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锦绣谷的作文

【篇一:美丽的庐山】

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同学们,你们去过美丽的庐山吗?下面我来当导游,大家跟我一起来个庐山二日快乐游吧。

第一天,我们一起去庐山风景区最有名的大景点——锦绣谷。在庐山脚下,我们坐上观光车,经过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来到半山腰。下了车,进入锦绣谷,我们会发现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沿着台阶往前走,对面一座座秀丽山峰渐渐映入我们眼帘。山上到处都布满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白发老翁,有的像跳出水面的青蛙,还有的像奔腾的野马……顺着台阶走,我们会远远看到一块硕大的石头,这就是好运石。大家都可以摸一摸好运石,据说可以给我们带来好运。继续往前走,我们登上海拔一千零二十五米高的险峰。站在险峰上,我们极目远眺,发现雾从深谷升起,整个庐山都沉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后,金光四射,整个庐山又笼罩在云的海洋里。看到这美丽景色,这时我们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口中会不由得吟诵起毛主席写的一首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接下来,我们经过妙观亭,来到仙人洞。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在烧香拜佛,祈求功名和平安。

第二天,我们去看庐山最负盛名的大瀑布——三叠泉。爬上三叠泉,我们要走一千五百多个台阶,一路上都会听到潺潺往下流的溪水声,像在演奏一首首奇妙的乐曲。登上观瀑台,会看到瀑布分三叠从山上奔流下来。让我们屏住呼吸,抬头仰望,只见三叠泉犹如三条白龙,浩浩荡荡飞奔而来,这情景就如同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样,壮观极了。

同学们,跟我一起进行完庐山二日快乐游后,你们喜欢上庐山了吗?感兴趣的话,你们也去亲眼看一看吧!

【篇二:游记的作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前只能在宋代文豪苏东坡的诗句中体会到庐山风景,所幸的是国庆长假,我和妈妈亲眼目睹了美丽的庐山。去过之后才觉得庐山果然名不虚传,不单单是苏东坡笔下写成的千姿万态,庐山还是个避暑胜地,云雾之都,政治之都,曾有很多名人都在那儿度假呢。

进入庐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老峰。听导游说,五老峰从侧面看,就像躺着的毛主席的头部。眼睛、鼻子、嘴巴和下巴都看得一清二楚,可真奇特啊!我们继续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蒋介石和宋美龄住过的别墅美庐。“美庐”二字有什么含义呢?导游介绍:“有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就是指美丽的庐山。第二种是指宋美龄的'别墅在庐山。”接着,导游带着我们参观了美庐的卧室,浴室,客厅和书房,可豪华了!

下午,我们来到了风景秀丽的锦绣谷。锦绣谷全是一些悬崖峭壁,非常险峻,从上往下看,就是万丈悬崖。往远处看,一块石头上立着一棵挺拔的松树,那松树如一位傲然挺立的男子汉。就像毛主席的诗里描述的一样:“无限风光在险峰”。

第二天,秋高气爽,我们又来到了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鄱阳湖好大啊!远看,湖水好像和蓝蓝的天空连在了一起,无边无际。立在湖中的是一座高大的山———鞋山。为什么叫鞋山呢?原来是因为山的外形很像一只大鞋子,它踩在鄱阳湖上守护着鄱阳湖。鞋山上有一座塔,共有十三层。从最高层往下看,鄱阳湖好像是一条白色的纱布围绕着鞋山一样。真是美啊!

庐山的五老峰、汉阳峰、锦绣谷、黄龙潭、彩虹瀑布……景色都各有特色,美不胜收。我终于明白苏轼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篇三:庐山旅游日记】

大约凌晨5点半,我们一行人乘火车来到九江,吃过早点,坐车来到庐山山脚下,往北门上庐山。

进山的路上有许多个弯道,导游问我们,这条路一共有几个弯道?我们回答不出来。导游跟我们说有396道弯。这是谁数的呢?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上庐山时留下的故事。毛主席第一次上庐山时,看到山路弯弯曲曲,有许多的弯道,就想知道这里到底有几个弯道,就问陪同身边的江西省第一任省委书记。书记摇了摇头说,没数过。主席就让他的勤务兵来数。他交给勤务兵四盒火柴,每盒火柴有一百根。这些火柴有什么用呢?原来,主席交代了,让他在每一个弯道扔一根火柴,直到用完这些火柴。他们一路走着一路交谈着,到了山顶,毛主席问勤务兵,扔了几盒了,勤务兵回答四盒。毛主席笑了笑说:“一共396道弯”。那还有4根呢?原来毛主席爱抽烟,一路上抽了4跟烟,用这4根火柴点了烟了。

山路虽然弯弯曲曲,但是风景独特,树林郁郁葱葱,远远望去,如烟如雾,犹如在仙境一般,我们拍了很多照片,见证着这一美丽的时刻。大约40分钟就来到牯岭镇了。

早晨的牯岭镇街道非常干净,一点垃圾也没有,也不喧闹,气候宜人,即使在夏天天气也非常凉爽,就像一座天然的避暑山庄。

我们在当地导游的引领下住进了金盛宾馆,然后在导游的带领下去游玩。通过导游我了解了庐山的山名由来。庐山又叫匡山、匡庐。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此山修道求仙,结庐为舍,所以后人称这座山为庐山。庐山山上有600多座别墅,又叫别墅群,是中西结合的建筑。我们从高处往下看,那别墅就像一朵朵蘑菇,色彩亮丽。山上还有很多特产(美食),麻糍,酒糟鱼,石耳,石鱼,庐山云雾茶,庐山茶饼等。庐山云雾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如果你吃云雾茶茶叶,你会觉得有点苦,但苦中带甜,喝茶水的味道香醇可口。朱德同志有诗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而庐山茶饼的味道外酥里脆,非常美味。

接着,我们又去庐山瀑布和含鄱口游玩了一番。

我们一行人乘车来到了含鄱口的鄱阳湖。

清晨,只见鄱阳湖上曙光微露,水天相接,湖水波光粼粼,非常清澈。据说,毛主席来到庐山时,经常在这湖边游泳。接着,我们步行去含鄱口。来到含鄱口,我们在那拍了几张照片,周围的山连绵起伏,有的像骆驼峰,有的像鹰嘴,还有的像猪的头,鼻子圆而短。我们沿着一条小石路往下走,来到乘索道的站台(门票大人50元,1米5以下半票)。这里有很多人在排着队,有老人有小孩,队伍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蛇,匍匐前进。我们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就坐上了缆车前往大口瀑布。我坐在缆车上往下看,下面全是山,山上树木种类繁多,很是茂盛,远远望去,那些山高耸,峭壁险峻。虽然山风把缆车吹得摇摇晃晃,但我一点也不怕,还觉得很好玩。可是妈妈呢,她紧紧地抓住栏杆,手在冒汗,害怕极了。我安慰妈妈不要怕,多看看外面的山,很快就到的了。大约过了20分钟,我们到了大口瀑布(门票每人20元)。大口瀑布又叫庐山瀑布,因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得名。来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念起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抬头一看,那瀑布像水帘悬挂在悬崖峭壁上,直泻而下,落在水潭上水花四溅,喧声如雷。瀑布的水汽飘来,如烟如雾,犹如在仙境一般。水潭里的水清澈碧绿,在水里玩耍,凉丝丝的,忍不住想喝上一口。站在水潭边的岩石上拍照,有一种想要飞的感觉。

接着,我们来到瀑布旁的一个岩石攀登,是要收费的,每人10元。那里有十多米高,是山的峭壁。系好安全带,我和小宇就开始攀爬了。我们一直往上爬,一点也不怕,一会儿就爬到山顶了。

往回走,我们就去下一个景点了。

我们一行人看完庐山瀑布,就去花径了。

花径里面有许多花草树木。花径中央有一个小亭,亭子下面写着“花径”两个字。可这是谁写的呢?现在仍然是个不解之谜。这花径还是一部老电影《庐山之恋》的拍摄地呢!接着我们来到一个湖边上(池塘),湖面上有一座小桥,游客在那儿拍照。湖面上有许多荷花,那些花是粉红色的,有的含苞待放,有的鲜花怒放,它们竞相开放,美丽极了。我也拿着相机拍了几张荷花照。顺着导游的指示我们去了白居易草堂。白居易草堂屋顶是用茅草覆盖着,整齐有序,墙壁用砖头砌好,里面只有一个客厅和房间,没有厨房和卫生间,草堂给人感觉干净整洁,但是很简陋。他在这里写了很多诗,《别草堂三绝句》《山琵琶》等。虽然这座草堂是复制品,但我却无法想象白居易曾经是如何生活的。

接下来,我们就去仙人洞和锦绣谷了。

我们参观完白居易草堂后,就去仙人洞和锦绣谷了。

我们步行来到仙人洞。途径一个山顶的湖。那湖是人工湖,很大,有几片小舟荡漾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湖边有一些薰衣草,花是紫色的,很漂亮。我闻了闻那花,非常香。到了仙人洞,游客争着照相。仙人洞是庐山著名景点之一,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当有云雾笼罩时,就像在仙境一般,我们去那增添了几分仙气。

接着,我们沿着山路去看锦绣谷。锦绣谷是一座山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颉)花卉、草药的地方。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锦绣谷作诗:“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山谷中的石头形状各异,有的又圆又扁,就像一块大饼;有的尖尖的,像一根竹笋;有的像蘑菇,像一把伞,还有的像乌龟一样匍匐着。导游让我们猜对面的山峰像什么,我们有的说像蛇,有的说像老鹰或是猴子等等,都没有猜对。可是小宇随口一说像猪头,结果说对了。她真是太厉害了。

在参观锦绣谷的路途中,我们看到了好运石。“好运石”这几个字很显眼,很多游客在摸石头。男的用左手摸,女的用右手摸。摸一下代表官运,摸两下代表财运,摸三下代表桃花运,女的摸四下是怀孕。我用左手摸了两下,想碰碰财运。

从谷中走出来,阳光灿烂,我们返回到了宾馆。

热门推荐
1孤独中的顽强
2学雷锋日
3快乐的八年级作文
4雨中懈逅
5遇上“碎片化”
6我为自己喝彩
7妈妈我想你
8我的爷爷
9新学期计划作文
10有一个人
11日记
12热闹的大街
13你的眼神
14新学期展望作文
15门前的小河
16期末考试的前一天
17窃读记
18美丽的花园
19美好的回忆
20热爱生命
21写对话童话的作文
22一封家书表孝心
23家有“胖哥”
24档案馆的历史
25时间,生活的碎片
26二十一世纪的网络生活
27寒风中的守候
28给爸爸妈妈的信
29触摸心灵深处的爱
30忆江南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