惊呆了。

在二年级即将结束时,忠恕同学已经像个小大人了,我与他的关系已经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在期末考试中,他钢笔没色了,他将一种寻求“help”的目光投向我时,我作为好朋友,当然该出手时就出手,将我爱不释手并且崭新的一支蓝钢笔借给了他,这可是我爷爷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下课后,他将钢笔还给了我,并笑嘻嘻地说:“你这支钢笔很漂亮,在哪买的,我也去买一支。”我告诉他:这是我爷爷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他说:“我真羡慕你有一个这么好的爷爷。”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发下试卷后,忠恕告诉我他考得不错,并问我考得怎么样,我心里想:三年级就要开始了,即将要分班了,我与忠恕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会被分开吗?

终于,在分别的前一天,我们写毕业留言时,我诧异的发现:我的蓝钢笔没有了!天哪,我记得,我的蓝钢笔昨天还安稳的睡在我的铅笔盒中,今天怎么就不见了呢?

我按照柯南思想来推断,谁知道我有这支钢笔呢?谁又有盗窃这支钢笔的动机呢?

是前排小王,还是后排小孙,难不成是角落里的的小胖,不可能吧!他挺老实的,再说他也不知道我有这支钢笔呀!

我将目光扫遍教室一周,最后将嫌疑人一个一个排除后,我将目光落在忠恕身上,他可是我最好的朋友呀,可别人一没动机,二没时间,除了他,还会有谁呢?难怪他这几天都不与我在一起了,嗯,一定是他!我一直将他作为好朋友,他竟这样!

于是才有了才开始的那一幕。

后来,二年级结束时,因为这件事,我都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开学时,听说他出国了,那时的我,还不知国外是多么远,在我眼里,从家到学校就是世上最远的距离了!

直到小学毕业时,我在早已蒙上厚厚一层灰的书橱中找到了那支割断了我与忠恕友谊的钢笔,那厚厚的一层灰,仿佛就是在我眼上的一层灰,我竟没有辨别友谊是非的能力,我的身体如同一只煮熟了的大虾,遍体通红……

朋友啊,假如可以重新来过,我会吹开眼上的那层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我仿佛明白了忠恕那一句挂在嘴边的话,现在的我竟想回到我永远回不去的曾经。

朋友啊!你原谅我了吗?

【篇二:微言大义,了悟人生——读《论语》有感】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假期虽短,可读罢《论语》,孔子的一言一仍在我脑海中浮现,久久不能抹去。

我最喜欢的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可以这样说,忠恕之道是孔子发明的。子贡曾向孔子表达过两点愿望:我不想别人强加于我,我也不想强加于别人。孔子当时就在子贡头上浇了一瓢冷水:“子贡呀,这不是你能做到的。”如果从个人来讲,要想成为一个仁人君子,就应该从“忠恕”之道入手。“忠”道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习惯,但有些原则不一定为他人所接受,一个善于处世的人,应该本着尊重别人个性习惯的原则去适应化解,不能接受别的人的人说明自己也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应学会由人及己的方法。如果这样,就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这是指在对待仁的问题上,即使是老师,也可以不与他谦让。孔子和儒家十分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生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不过这是在一般情况下。而且,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用谦让,这是实现了把仁德摆在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

孔子对教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还领会不了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但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如果不能由此推知出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这是孔子有名的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孔子不喜欢灌注式的教育方法,那是把学者看成消极的接受者。他强调,施教者要循循善诱,学者要积极思考。启发式的教育原则,乃是在学者有了迫切的求知愿望时,也就是他急于要做却做不成功,急于要说却说不清楚的时候,才给予开导和启示,使之主动进行深入思考和反复试验。

在不知不觉中,我已读完了《论语》,看似简单的一本书,竟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智慧。通过读《论语》,我仿佛穿越到几千年以前,也成为了孔老夫子的学生,坐在学堂里,听他讲解人生的真谛……

热门推荐
1以愿景为题的作文
2大连旅行记
3二十四孝读后感600字
4家乡变化征文
5我眼中的色彩
6我心中的夏天味儿
7用风俗编织成爱
8改变·奋斗
9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10快乐的元旦
11同一个中国,同一个梦想
12读书使我陶醉
13快与慢
14放风筝
15我们的共享时代
16以体谅为话题的作文
17与报成友
18我学会了面对挫折
19的作文
20不长大该多好
21成长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22我最喜欢的一幅画
23五彩缤纷的春雨
24守望星空
25有趣的自然现象
26美丽的大海
27吹笛子
28有一种声音
29越读越美半命题
30暑期日记大全200字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